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沁鈺
北島曾言:“一個人的行走范圍就是他的世界。”
誠然,我們行于時間,腳下陌路縱橫,或是芳菲漫道,或是星月同行。但既為路,便已有開拓者。后人踵武前賢,不過再次驗證了前人的成功。倒不如做一只荊棘鳥,于荒野中踽踽,以心血鑄路。清音啼絕云霄,八荒宇宙,是我的世界。
許多人夢寐以求所謂“成功之道”、“制勝寶典”。但捷徑亦是絆索,束縛行路者的腳步,使他們懈于前行,怠于探索。平庸滋生于溫床,眼光于平坦處短淺。他們畏懼在黑暗中探索,卻冗于前人的經(jīng)驗。
而在大航海時代,無數(shù)的航海家前仆后繼,他們不懼未知與死亡,投身探索人類的出路。他們豈有應(yīng)對風(fēng)浪的經(jīng)驗?不過倚仗一腔孤勇,卻如閃電撕裂黑夜,成就永恒的光明。歌德在《浮士德》中寫道:一個人只顧沉思,就像個牲口,在荒野地上,被一個惡靈牽著,來回亂兜圈子不知外圍有美麗青蔥的牧場。
可見,世上豈有走不通的路,只是少有敢走的人罷了。
板橋題書齋聯(lián):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biāo)新二月花。他一身怪才,冷眼世間,俗禮所不容,終成“三絕”。頹廢派先驅(qū)王爾德半生落拓,卻標(biāo)新立異,至死追尋至愛至美,可謂孤路英雄。而白石老人只在“似與不似”之間作畫,閱遍人情冷暖,自開一派。
由此可知,開拓者多半一生孤注,將奚落作贊歌。他們在荊棘叢中找路,篳路藍(lán)縷。即使山窮水盡,也不忘初心。他們英勇無畏,厭惡循規(guī)蹈矩。他們甘耐寂寞,在俗世行胸臆,因而成就不凡。
我尤愛《大主宰》中一句:人生為棋,我愿為卒。行動雖慢,可誰曾見我后退一步。
絆住腳的不是荊棘,而是心??菽痉甏海瑥目菁诺捷谵ǎ@世上,本就沒有絕路。
走吧,這一路,飄滿紅罌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