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我們從小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接觸一些歷史知識,在與歷史不期而遇的過程中,我們會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認識,而這些認識常常被我們認為是事實。不過,當進一步去發(fā)掘歷史事實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我們根本不了解,有的事情與我們的認識大相徑庭。
堯、舜、禹,誰的輩分更大
“堯、舜、禹禪位”的故事廣為流傳。堯在位的時候,發(fā)掘了舜,經(jīng)過實踐和考核,把帝位傳給了舜;而舜又發(fā)掘了禹,禹在舜死后繼承了帝位。雖然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堯、舜、禹這三個人的輩分絕不簡單。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堯、舜、禹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黃帝。而以黃帝為參考,我們可以給這三個人排一個輩分:堯是黃帝的四世孫——堯的父親是高辛,高辛的父親是極,極的父親是玄囂,玄囂的父親是黃帝;舜是黃帝的八世孫,但他已經(jīng)淪為平民,與貴族階層沒有任何關系了;禹也是黃帝的四世孫。所以,從輩分來看的話,堯和禹屬同一輩分,而舜比這兩個人小四輩。
禹把帝位傳給了誰
我們應該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堯把帝位傳給舜,是“公天下”的標志;而禹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啟,這是“家天下”的開始。但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禹死后啟繼位,恰恰是“公天下”的體現(xiàn)。
禹本來選中的繼承人是皋陶。皋陶和禹一樣,是舜手下的賢臣。皋陶雖然沒有參與治水,但對社會的貢獻并不小于禹,他主要是管民生問題,為大禹治水提供了物資保障。鑒于禹和皋陶平分秋色的功績,舜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令皋陶和禹就如何治國進行了一場辯論。這場辯論的結果是禹說服了皋陶,所以,舜最終選擇的繼承人是禹。
而禹在繼位之后,立皋陶為繼承人——這不只是表面上的確立,禹已經(jīng)讓皋陶攝政了。但不幸的是,皋陶死得比禹早。于是,禹把帝位傳給了益,益也是舜手下的賢臣。
但是這次傳位傳得很不順利,因為傳位的過程包含一個重要的步驟——新天子需得到四方諸侯的確認和擁護,比如舜死后,禹和舜的兒子商均各立一座都城,但諸侯都去禹那兒朝貢,所以禹成了天子。而在啟和益之間,諸侯最終選擇了更有能力的啟。也就是說,啟能當上天子,是諸侯公選的結果。
而啟在繼位之后,通過征討有扈氏,才真正鞏固了自己的帝位,同時剝奪了諸侯在繼承人問題上的發(fā)言權,從此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
誰統(tǒng)一了度量衡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有一項很大的功績——統(tǒng)一度量衡,但是第一個統(tǒng)一度量衡的人并非秦始皇,而是遠遠早于秦始皇的舜。
攝政當年的二月,舜巡視東方,跟東方的諸侯約定統(tǒng)一度量衡。接下來,舜又到南方、西方、北方做了同樣的事情。不止如此,舜還定下“五年一巡狩”的規(guī)定和“五刑”,以確保政策的順利實施。
“紂王”是一個錯誤的說法
大家應該都知道《封神演義》中的紂王吧,但你可能不知道,“紂王”這個叫法其實是不對的,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這個人物的稱呼是“帝辛”或“帝紂”。事實上,舜在“五帝”中位列最末,史稱“帝舜”,而繼承帝位的禹,自然也繼承了“帝”這一稱號,被稱為“帝禹”。這個稱呼一直往下傳,比如禹的兒子叫“帝啟”,夏朝最后一個君主叫“帝桀”。商朝在建立之后,商朝的君主并沒有廢除帝號,還是以“帝+名字”的形式稱呼自己,比如紂王的名字是“辛”,天下謂之“紂”,所以,紂王就叫“帝辛”或者“帝紂”。而把天子稱為“王”是從周武王開始的,《史記》中明確記載:“周武王為天子,其后世貶帝號,號為王?!?/p>
說到稱呼,不妨再多說一個,在周武王之前,還有一個武王做了天子——不是說之前的天子都稱“帝”嗎?這是因為商朝的開國君主湯在起兵攻打夏朝的時候,自吹“吾甚武”,所以號稱“武王”。不過,湯在做了天子之后,就改稱“帝湯”了。
誰第一個破釜沉舟
大家大概都很熟悉“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句話,并且也都知道“破釜沉舟”的故事——項羽在巨鹿城外下定決心滅秦的英勇事跡。但是,第一個“沉舟”的人卻并不是楚人項羽,而是春秋時期的孟明視。
孟明視是秦穆公的名臣百里奚的兒子。有一次,鄭國有人愿意為秦國做內應,幫助秦國滅掉鄭國。當時,秦國的勢力在向東發(fā)展時被晉國阻礙,因此,若想進入中原,秦國在東方急需一座戰(zhàn)略要地。恰好此時晉文公去世了,晉國正忙著治喪。于是,利令智昏的秦穆公以為伐鄭的時機已到,拒絕了百里奚和蹇叔的勸諫,發(fā)兵東征,決心越晉境偷襲鄭國。
然而,勞師遠征,消息哪能做到密不透風。秦軍將領孟明視還沒到鄭國,便不得不承認偷襲計劃流產了。但是立功心切的孟明視在回國途中順道滅了滑國,這就惹惱了滑國的宗主國晉國。晉國那時正在為晉文公治喪,整個國家都齊心哀悼帶領晉國走向霸主地位的明主。因此,當晉國人聽到滑國被滅的消息后,群情激奮,義憤填膺。當時晉國的軍人都穿著白色的喪服,晉國根本沒有時間為他們準備出征的戰(zhàn)服,所以,晉軍就直接把白衣染成黑色,并且在崤山伏擊秦軍。秦軍的結局是“無一人得脫”,孟明視也成了晉軍的俘虜。
后來,孟明視被釋放。當他回到秦國后,秦穆公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做了深刻的檢討。孟明視對此感激涕零。兩年后,秦國再次與晉國作戰(zhàn),可惜又一次戰(zhàn)敗,但秦穆公依舊沒有責怪孟明視。又過了兩年,這次孟明視發(fā)誓要報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他在率兵渡過黃河之后,一把火將戰(zhàn)船全部燒毀,以必死的決心與晉國作戰(zhàn)。結果孟明視不僅打敗了晉軍,而且把晉國人打得連城都不敢出,終于一雪前恥。
這個“渡河焚船”的故事雖然不如破釜沉舟那么有名,但這個故事里不但有強大的決心、勇氣和堅決的態(tài)度,還有溫暖的知遇與報答??梢哉f,這里面所蘊含的感情更能打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