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媛
有數(shù)年的時間,我簡直是中了宋朝的蠱。喝茶必建盞,臨帖惟瘦金,對月譜新詞,依憑地一定是宋的詞牌與詩韻,插花、掛畫,滿目山河都是宋元的山水小品。
那幾年里我初辭職入山,躬身于書院之中。眾所周知,歷史上書院最繁盛的時期,是宋明。
程朱論學(xué)的身影仿佛還在眼前,一轉(zhuǎn)眼高樓林立,換了人間。那時我常說:我愿生活在宋朝。
但根由仍是一腔沖動,與世難容:故土鄉(xiāng)紳零落,遍野荒涼。于是往外走去,照例失落而返,此處沒有的風(fēng)骨,遠方也不會有;繼續(xù)往前回溯,民國?清朝?元明?……一路追尋,直到站在宋的庭前,細雨落花,月懸西廂、人立回廊,寥寥輕煙,是徽宗爐鼎里飄出的衙香。詞人在秋千下的一次回首,可堪老去歲月千首詩。
我們愿意回到某個朝代,某個城邑,往往因著一些相逢不相識,今生可能不會再能遇見的人或事,因為一個王朝的風(fēng)儀契合著我們心中的暗潮。
我有個僧友,也有著相同的愿景:他愿意生活在宋朝,是為了見一個人。雖然他理想中的生活,還是與現(xiàn)在一樣,烹茶點香,禪坐誦經(jīng),出家在杭州的寺中。那時候,東坡先生每來此處,和師父們參禪論道湖邊,小和尚煮爐其側(cè),同見江上清風(fēng),觀湖中月色,寓情于景,整個只身于那時的情境里,會更明白畫中意,詩中音,參禪說法,解得個中機。他是已然成為了自己,然后與宋人跨時空作了同道。
我也慕著那些士人君子的風(fēng)儀,朱淑真的才情,梁紅玉的英姿,岳家軍的神武,黃庭堅的大氣,二程之教,開理學(xué)宗風(fēng)……宋之一朝,青史斑斑,俊逸之人如星河浩瀚。與之為徒,為友,為侍子,為相逢不相識的過路人,清風(fēng)徐來,是拂面的舒暢。
但我更渴慕的是自己長出宋人的風(fēng)骨。有雅士才有雅事,有高隱才有南山,有君子女史,才有宋之風(fēng)儀。
若再有宋朝,一定是因為宋之風(fēng)儀回來,若風(fēng)儀回歸一定是因為人心來復(fù)。
向外去走,駐足于宋朝,經(jīng)久遙望,漸知:若你不是宋人,何以居宋朝?
你不是堯夫,不是王安石,不是岳飛,不是梁紅玉,再怎么傾慕,也不可能見到他們。引以為知交,也是因為心性的契合,若心性上不在一處,再如何喜歡,也是一廂情愿的單相思。你一廂情愿的要活在宋朝,殊不知高俅也在宋朝,孫二娘也是宋朝。你如何知在那一世你不必活成蠅營狗茍。
時有古今,人心無古今。所以此刻獨坐一個黃昏,開始試著去體貼宋人的生命之境,而不是沉溺于自己的情緒,恨不能飛回宋時的誰誰身旁。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朝代與國土。你是怎樣的人,便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我們驚嘆于沒有人的領(lǐng)域,山川植被豐美、生物靈動質(zhì)趣。艷羨著至德之世,禽獸可系羈而游,烏鵲之巢可攀緣而居,萬物群生。
可是,天地只恩澤于它們嗎?春色一到,溪水鳴潺,我們填湖造物,再不見清泉石上流;黃昏如常,鳥鳴喈喈,我們汽笛起伏,驅(qū)逐了自然的樂章……是什么讓我們從天地大美中隔絕開,是什么讓我們從龐大自然中退回蝸居一室?
我們也渴慕未曾抵達的詩歌與遠方,而視當下為茍且。殊不知,若有茍且之念,整個世界旋轉(zhuǎn),也只剩下眼下的茍且,及過去和將來的茍且。
如果可以——“請將人類的少年時代還來,在那時有詩的涌泉奔涌新醅,在那時有霧靄一層為我遮籠世界。未放的蓓蕾依含著奇胎,在那時我摘遍群花,群花開滿山谷。我是一無所有又萬事俱足。”
你心里的少年還在嗎?
你生命的風(fēng)儀還有嗎?
若己身不能立,何處可依?他鄉(xiāng)不可以,故鄉(xiāng)不可以;宋不可以,漢唐不可以,先秦也不可以。
而生命璀璨的唐宋大家,不在于詩文的外顯,而是這背后生命之質(zhì)地動人。盡管也伴著際遇的浮沉,生活的瑣碎,但是或曲或微,不妨礙他們生命之大。在動蕩的命運中,他們是始終能夠立得住的人,繼而呈現(xiàn)出外在的風(fēng)儀與優(yōu)雅。
生今之世,志古之道;
居今之俗,服古之服。
春秋之際,圣者達人就一次次喟嘆:時空難再回。而所有偉大的教育,是在這個前提下引導(dǎo)我們敦本取大。古今非對立,其本源處同,其大處一。我們在回溯的過程中,實則是對照自省。
克己復(fù)禮,則宋可來復(fù);學(xué)達信天,非為科舉,非為外求,而是生命的通達與光明,則書院歸,士心存。
不生活在宋朝也好,安住于生命的當下。不假設(shè)自己若是誰,若在何處,又將如何?逝去與未來的時空交疊與當下,前人今人寄居于你一身之中。北宋的士子,南渡的媛女,一心光明,則朗朗自現(xiàn)。但知旦暮,不辨何時里,一個個斯文在茲的人物,以共同的風(fēng)儀,構(gòu)筑成了那個時空里的蔚然大觀。
不生活在宋朝也好。以前史為鏡,宋以前,宋以后,數(shù)千年,不過一人心。旋目照鏡,知己身短長,而從容向前,且修且行。
路有千里,始于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