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悅
法制是一個國家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公民的法律素質(zhì)已成為個體社會化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fā)育期,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都比較弱,不能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誘惑和侵害,因此,加強中小學的法制教育迫在眉睫,同時在學校實施法制教育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延伸。課堂是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場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自然滲透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的知識,從而引導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道德行為,遵紀守法。因此,要提高人民的法制意識,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近年來,我國的青少年犯罪比例有所提高,甚至越來越趨于低齡化,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是提學生法制意識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培養(yǎng)起良好的法制觀念和意識,有利與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也為以后走向社會打下一個良好的行為意識基礎(chǔ)。因為他們年齡的特點,也使在他們身上播下法制的種子更加容易,效果更加明顯。在此結(jié)合本人教學實踐簡述英語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初探的幾點看法。
一、教師應更新教育觀念,培養(yǎng)課堂滲透法制教育的授課能力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有些老師只重視語言文化知識技能的傳授,認為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應該是政治老師和德育老師的任務而非英語老師的工作。他們對英語學科滲透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認為在英語課堂很難進行法制知識的滲透。事實上,我們的新目標英語教材中涉及法律法規(guī)教育的素材有很多,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因素,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必須更新思想,虛心學習法律法規(guī)知識,培養(yǎng)自身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yǎng)。認真研究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法律知識,在傳授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應試能力的同時,能結(jié)合實際把自身學到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在學科中進行滲透,巧妙、科學地寓法制教育于課堂活動中,不斷提高英語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授課水平。
二、立足教材,挖掘法律知識滲透點
新目標英語教材是滲透法制教育的載體,根據(jù)教材挖掘法律因素是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我們必須深入鉆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潛在的豐富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例如:新目標七年級上Starter Unit3 What color is it?中對顏色的識別可以滲透對紅綠燈的認識延伸《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學生“紅燈停,綠燈行”,培養(yǎng)“珍愛生命,不闖紅燈”的良好交通安全意識;Unit 1 My names Gina.中可以滲透《姓名權(quán)》,Unit 2 This is my sister.中可滲透《肖像權(quán)》;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中的《食品安全法》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的《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等等。新目標英語教材涉及的法律法規(guī)因素是很豐富的,我們應該做個有心人,充分、合理、科學的挖掘出更多的法律知識。
三、結(jié)合教材和課堂設(shè)計,找到恰當?shù)那腥朦c
在進行法制滲透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應先遵循學科教學的規(guī)律,既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有效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及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又要重視對學生的法制教育。當然,更不能脫離學科課堂內(nèi)容將本堂課上成純粹的法制課,因此我們通過研讀教材挖掘出來的法律知識必須與本堂課的課堂設(shè)計相結(jié)合,找到適當?shù)那腥朦c,注重法律知識滲透在英語教學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將法制教育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滲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然受到法律熏陶,學法知法懂法,遵法用法。例如,在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預備篇第三單元(Starter Unit3)What color is it?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掌握了所有顏色名稱后,我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說出身邊的色彩,同學們說出了很多物體色彩,其中有學生說出了紅綠燈,我就順勢啟發(fā)同學們說:Can we go when the light is red?并出示紅燈的圖片,用立正停下來的姿勢示意同學們回答“No”。接著為激發(fā)同學們的積極性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我讓同學們表演過馬路的場景,我順勢向同學們滲透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接著用PPT出示闖紅燈引發(fā)悲慘交通事故的圖片,通過活動的方式和真實圖片使同學們懂得了珍愛生命,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四、滲透法制教育應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做表率
教育源于生活。著名教育學家杜威也曾說過,“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jīng)驗改造?!蔽覈逃姨招兄壬岢吧罨逃?。因此,法制滲透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我校地處交通較為復雜的城市主干道,離校門約50米處就有紅綠燈,在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前,同學們一出校門就全部涌入車道上,或亂闖紅燈。因此我就利用所處環(huán)境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學習過法律之后,仍有部分學生我行我素,原因是有時學生們也看到有教師不走斑馬線而就近過馬路或闖紅燈搶行。事實上,教師除了是課堂法制教育的實施者,更是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的模仿者。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先為范后為師。教師的世界觀、情感、品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法規(guī),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以自身的遵紀守法、高尚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學生。
在英語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是一個新的課題,需要英語教師不斷的探索和不斷開拓。結(jié)合學生在學習中的具體情況,有目標性,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課堂法制教育。教師要經(jīng)常去總結(jié)經(jīng)驗。把課文和法制教育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更好的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法制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