梁 鋒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外科,遼寧 大連 116033)
低位直腸癌應用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比分析
梁 鋒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外科,遼寧 大連 116033)
目的 比較分析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在低位直腸癌手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低位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行腹腔鏡手術治療者50例,行開腹手術治療者46例。統(tǒng)計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術中各項指標的改善情況及預后情況。結果 行腹腔鏡手術患者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腸道恢復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預后復發(fā)情況均明顯低于行開腹手術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在治療低位直腸癌上的療效明顯高于開腹手術,不僅具有術中創(chuàng)傷小、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等顯著優(yōu)勢,且預后效果明顯,值得臨床大力推廣與應用。
腹腔鏡;開腹手術;低位直腸癌;治療效果
直腸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約70%為低位直腸癌。低位直腸癌是 腫瘤與肛管齒狀線的距離低于6 cm的一種直腸癌[1]。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地位直腸癌時,保肛率較低,且局部復發(fā)率高。近20年來,隨著腹腔鏡直腸手術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與廣泛開展,腹腔鏡手術成了治療低位直腸癌的最佳手術方式之一[2]。本研究選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低位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研究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為時間范圍,選取在此期間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腸癌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經直腸鏡檢查、CT檢查或腹部B超檢查確診為低位直腸癌,且心、腦、肝及腎等重要臟器無損傷,MRI或CT顯示腫瘤無顯著的周圍臟器侵犯及遠處轉移,既往無腹部大手術史,無合并腸梗阻、腸穿孔等并發(fā)癥。隨機將這些患者分成兩組,其中,行腹腔鏡手術治療者50例,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齡最小37歲,最大72歲,平均年齡(60.68±8.40)歲,Dukes分期:A期13例,B期26例,C期11例。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24例,中分化腺癌17例,高分化腺癌9例。38例患者腫瘤直徑<3 cm;12例患者腫瘤直徑>3 cm。開腹手術治療者46例,男28例,女18例,患者年齡最小36歲,最大77歲,平均年齡(62.72±9.28)歲,Dukes分期:A期12例,B期22例,C期12例。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22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9例。35例患者腫瘤直徑<3 cm;11例患者腫瘤直徑>3 cm。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例分型等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術前準備均相同,即清腸、置入尿管等。術中采用氣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方式,取臀高頭低截石位,術中嚴格遵循無瘤原則、直腸全系膜切除原則[3]。
1.2.1 行腹腔鏡手術治療:采用腹腔鏡輔助方式切除直腸全系膜,以臍下緣1 cm處為切入口,建立二氧化碳(CO2)氣腹。于肚臍處、兩邊麥氏點、右腹部處鉆孔,將相關組織血管游離開來將腸系膜下淋巴組織清除掉,用鈦夾或切割吻合器將腸系膜下血管、直腸遠斷端切斷。將骶前膜下淋巴組織打開,并用鈦夾或切割吻合器將腸系膜下血管、直腸遠斷端切斷。切除顯露后的遠端直腸系膜,并于腫瘤下部4 cm處切斷腸管。于腫瘤上緣15 cm處切除腸管后送去檢驗。于近端乙狀結腸腔內和肛門處置入吻合器,將切口縫合,吻合腸管、端口[4]。
1.2.2 行開腹手術治療:從左至右依次分離直乙結腸,兩邊相匯后,根據腫塊位置進行操作,分離直腸后壁、骶前間隙。其他操作手法與腹腔鏡組相同,采用荷包關閉器、吻合器來吻合腸道。
1.3 觀察指標:將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腸道恢復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作為相關指標,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術中、術后、預后的改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SPSS19.0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各項指標,以()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及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經手術治療后的患者病情均有改善。在術中指標改善情況上,行腹腔鏡手術治療者手術時間(186.21±17.48)min,切口長度(5.64 ±1.78)cm,術中出血量(50.22±11.79)mL;行開腹手術治療者手術時間(210.43±22.91)min,切口長度(19.67±3.94)cm,術中出血量(120.18±22.43)mL,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術后指標改善情況上,行腹腔鏡手術治療者肛門排氣時間(2.21±0.73)d,腸道恢復時間(1.46±0.21)d,導尿管留置時間(2.44±0.68)d,術后住院時間(12.52±1.32)d;行開腹手術治療者肛門排氣時間(3.94 ±0.97)d,腸道恢復時間(3.90±0.48)d,導尿管留置時間(3.89± 1.41)d,術后住院時間(19.48±2.24)d,兩組對比,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此外,筆者在這些患者出院后1年的隨訪中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行腹腔鏡手術治療者中并發(fā)癥者5例,遠處轉移者6例,局部復發(fā)者4例;行開腹手術治療者中并發(fā)癥者12例,遠處轉移者14例,局部復發(fā)者15例,兩組對比,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自1992年醫(yī)學家Kokerling首次將腹腔鏡用于直腸癌治療中開始,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在臨床醫(yī)學積累了大量豐富經驗的基礎上,腹腔鏡治療低位直腸癌的安全性、高效性得到了醫(yī)學家們的廣泛認可[5]。本研究也證實了,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在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上均明顯短于行開腹手術患者,證明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療效顯著,恢復較快,且并發(fā)癥及復發(fā)率低。
總之,筆者認為腹腔鏡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①創(chuàng)傷小,疼痛感小,能盡量減少對患者日?;顒拥挠绊?,有利于創(chuàng)傷及腸道的盡早恢復;②術中對內臟器官造成的損傷小,因術中超聲刀的應用,在游離過程中保持較少的出血,視野更為清晰,不會牽拉到內臟器官個,避免了感染等的出現(xiàn)。以上這些使得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具有術中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復發(fā)率低等特點,不僅能達到比開腹手術更好的根治效果,還減少了患者的心理負擔,保證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1] 陳小勛,周永醇,張兆明,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對比[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1,20(4):357-358.
[2] 錢友慶.低位直腸癌腹腔鏡與開腹根治術近期效果比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6,21(3):173-176.
[3] 黃峰,應敏剛,楊春康,等.腹腔鏡與開腹腹會陰聯(lián)合切除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4,14(8): 692-694.
[4] 喬正博,洪書劍,彭輝,等.腹腔鏡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的療效和術后并發(fā)癥的Meta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7): 1090-1162.
[5] 陸昌運,李裕永,盧挺斌,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效果對比[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6,16(5):465-467.
R735.3+7
B
1671-8194(2017)01-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