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欽 張譯元 竇 萌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從灸感灸效淺談灸法操作
王照欽 張譯元 竇 萌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灸法;灸感;辨證選穴;手法操作
灸法作為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溫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回陽固脫等作用?!夺t(yī)學入門》中提出:“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在治療中的重要地位[1]。灸感是指患者因施用灸法而自覺的有酸重、麻木、蟲行、灼痛等非熱感或透熱、擴熱、傳熱等熱感,其本質(zhì)是經(jīng)氣感應。然而,現(xiàn)代施灸甚少提及灸感,臨床上對于灸量的判別常以“至皮膚紅暈為度”,這往往達不到《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中:“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因而不盡然能得到最大的療效。筆者就從灸感和灸效的角度淺談灸法的操作。
灸前辨證
與刺法相同,在施灸前應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仔細分析辨證,然后根據(jù)具體證型選取相應的灸法。《靈樞·四時氣》強調(diào)“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太平圣惠方》也提出:“灸穴不中,即火氣不能遠達至病,未能痊愈矣”。然后應因人、因病制宜,如老人、小兒盡量少用或不用艾炷直接灸,糖尿病患者則禁用著膚灸等。不同的人體部位也應有所不同。如面部,宜用艾條懸起灸或艾炷間接灸而不能用直接灸。因病制宜方面有如采用直接灸(化膿灸)的方法防治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用燈火灸或火柴灸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等。需因人因病,先辨證再取最適合的方法施灸。
1.灸法的適應證?!鹅`樞·官能》:“陰陽皆虛,火自當之”“經(jīng)陷下者,火則當之;經(jīng)絡堅緊,火所治之。”說明艾灸法的應用主要以經(jīng)脈陷下、陰陽皆虛、絡脈堅緊者為宜[2]。汪機則注重灸法的合理使用,他認為灸法主要用于陽氣下陷者、脈沉遲者、脈證俱見寒外者、以及冬月陰寒大旺諸證[3]?!夺樉馁Y生經(jīng)》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
2.灸法的禁忌證?!盁岚Y禁灸”最早出自《傷寒論》,后世主張禁灸者多沿襲此說,并把陽證、熱證、實證、陰虛乃至濕熱之疾列為禁灸之列。如《傷寒論》116條中列舉的熱癥禁灸:“微微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nèi)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認為陰虛內(nèi)熱之體,應忌用艾灸,因艾火易傷津液,陰血愈傷而形成焦骨傷筋的嚴重后果[4]。
選穴精簡
由于艾灸時熱傳導和產(chǎn)生灸感均需要一定時間,故選穴精簡能使穴位在治療時間內(nèi)達到并保持適宜的溫度,以達到足夠的灸量?!夺樉拇蟪伞吩唬骸肮什坏闷湟?,雖取穴之多,亦無以濟人。茍得其要,則雖會通之簡,亦足以成功,惟在善灸者加之意焉耳”。說明了灸法取穴不在多而在精?!夺樉拇蟪伞酚盅裕骸熬娘L而取諸風池、百會;灸勞而取諸膏肓、百勞;灸氣而去諸氣?!晤^目之疾,則灸合谷;欲愈腰腿,則取環(huán)跳、風市;欲拯手臂,則取肩髃、曲池”。取穴精煉,法當如此。
灸量得當
關于艾灸的灸量,古代醫(yī)家有很多闡述,但掌握最佳灸量,以期達到最佳療效需要注意很多方面。
1.天時、地理。如冬日灸量宜大,方能祛寒通痹、助陽回厥。另如北方風寒凜冽,灸量宜大;南方氣候溫暖,灸量宜小。
2.病情、病性。病深痼疾,灸量宜大。如《備急千金要方》言“凡言壯數(shù)者,若丁壯遇病根深篤,可倍多于方數(shù)”。另如灸治急癥,多數(shù)醫(yī)家主張壯數(shù)宜多?!侗怡o心書》言:“大病宜灸臍下五百壯”?!段鞣阶用魈镁慕?jīng)》指出臍中穴“主泄利不止……灸百壯”等。《類經(jīng)圖翼》則認為應以祛病為度,“故灸者必令火氣直達毒處,不可拘定壯數(shù)”。病在淺表,灸量可小;在內(nèi)則灸量宜大。癰疽陰瘡雖發(fā)于體表,但病根在內(nèi),故灸量亦須大[5]。
3.施灸部位。所取穴位皮肉淺薄者宜以小灸量,皮肉厚實者宜以大灸量。如《備急千金要方》云:“頭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則須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須生少”。
4.灸炷大小?!缎∑贩健酚涊d:“灸不三分,是謂徒冤”。此言做艾炷欲令根下闊三分,若減此不復孔穴,不中經(jīng)絡,不能除病。艾炷又有麥粒大,綠豆大等,艾炷大小,壯數(shù)的多少應按不同的疾病及不同部位選用[6]。
總之,要產(chǎn)生一定的灸效,首先要積累一定的灸量,充足的灸量是得氣取效的前提,得氣是機體對艾灸所產(chǎn)生的反應?!肚Ы鹨矸健肪矶骸隘?,灸上星及大椎至發(fā)時令滿百壯”。這就是灸積累量。
灸感氣至
氣至病所的傳感作用是灸法和針法的療效標志之一,也是針灸作用機制的精髓所在。《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碧拼肚Ы鸱健吩缇吞岬?,灸后會出現(xiàn)“當覺氣下礱礱然如流水狀”?!毒母嚯劣嵫ǚā穭t認為灸療要達到“若不失其穴,灸至數(shù)壯,覺肩胛骨中通熱而不甚痛,意自快暢”等灸感的出現(xiàn),對于灸效具有重要意義。
討論
綜上所述,臨床施灸欲得療效,必當先辨證確切,取穴精簡準確,且有一定的灸量才能出現(xiàn)一定的灸感。雖然有療效不一定都有灸感(有文獻記載,有類患者的灸感屬于隱性灸感),但有明顯灸感者必定有一定的灸效。臨床研究也表明,對于施灸的感傳顯著者,在選穴恰當?shù)幕A上,最佳的灸量應是出現(xiàn)氣至病所感傳時的灸量。而無明顯灸感者,應以文中灸量定量的幾個方面結(jié)合看待,因時、因人、因病而制宜。如此施灸,何愁灸感不至,灸效不靈呢。
[1]姜智翔.灸感淺析[J].求醫(yī)問藥,2012,10(12):628-629.
[2]陸壽康.刺法灸法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12-90.
[3]吳富東.針灸醫(yī)籍選讀[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
[4]袁青,馬瑞玲.“熱癥可灸”與“熱癥禁灸”[J].新中醫(yī),2003,35(2):70.
[5]孟佳.灸法操作方法詳解[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11 (1):12-13.
[6]白玉宏,白玉盛.小議臨床施灸之灸量灸感灸效及其相互關系[J].針灸臨床雜志,2001,17(9):3-5.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