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彬,李運雄,李海珍,賴年花,嚴翠芬
(1.惠州市惠陽區(qū)鎮(zhèn)隆山頂村荔枝專業(yè)合作社,廣東惠州 516227;2.惠州市果皇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惠州 516227)
荔枝保鮮技術研究
李華彬1,李運雄2,李海珍1,賴年花2,嚴翠芬1
(1.惠州市惠陽區(qū)鎮(zhèn)隆山頂村荔枝專業(yè)合作社,廣東惠州 516227;2.惠州市果皇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惠州 516227)
荔枝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荔枝果皮較薄、結構比較特殊,在采后貯存銷售時,極易失去水分,發(fā)生褐變甚至腐爛變質(zhì),貯藏保鮮困難。本文對荔枝難貯藏的機理進行了探討,介紹了目前荔枝保鮮技術,如低溫保鮮、氣調(diào)保鮮、臭氧保鮮、化學保鮮等,為荔枝的保鮮提供理論支持。
荔枝;保鮮技術;研究
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是亞熱帶常綠喬木,原產(chǎn)于我國南部。荔枝味道鮮美,與香蕉、菠蘿、龍眼一同號稱“南國四大果品”。荔枝味甘性溫,有止腹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促進食欲等功效。我國荔枝種植歷史悠久,栽培面積、產(chǎn)量、品種多樣性均居世界第一位[1]。由于荔枝特殊的果實結構,加之成熟期為高溫季節(jié),采后極易變質(zhì),是較難貯藏的水果之一。據(jù)統(tǒng)計,每年荔枝因保存不當損失達20%以上[2,3]。國內(nèi)外學者紛紛展開對荔枝采后生理、貯藏保鮮技術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本文對荔枝難貯藏的機理進行了探討,介紹了荔枝的保鮮技術,如低溫保鮮、氣調(diào)保鮮、臭氧保鮮、化學保鮮、涂膜保鮮等,為荔枝的保鮮技術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1.1 旺盛的生理代謝活動
荔枝采后生理代謝活動仍然非常旺盛。呼吸作用是荔枝采后的主要生理活動,消耗大量的水分、可溶性糖和有機酸等,使果實內(nèi)部水分、營養(yǎng)物質(zhì)流失,從而導致荔枝果實衰老變癟[5]。荔枝采后在成熟過程中會釋放出少量的乙烯,加速了果實的成熟與衰老。荔枝的果皮稀薄,成熟的荔枝果皮中的葉綠素會很快被分解,使果皮中過氧化物酶的活性變強,促進果實內(nèi)的多種化學反應,加速果實成熟衰老[6]。
1.2 果皮的結構特殊
荔枝果皮的結構特殊,導致其極易失水褐變。荔枝的果皮結構從外到內(nèi)一共三層,依次是外果皮、中果皮、內(nèi)果皮。外果皮的細胞、角質(zhì)層過于單薄,不容易鎖住果實的水分;中果皮化為柵狀組織、海綿組織,其中柵狀組織細胞含大量的花色昔,花色昔易轉(zhuǎn)化成黑色素副產(chǎn)物,使果皮變褐;海綿組織結構疏松最里層的果皮為3~4層較小的薄壁細胞和一層內(nèi)表皮,保護能力較差[7]。荔枝果皮之間架構疏松,彼此之間沒有緊密的銜接,所以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較差。其次,荔枝整體結構上果肉和果皮是完全分開的,盡管荔枝的含水量高,但由于完全分離的特殊結構,果皮沒有水分供給,時間一長容易失水褐變[8]。
荔枝的保鮮,關鍵在于采后處理技術和貯藏溫度,必須根據(jù)實際的狀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技術,并且控制貯藏溫度在適當?shù)姆秶畠?nèi),從而讓荔枝得以完好保存[9]。目前常用的保鮮方法多為低溫貯藏以及在低溫的基礎上配合氣調(diào)保鮮、化學保鮮、涂膜保鮮等技術方法。
2.1 低溫保鮮技術
低溫可降低各種生理活動的反應速度,同時也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使荔枝成熟和腐敗的速度變慢,更長時間地保持荔枝的原有風味和性狀,延長荔枝果實的貯藏期[10]。目前,荔枝運輸過程中普遍采用泡沫箱加冰的方法,也是這個原理。研究表明,在3℃(相對濕度為90%~95%)的低溫條件下,荔枝保鮮期可達30d,且外觀鮮艷,品質(zhì)良好[11]。但經(jīng)過低溫貯藏的荔枝出庫后,貨架期短,褐變快,給遠距離運輸帶來困難。
2.2 氣調(diào)保鮮技術
氣調(diào)保鮮主要是通過調(diào)節(jié)貯藏環(huán)境中O2、CO2等的氣體濃度,抑制果實的呼吸作用,降低酶活性,從而延長果實貯藏期的一種保鮮技術。氣調(diào)保鮮的關鍵是控制好氣體參數(shù),準確的參數(sh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保鮮效果的成敗。荔枝氣調(diào)保鮮條件為:溫度3~6℃,3%~6%O2、4%~7%CO2,保鮮期可達30d[12]。高氧環(huán)境有利于抑制荔枝果皮褐變、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13];CO2濃度不能過高,否則會引起CO2中毒;濃度超過10%時,果實褐變,產(chǎn)生酒味品質(zhì)變差。
2.3 臭氧保鮮技術
臭氧能抑制呼吸作用,殺滅微生物,消除果實貯藏期間產(chǎn)生的乙烯、乙醇、乙醛等物質(zhì)。臭氧保鮮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技術,可對荔枝上的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延緩荔枝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分解,減少毒素分泌。李杰等[14]研究表明,采摘后的荔枝用一定濃度臭氧水處理,可對荔枝的顏色有較好的保護效果,能有效防止荔枝褐變的發(fā)生。
2.4 化學保鮮技術
化學藥劑保鮮技術,具有經(jīng)濟、簡便等特點,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但一般需要與其他保鮮方法配合使用。然而,化學藥劑往往存在藥物殘留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致力于開發(fā)更加安全高效的無公害藥劑。吳光旭等[15]研究了開口箭根莖甲醇提取物對荔枝的保鮮效果,結果顯示,萃取物對于防止荔枝貯藏期病害發(fā)生和延緩品質(zhì)劣變具有良好的效果。
2.5 涂膜保鮮技術
高分子涂膜技術是使用由高分子成膜劑、防腐劑、抗氧化劑、水、助溶劑等組成的復合保鮮劑,在果實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創(chuàng)造一個選擇性透過的小環(huán)境進行果蔬包裝貯藏的技術[16]。高分子膜材料保鮮荔枝對減少果實水分的蒸發(fā)、降低果實的呼吸強度以及果皮酶活有一定作用,能夠減慢荔枝褐變速度,延緩果實的腐爛[17]。
綜上所述,我國有悠久的荔枝栽培歷史,且荔枝的栽培面積與產(chǎn)量較大。因此,研究荔枝的保鮮技術是推動荔枝產(chǎn)業(yè)健康快速發(fā)展的必要手段,為保證荔枝的質(zhì)和量,應在荔枝采摘后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把果實的傷害降到最低,采取低成本、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保鮮方法才能促進荔枝產(chǎn)業(yè)鏈的持續(xù)發(fā)展。
[1]張長勇,馬錁,徐匆,等.荔枝采后腐敗褐變機理及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熱帶作物學報,2013,(08):1603-1609.
[2]車文成,孫國勇.一種無毒環(huán)保的荔枝保鮮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12,(06):70-71.
[3]胡鑫鑫,周如金,黃敏,等.荔枝保鮮技術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J].茂名學院學報,2009,(01):27-31,39.
[4]蔣躍明,傅家瑞.荔枝果實采后生理及貯保鮮技術研究進展(綜述)[J].亞熱帶植物通訊,2000,29(3):64-70.
[5]許道釗.無核荔枝保鮮技術的研究[D].???華南熱帶農(nóng)業(yè)大學,2007.
[6]費帆,王則金,王雅立,等.荔枝采后生理及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熱帶農(nóng)業(yè)工程,2006,(02):29-34.
[7]梅艷群,王少彬,溫健昌.荔枝保鮮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J].檢驗檢疫科學,2006,(05):75-78.
[8]樊剛倫.荔枝保鮮技術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方向[J].科技資訊, 2006,(28):254-255.
[9]陳睿.荔枝貯藏保鮮機制及常溫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5,(06):1099-1100.
[10]李雯,陳維信.番荔枝果實采后生理與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4,(03):280-284.
[11]何文錦,肖華山.荔枝(litchi)采后生理與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福建輕紡,2003,(04):3-7.
[12]劉世彪,李朝陽,陳菁.番荔枝果實后熟生理和保鮮技術[J].華南熱帶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2,(04):15-20.
[13]趙偉,王莉,張平,等.荔枝果皮褐變機理與防褐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保鮮與加工,2002,(03):6-9.
[14]李杰,朱碧巖,丁四兵,等.臭氧水對荔枝采后若干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4,33(4):15-18.
[15]吳光旭,劉愛媛,陳維信.開口箭提取物對荔枝霜疫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對荔枝果實的貯藏效果[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6, 39(8):1703-1708.
[16]莊虛之.論我國古代荔枝保鮮技術的發(fā)展[J].四川果樹, 1995,(01):34-36.
[17]劉佳銘,李文琦,洪碧琴,等.荔枝保鮮技術方法的研究[J].漳州師院學報(自科版),1994,(04):58-65.
[18]彭永宏,潘瑞熾.荔枝果皮褐變機理與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1994,(01):11-14.
Study of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n Lychee
LI Hua-bin1,LI Yun-xiong2,LI Hai-zhen1,LAI Nian-hua2,YAN Cui-fen1
(1.Litchi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f Longshanding Village,Huiyang Town,Huizhou City,Huizhou 516227,China; 2.Huizhou Fruit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Ltd.,Huizhou 516227,China)
Lychee is rich in nutrition,delicious taste,loved by the consumers,with a high economic value.However,the pericarp of litchi is thinner and the structure is more special.when the storage is sold,it is easy to lose water and even rot. In this paper,the litchi difficult storag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and introduced the litchi preservation techniques,such as low temperature storage,controlled atmosphere,ozone preservation,antistaling agent,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litchi.
Lychee;preservation technology;study
S667.1
A
1008-1038(2017)07-0004-03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07.002
2017-03-16
李華彬(1986—),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荔枝生產(chǎn)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