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碧玉
如果說一名鐘表匠,一輩子只造五塊表,那你一定會說這個人很懶。可是,他造的表,國王親自佩戴,上艦測試;他造的表,完美解決了一個困擾歐洲航海界和科學界一百多年的難題??磥磉@個鐘表匠還是有點兒本事的,他就是航海鐘的發(fā)明者約翰·哈里森。
1693年,哈里森出生在英國約克郡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走街串巷的小木匠。他從小就知曉木工活的敲、打、刨、鋸,卻對此興致索然。
5歲那年,哈里森第一次看見了搖擺的鐘表。那清脆的“滴答”聲,仿佛天籟,滌蕩在他的內(nèi)心,他沒有想到世間竟會有如此美妙的聲音,從此便不可救藥地愛上了鐘表。閑暇時,哈里森不是沒日沒夜地抱著鐘表聆聽,就是反復(fù)把鐘表進行拆裝。雖然長大后師從父親,做著木匠活,但他對鐘表依然情有獨鐘。20歲那年,他使用木頭制作出了人生第一臺落地長鐘,這讓他欣喜萬分,從此更加用心鉆研。
一天,哈里森聽到了一個消息:英國艦隊在返航途中,突遇大霧,由于無法辨別方向,四艘戰(zhàn)艦觸礁沉沒。究其原因,竟然是沒有技術(shù)可以測量出艦隊的準確位置。這個慘烈的消息在英國引起了軒然大波,政府懸賞2萬英鎊(相當于如今的600萬英鎊)制作航海鐘,并請來大名鼎鼎的牛頓擔任評委。
年輕的哈里森勇敢地接受了挑戰(zhàn),開始設(shè)計和制作航海鐘。對于他的行為,有人嘲諷道:“一個小木匠不去打家具,卻異想天開做鐘表,簡直是想錢想瘋了?!钡@些聲音更加激起了哈里森的斗志,他給自己下了戰(zhàn)書,只能成功,不許失敗。從此,他潛心琢磨航海鐘。
對于一個沒有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的人來說,想要進入金屬精工制表領(lǐng)域無疑是天方夜譚。無數(shù)次,哈里森往返于五金制造鋪,請教銅匠和鐵匠;夜深人靜時,他常常為一個零件的調(diào)校傷透腦筋,無法入眠……
終于在35歲那年,哈里森設(shè)計出了一款世界上最精確的鐘,它在靜止狀態(tài)下僅偏差2秒。這次的成功讓他信心大增,但想到在航海途中,船只搖擺的不穩(wěn)定性會造成航海鐘計時不準確,他再一次陷入苦思……
經(jīng)過7年的努力和無數(shù)次改進,42歲的哈里森終于在1735年制造出了震驚科學界的第一臺航海鐘H1。他用兩根彈簧把兩個金屬鐘擺的兩頭連在一起,讓鐘擺的擺動頻率擺脫了重力的影響。在之后的航海測試中,證明了H1測量經(jīng)度的精準性。然而面對眾人的贊譽,哈里森卻沒有滿足,他要制作出一臺更加精確實用的H2。
在制作H2時,哈里森出現(xiàn)了一次重大失誤,但他果斷放棄了原有設(shè)計,重新計劃制作H3。H3花費了他19年時間,這期間他艱難度日,可仍然拒絕高薪聘請,被人笑作“白癡”。
雖然哈里森成功制作出H3,但因其體積過大,他始終不滿意。經(jīng)過努力,他終于發(fā)現(xiàn)小型高頻振子才是避免環(huán)境影響的最佳方法。當時66歲的他再次制作出直徑僅13厘米的懷表H4,這塊懷表獲得了英國經(jīng)度委員會的認可。緊接著,他又開始了H5的研究。1769年,在79歲高齡時,哈里森終于造出了H5,震驚科學界。當時的喬治二世國王親自佩戴H5進行航行測試,誤差僅在8秒以內(nèi)。如此精確,讓人瞠目結(jié)舌。
作為鐘表匠,哈里森一生只造了五塊表。面對旁人的不解,哈里森說:“我是木工出身的鐘表匠,深知‘慢工出細品的道理,匠人的品格只能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