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有天和鄰居閑聊,她得知我學心理學,就問:“老人身體不好,卻堅持不上醫(yī)院,是不是也算心理問題?”她的父母常年住在她家,幫忙接送孩子。母親身體不好,頭疼腦熱是家常便飯,時不時躺在床上抱怨,但帶她去醫(yī)院,又死活不肯。
老人怕看病是正?,F(xiàn)象。我問:“你覺得她需要去醫(yī)院嗎?”鄰居說:“估計沒什么大毛病?!?我說:“你們有數(shù)就好,也不一定什么事都要去醫(yī)院?!?但鄰居煩惱的不止于此,她說:“她每天都在抱怨,聽得人難受。別人家老太太,都過得有滋有味,她怎么就沒法過高興點?”
我說:“老人是用這種方法讓你們多關(guān)注她,要多溝通,她感覺到你的關(guān)心,就會舒服一點?!迸R分別時她叮囑我:“見到我媽,千萬別提這些事,她不愿意別人知道?!?/p>
我覺得有點不對勁,如果是需要更多的關(guān)注,為什么老太太不愿意讓外人知道?健康問題本就是老年人社交的常備話題。鄰居老太太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總是精神健旺腰板筆直。她虛弱的樣子只給兒女看嗎?如果說身體癥狀是一種特殊的溝通方式,她在傳遞什么信息?
過了一段時間,鄰居找到我:“按你上次說的,我母親抱怨身體不舒服,我就陪她聊天。好了一段時間,她又開始在別的地方不高興了?!?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1/16/nvrn201701nvrn20170130-1-l.jpg" style="">
她說老太太總在小事上借題發(fā)揮,堅持要回老家,說了很多難聽話,“不指望你們給我養(yǎng)老送終”。鄰居嘆了口氣:“我們都對她客客氣氣,也不知道這股氣是哪來的?!?我問:“你想讓她回老家嗎?”鄰居搖頭:“孩子大了就把老人趕走,怎么行?”
可是養(yǎng)老送終那句話擊中了我,那種別扭的委屈不是空穴來風。很多無法說出口的情感,就隱藏在生活中。我們可以不去看它,但并不意味它們不存在。我問:“你們打算一直跟父母住嗎?”
鄰居點點頭。我又問:“你先生也這么想?”鄰居猶豫了一下,說:“我先生人很好,他不會有什么意見?!薄安粫惺裁匆庖姟?,其實也暴露了一點意見。鄰居心里明白,支支吾吾地又說:“孩子還在上學,需要老人接送。以后的事以后再說。”她匆匆結(jié)束了對話,不愿多聊。
也許這家人都這么安慰自己,但他們不可能真不去想。獨生子女,背井離鄉(xiāng),今天有多少年輕人,連同他們年邁的父母,正以這種“以后再說”的態(tài)度,看起來相安無事地生活?也許越孝順,越讓一些問題無法真正表達。一方默默隱忍,另一方則不安于自己增添的麻煩。誰都無法預料,卻總在想:我們會分開嗎?我們會怎樣分開?
(珠珠摘自《中外文摘》2016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