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現(xiàn)階段我國糧食價格倒掛的判斷與應對策略

2017-01-06 01:51武舜臣高盈盈胡舟
關鍵詞:糧食價格政策

武舜臣高盈盈胡舟

摘要:糧食價格倒掛是近年來國內糧食市場呈現(xiàn)的典型價格現(xiàn)象,也是制約現(xiàn)階段糧食托市收購政策可持續(xù)性的重大難題。盡管現(xiàn)階段糧食價格倒掛的政策性起因與“統(tǒng)購統(tǒng)銷”和“雙軌制”時期的糧食價格倒掛相似,但已從絕對倒掛轉變?yōu)橄鄬Φ箳欤瑧獙Νh(huán)境也已發(fā)生根本性變化。面對現(xiàn)階段糧食價格倒掛問題,既不能走計劃經濟的下游管控老路,又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xiàn)目標價格政策的推廣,加上近年來國際糧價低迷以及WTO規(guī)則的約束,近期的糧食價格倒掛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tài)。糧食價格倒掛問題的解決,需要積極推進全產業(yè)鏈的市場化改革,做到市場化目標下的短期適應(糧食加工業(yè)轉型升級)與長期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相結合。

關鍵詞:糧食價格倒掛;統(tǒng)購統(tǒng)銷;雙軌制;目標價格;糧食安全;成品糧原糧比價;絕對倒掛;相對倒掛;糧食市場;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F323.7;F30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8131(2016)06003707

一、引言

2008年以來,逐年提升的托市收購價格與低迷的國際市場價格共同將我國糧食價格倒掛問題推向風口浪尖。從外在表現(xiàn)看,價格倒掛主要表現(xiàn)在原糧和成品糧、產區(qū)和銷區(qū)、國內和國際三個層面。作為糧食市場中出現(xiàn)的典型價格問題,糧食市場的價格倒掛問題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成為價格傳導研究或政策改革研究的起點。然而,遺憾的是,雖然以價格倒掛為起點的文獻豐富,但糧食“價格倒掛”的概念依然非常模糊,缺乏準確定義(翁鳴,2015)。看似無需解釋的事實基礎往往更需要一個嚴謹?shù)倪壿嬇袛?,以此為基礎的分析才更為科學合理。

盡管目前糧食價格倒掛作為熱點問題常見諸于書刊報端,但針對糧食價格倒掛的準確定義依舊缺失。筆者認為,曾才生(2008)分析成品油時提及的價格倒掛定義及相對成熟的農產品比價定義,可以為糧食價格倒掛的定義提供參照。概括地說,糧食價格倒掛是糧食商品在流通環(huán)節(jié)或產銷地區(qū)間出現(xiàn)的一種價格反?,F(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為兩種類型:一是同一狀態(tài)的某品種糧食產品銷售價格低于購進價格,即絕對倒掛;二是不同狀態(tài)的某品種糧食產品銷售價格與購進價格比低于某一臨界值,即相對倒掛。

同一糧食品種相同狀態(tài)間的價格倒掛,即同種原糧或同種成品糧有著不同的價格,屬于一種絕對倒掛。這類糧食價格倒掛又可分為兩種:一是政策分割帶來的糧食價格倒掛,主要倒掛對象為原糧自1993年我國放開糧食銷售市場后,糧食倒掛問題的主要產生于糧食的政策性收購。當然,此時市場價和政策價之間的差異也常常被界定為“價格倒掛”,并得到有關學者一定程度的關注(張開華,1998)。具體來說,從1978年政府放開糧食集貿市場開始,政策價類型從統(tǒng)購價、訂購價到托市收購價逐步發(fā)展,不同類型的政策價也不斷被拿來與市場價進行比較。;二是區(qū)域分割帶來的糧食價格倒掛,地區(qū)間不同的貿易政策和農業(yè)保護政策帶來的市場分割也是形成糧食價格倒掛的重要誘因。計劃經濟時期,政府為了穩(wěn)定物價,減輕城市居民負擔,往往對關系國計民生的農產品采取倒掛的特殊價格政策,此時,才會絕對價格倒掛,即同一種糧食產品的價格倒掛。當然,這種不符合價值規(guī)律的價格倒掛背后只能是巨額的財政補貼,而過高的補貼通常會導致糧食購銷政策的改革(楊希閔,1984)。隨著糧食購銷的逐漸放開,糧食價格倒掛主要表現(xiàn)為同一糧食品種不同狀態(tài)間的價格倒掛,即不同流通環(huán)節(jié)間原糧與成品糧間的價格倒掛。該類糧食價格倒掛是以某比價為標準,對某品種糧食商品的成本收益比作出判斷,屬于一種相對倒掛。武舜臣,高盈盈,胡舟:現(xiàn)階段我國糧食價格倒掛的判斷與應對策略

在計劃經濟時期,糧食價格倒掛的存在是政府價格政策的結果,對相關產業(yè)的影響并不明顯。然而,伴隨著糧食市場的逐步開放,價格倒掛壓力的影響不再局限于財政支出方面,更擴大至糧食流通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加工、運輸、儲備等其他領域,對整個糧食流通鏈條帶來巨大沖擊(趙霞,2014)。作為一種價格形成機制不完善及價格傳導渠道不暢通導致的價格異常表現(xiàn),價格倒掛的存在往往干擾著糧食市場不同主體間的利益分配,導致一定程度的市場扭曲。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糧食價格倒掛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其原因也不同。因此,區(qū)分和判斷糧食價格倒掛的類型及程度,并剖析其原因,能夠為科學的政策應對提供理論依據(jù)和經驗參考。而現(xiàn)有文獻對此的研究不足,有鑒于此,本文在分析比較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不同時期糧食價格倒掛的成因和環(huán)境的基礎上,對我國現(xiàn)階段的糧食價格倒掛進行科學判斷,并提出應對政策建議。

二、我國糧食價格倒掛的政策性成因與歷史借鑒

一般意義上,產業(yè)鏈上的價格傳遞能夠反映產品的供需變動和宏觀經濟的沖擊效果。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推動型價格傳導機制能夠使上游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化通過成本引起下游產品和服務價格的相應變化。當然,由于市場機制不健全或產品自身的特殊性,價格傳導也可能產生一定的時滯,造成暫時性的價格傳導不暢(王芳 等,2009);同時,考慮到經營目的或短期沖擊的影響,關聯(lián)市場間偶然的價格倒掛現(xiàn)象也有其合理性(曾才生,2008)。然而,與市場化條件下產生的價格倒掛不同,我國的糧食價格倒掛更多的是政策引致的結果,因此也更具長期性與破壞性。

我國糧食價格倒掛的政策性成因見圖1。除了難以控制的國際糧價沖擊外,出于對糧食安全的重視,政府一方面會設法抬高原糧收購價格,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及種糧積極性;另一方面則通過儲備調節(jié)成品糧價格,降低糧食價格對消費端的沖擊。在以上目標的指引下,“稻強米弱”“面強麥弱”等價格倒掛現(xiàn)象的產生有其必然性,而價格倒掛的產生反過來也間接對政策的有效性提供現(xiàn)實支撐。

新中國成立后,無論是“統(tǒng)購統(tǒng)銷”時期還是“雙軌制”時期,都出現(xiàn)過糧食價格倒掛且都維持了較長時間;同時,糧食價格倒掛問題的產生與解決,都存在明顯的共性:每次糧食價格倒掛都起始于糧食生產的不足,而結束于糧食流通層面的改革(陶昌盛,2004)。當然,從最近幾年出現(xiàn)的糧食價格倒掛現(xiàn)象看,雖然問題產生的原因基本未變,但其影響及解決方式卻有了根本性的不同。不過借鑒歷史總會得到啟示,下面對新中國成立后兩次糧食價格倒掛的產生原因、影響及應對結果進行梳理,以期為當前糧食價格倒掛的解決尋找思路。

1.“統(tǒng)購統(tǒng)銷”時期的糧食價格倒掛

從1959年開始我國糧食生產大幅度下降,糧食分配越來越困難。為應對特殊局面,保障糧食供求,政府一方面強化了統(tǒng)購統(tǒng)銷管理體制,加強集中統(tǒng)一管理;另一方面調整糧食價格,鼓勵糧食生產。其中,糧食價格調整主要是對統(tǒng)購價格的調整:從1958年到1965年,先后四次提高了糧食統(tǒng)購價格,1965年糧食統(tǒng)購價格已比1957年平均提高了35%。在統(tǒng)購價格多次得到提高的同時,統(tǒng)銷價格卻未發(fā)生變動,這直接導致了統(tǒng)購統(tǒng)銷價差的縮小,乃至糧食價格倒掛的形成隨著統(tǒng)購價格的逐年提升,第三次統(tǒng)購價格提升(1961年)后形成第一次糧食價格倒掛。 。

在完全計劃經濟體制下,當時的糧食價格倒掛,在不影響城鎮(zhèn)職工和工業(yè)生產的前提下,對農民種糧積極性發(fā)揮了一定促進作用。然而,此時的價格倒掛差額完全由財政負擔,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為解決財政負擔問題,政府采取了兩次銷價調整,最終使得糧食購銷價格持平:1963年第一次銷價調整,先把農村糧食購銷價格拉平,隨后把城鄉(xiāng)工商行業(yè)用糧食價格也提到與購價同等水平;1965年第二次銷價調整,在將城鎮(zhèn)糧食銷價提到與購價相同的基礎上,對城鎮(zhèn)職工實行糧價補貼。至此,1965年糧食統(tǒng)銷價格比1957年平均提高9.6%,基本解決了糧食價格倒掛問題,此輪糧食價格倒掛結束(張培剛 等,2002)508509。

2.“雙軌制”時期的糧食價格倒掛

關于糧食價格“雙軌制”的起止時間,目前仍未能達成共識。根據(jù)陳錫文(1993)的論述,糧食價格“雙軌制”歷來就有,只是計劃外市場定價部分的數(shù)量不同而已。由此可以推斷,盡管時間點方面存有爭議,但階段性的劃分本無對錯。因此,本文采用劉傳江(2000)等學者的劃分方法,將1979年視為“雙軌制”的起始年份,進而將1979年開始的糧食價格倒掛歸于該時期。具體來說,從1979年開始,為解決長期以來的糧食生產徘徊問題,縮小工農業(yè)產品剪刀差,鼓勵農民發(fā)展糧食生產,政府大幅度提高了糧食收購價格。1979年,糧食統(tǒng)購價格從夏糧上市時起提高了20%,超購部分在統(tǒng)購價格的基礎上加價幅度由原來的30%調整為50%,銷價仍然不動。此時,新一輪的糧食價格倒掛開始出現(xiàn)。

從政策效果看,“雙軌制”下的糧食價格倒掛是促進1978—1984年糧食產量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然而,與“統(tǒng)購統(tǒng)銷”時期的價格倒掛相同,此次糧食價格倒掛同樣伴隨著巨大的財政負擔。據(jù)官方統(tǒng)計顯示,價格補貼總額從1978年的94億(占國家預算的8.4%)增加到1984年的370億(占國家預算24.6%)。而且,類似的是,財政負擔又一次推動了新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從具體措施看,一方面,廢除了統(tǒng)購而采用合同訂購,1985年政府通過合同收購的糧食數(shù)量不到8 000萬噸(柯炳生,1998),而就在前一年的1984年,僅政府超額收購糧食數(shù)量就達到1億噸,糧食收購量的減少極大地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合同價格使政府向農民支付的邊際價格下降了9.2%。此外,在糧食統(tǒng)銷方面,1985年政府把農村糧食銷售價格調整到比例收購價,實行購銷同價(張培剛 等,2002)617619。

然而,此時的糧食價格倒掛問題并未得到根本性解決。而且,伴隨著糧食的減產和新一輪糧食價格政策的制定,糧食價格倒掛帶來的財政負擔問題變得更為嚴重。1988年糧食嚴重減產,市場糧食價格上升。為應對糧食生產問題,國家大幅度提高了糧食合同訂購價格,這相應提高了糧食購銷倒掛補貼,加大了糧食流通改革的壓力。與“統(tǒng)購統(tǒng)銷”時期的糧食價格倒掛問題的解決方式類似,本次糧食價格倒掛問題最終也由銷售價格的提升而得到解決。繼1991年部分地區(qū)糧食銷售價格提高后,1992年4月1日,全國范圍內實現(xiàn)了“購銷同價”,解決了在購銷價格倒掛下糧食收購帶來的巨額財政負擔問題。

三、現(xiàn)階段糧食價格倒掛的基本事實判斷

價格倒掛作為一種扭曲的價格傳導現(xiàn)象,其產生與政策干預息息相關(辛毅 等,2015)。伴隨著糧食生產和流通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國內糧食價格倒掛逐步由絕對倒掛為主向相對倒掛為主過渡,當前我國出現(xiàn)的糧食價格倒掛更多地呈現(xiàn)為同一糧食品種不同狀態(tài)間的相對價格倒掛。因此,從該類型出發(fā)對當前糧食價格倒掛進行判斷更具現(xiàn)實意義。

要對當前我國糧食價格倒掛的情況做出判斷,首先需要找到成品糧原糧比價的臨界值?,F(xiàn)有文獻中該臨界值的選取多來自行業(yè)經驗,如按照稻谷出米率60%計算由于國內稻谷過度加工程度較高,故出米率水平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平均出米率一直在60%左右。據(jù)《糧油加工統(tǒng)計資料2015》,即便是最近的2013年和2014年,全國平均出米率也僅為64.5%和63.5%。 ,大米價格與稻谷價格比至少達到1.67∶1才能有收益;而小麥出粉率一般在70%~85%,按照75%的出粉率算,面粉與小麥價格比至少要超過1.33∶1。近年來不同品種糧食的成品糧原糧比價變動見圖2和圖3。秈稻多數(shù)月份價格比都處于1.6∶1以下;粳稻2008年10月之前多數(shù)月份高于該臨界值,但其后整體低于1.5∶1的水平,價格倒掛現(xiàn)象明顯;小麥在2012—2014年多次出現(xiàn)價格比低于1.33∶1。因此,從經驗數(shù)據(jù)能夠初步推斷出糧食價格倒掛現(xiàn)象確實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種短期現(xiàn)象。

此外,部分學者在描述“稻強米弱”“麥強面弱”這類價格倒掛時,也曾采用原糧和成品糧價格漲幅比作為判斷依據(jù),如果價格漲幅比大于1則不存在價格倒掛,如果價格漲幅比小于1則存在價格倒掛。本文也借鑒該方法對當前我國的糧食價格倒掛現(xiàn)實進行考察。這里主要采用年度數(shù)據(jù)計算價格漲幅比,數(shù)據(jù)來自月度數(shù)據(jù)的年度平均值,最終結果見圖4。除晚秈米與晚秈稻外,其余品種稻谷及小麥的價格漲幅比波動明顯,部分年份存在較為嚴重的價格倒掛,如2000年的秈米與秈稻、2005年的粳米與粳稻、2004年的小麥粉與小麥,價格漲幅比都接近或低于0.9。

四、當前糧食價格倒掛的常態(tài)性判斷與應對

在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糧食價格倒掛主要產生于糧食安全目標下的條塊分割化改革。從整個糧食產業(yè)鏈看,上游市場的政策市和下游市場的市場市是導致糧食價格傳導不暢,最終形成糧食價格倒掛的根源(黃漢權,2014)。只有對全產業(yè)鏈進行市場化改革,才能將計劃與市場相交織的產業(yè)鏈改造為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產業(yè)鏈(范必,2014)。當然,我國糧食產業(yè)鏈上游收購端的市場化改革也從未停止,并直觀地反映在糧食收購端價格名稱的改變上:統(tǒng)購價、超購價、議購價、合同訂購價、國家定購價、保護價、最低收購價以及當前試點中的目標價,每一種價格類型的產生,都伴隨著糧食價格制度改革的深化。

當前的糧食價格倒掛,同樣起因于政府對糧食生產能力不足的反應。具體來說,1998—2004年期間,在糧食保護價取消和農業(yè)結構調整共同作用下,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由1998年的113 787.4千公頃和51 229.5萬噸下降至2003年的99 410.4千公頃和43 069.5萬噸。對此,政府出于對糧食生產安全的考慮不得不再次強化糧食生產端的政策扶持,具體表現(xiàn)為,部分已被糧食直補政策取代保護價的省份再次采用以最低收購價和臨儲政策為代表的價格支持政策。由此,產業(yè)鏈上游的計劃性再次得到加強,這為當前糧食價格倒掛的產生做好了鋪墊(約翰遜,2004)。

自2004年以來,尤其是2008年國際糧食危機之后,國際糧食價格疲軟,國內外糧食差價逐年拉大,在低價進口糧的沖擊下,糧食價格倒掛問題突出,對整個糧食產業(yè)鏈造成巨大沖擊,糧食市場呈現(xiàn)“三量齊增”現(xiàn)象。與前兩次糧食價格倒掛相比,新一輪的價格倒掛有了新的特征:首先,倒掛類型改變,與以往政策作用下的絕對價格倒掛不同,現(xiàn)階段的糧食價格倒掛多為相對倒掛。其次,危害范圍更廣,在“統(tǒng)購統(tǒng)銷”及“雙軌制”時期,糧食價格倒掛主要的不利影響是過高的財政負擔,而不會對計劃性的流通環(huán)節(jié)帶來影響。然而,在現(xiàn)階段市場經濟條件下,糧食價格倒掛直接對糧食流通環(huán)節(jié)的主體福利造成影響,進而對糧食安全造成沖擊(鐘甫寧,2011)。

我國糧食價格倒掛的產生總有一定的共性,以史為鑒能夠為解決現(xiàn)階段糧食價格倒掛問題提供一定的思路。結合新一輪價格倒掛問題的產生機制,政府層面上糧食價格倒掛問題的解決可能有以下兩種思路:一是政府加強下游管控。參照前兩次糧食價格倒掛問題的解決方案,適當提高成品糧價格。該方法能夠在不降低農民直接收益的條件下實現(xiàn)國家財政負擔的降低。然而,自1993年糧食銷售價格放開后,政府基本失去了對糧食銷售價格的直接控制,面對市場扭曲和財政負擔,簡單提高銷售價格的方式顯然不再適用。二是政府放松上游管控,即通過糧食價格支持政策改革來降低價格扭曲。目標價格制度,兼具保護農民利益及克服現(xiàn)有問題的特點,而成為未來糧食價格制度的調整方向(王德文 等,2001),目標價格儼然成為現(xiàn)今糧食價格支持政策調整的基本方向。與糧食直補不同,糧食目標價格既有價格支持的特征,也有直接補貼的性質,能夠成為糧食價格支持政策向糧食直補政策的過渡措施(程國強,2013)。然而,從目標價格制度制定到試點及目前的試點效果看,糧食產業(yè)鏈上游市場化改革將是一個長期而反復的過程。

首先,目標價格實施時機并非最佳。目標價格的理念早在2008年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頒布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2008—2020)》中就已提出,但直到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才提出試點要求。本次糧食價格政策改革的提出,一定程度上來自于糧食產量連增背景下財政負擔過重的倒逼。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預測,未來兩年全球谷物產量、庫存量將繼續(xù)保持較高水平;而在需求端,由于國際能源價格低迷,生物能源推動力度不足。在國內糧食投入成本居高不下、農業(yè)資源短缺、環(huán)境約束趨緊的背景下,目標價格的實施面臨成本和國際價格的雙重壓力。

其次,目標價格制度存在技術操作方面的難題。目標價格從提出到試點推行,一直面臨著三個方面的操作難題:一是目標價格和市場價格的確定,二是補貼方式的確定,三是補貼發(fā)放時間和途徑的確定(詹琳 等,2015)。國內理論界圍繞這三個方面也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從各自角度提出了相應的觀點和看法。然而,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國內糧食生產增大了實施目標價格技術層面的操作難度。

最后,試點地區(qū)的政策實施效果不盡如人意。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決定先期對東北和黑龍江的大豆、新疆的棉花進行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盡管試點剛實行不久,但試點地區(qū)相應品種的價格及生產變動情況已能反映出一些問題??傮w來說,現(xiàn)階段目標價格改革進展順利,市場價格機制初步建立,下游企業(yè)經營狀況趨于好轉。然而,由于在目標價格制度實施過程中制度變遷的銜接存在問題,試點地區(qū)農戶生產積極性并未得到有效保護。此外,由于非試點地區(qū)臨儲政策的取消,全國層面棉花和大豆產量都有了明顯的降低,這無疑會加大政府在目標價格政策品種和區(qū)域推廣方面的擔憂。

因此,現(xiàn)階段糧食價格倒掛問題的解決既走不了加強管控的老路子,又不可能短期內實現(xiàn)目標價格政策的推廣。此外,考慮到近年來國際糧價低迷與WTO規(guī)則的約束,糧食價格倒掛問題解決的不確定性增加,近期內的價格倒掛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tài)。但糧食價格倒掛畢竟是一種非合意的政策引致性扭曲,不利于糧食流通市場化的推進。糧食價格倒掛長期存在,不僅會對下游儲備加工端帶來影響,也會使生產端失去支撐,最終對糧食安全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糧食價格倒掛問題需要解決,而全產業(yè)鏈市場化改革將是唯一選擇。面對現(xiàn)階段的糧食價格倒掛常態(tài),無論是政府或是其他糧食流通主體,都應當在認清當下價格倒掛現(xiàn)實的基礎上,努力推進和支持糧食產業(yè)的市場化改革,防止出現(xiàn)以扭曲應對扭曲的改革倒退現(xiàn)象。

短期看,如果國際糧價繼續(xù)低迷,在目標價格制度尚未推廣的背景下,政府需要高度重視糧食價格倒掛的影響,在承認糧食流通端,尤其是糧食加工業(yè)受到沖擊的前提下,適時適度提出應對措施,避免越位和失位(賀偉 等,2011)。具體來說,現(xiàn)階段的糧食價格倒掛是一種相對倒掛,存在短期性和階段性特征。考慮到企業(yè)自身的儲備調節(jié)功能及期貨市場的風險規(guī)避作用,糧食加工業(yè)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糧食價格倒掛沖擊。對此,可以從市場思維出發(fā)利用這類不利價格沖擊,倒逼糧食加工業(yè)提高效率和改善要素投入結構,促進糧食加工業(yè)的產品升級與結構調整。

要實現(xiàn)糧食價格倒掛問題的根本性解決,長期看還需借助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首先,在繼續(xù)推進大豆、棉花目標價格試點的同時,盡快將主糧最低收購價降至不扭曲市場水平(程國強,2016)。在此基礎上,可將目標價格制度逐步推向主糧市場,實行“價補分離”,以發(fā)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短期政策的實施是長期政策目標實現(xiàn)的基礎和鋪墊,市場化的推進,一方面能夠為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及推廣爭取更多的時間,另一方面也為目標價格的實施奠定市場化基礎,間接促進其作用的發(fā)揮。因此,長期改革和短期適應相結合,應當是目前應對糧食價格倒掛的正確態(tài)度。

參考文獻:

陳錫文.1993.中國農村改革:回顧與展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程國強.2016.我國糧價政策改革的邏輯與思路[J].農業(yè)經濟問題(2):49.

程國強.2013.重塑邊界:中國糧食安全新戰(zhàn)略[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77.

范必.2014.全產業(yè)鏈市場化改革初探[J].中國行政管理(6):3436.

賀偉,劉滿平.2011.當前糧食宏觀調控中的幾個重點問題[J].宏觀經濟管理(7):4243.

黃漢權.2014.告別“散小弱”糧油加工業(yè)如何轉型升級[N].糧油市場報,2014529(A04).

柯炳生.1998.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與市場體系建設[J].中國農村經濟(12).

劉傳江.2000.中國糧食流通的制度安排及其變遷[J].經濟評論(2):4850.

陶昌盛.2004.中國糧食定價機制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

王德文,黃季焜.2001.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雙軌過渡與雙軌終結[J].改革(4):99106.

王芳,陳俊安.2009.中國養(yǎng)豬業(yè)價格波動的傳導機制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7):3141.

翁鳴.2015.中國糧食市場擠壓效應的成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11):2939.

辛毅,李寧.2015.近年來糧食價格體系紊亂現(xiàn)象及其成因分析[J].中國物價(6):68.

楊希閔.1984.“價格倒掛、財政補貼”問題探討[J].財經科學(3):1720.

約翰遜.2004.經濟發(fā)展中的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20121.

詹琳,蔣和平.2015.糧食目標價格制度改革的困局與突破[J].農業(yè)經濟問題(2):1420.

曾才生.2008.試論成品油“價格倒掛”現(xiàn)象及其形成原因[J].價格理論與實踐(5):2425.

張開華.1998.新一輪糧價倒掛問題探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6):2122.

張培剛,廖丹清.2002.二十世紀中國糧食經濟[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趙霞.2014. “麥強粉弱”現(xiàn)象的深層次原因探析——麥粉市場價格波動的動態(tài)關聯(lián)性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8):7375.

鐘甫寧.2011.農業(yè)政策學[M].2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Judgment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urrent Inversion

Phenomenon of Chinese Food Prices and Its Coping Strategies

WU Shunchen1, GAO Yingying2, HU Zhou1

(1. Center for Food Security and Strategic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46,China;2. School of Management, Sanya College, Hainan Sanya 57200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ain prices inversion phenomenon occurred in domestic grain market, which is also the major challenges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grain purchase policy currently. Although current grain price inversion policy causes the similarity to grain price inversion at the stage of planned purchase and supply and doubletrack system, the absolute inversion is changed to relative inversion,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 is also basically changed. Facing the current grain price inversion, China should not conduct downstream control like planning economy time and can not popularize objective price in a short time, furthermore, international grain price is low and is restricted by WTO rules, therefore, recent grain price inversion is possible to become a kind of normalcy. The solution to grain price inversion problem needs to actively boost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overall industrychain and to combine short time suitabilit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grain processing industry) with longterm reform (reform of grain circulation system) under marketability goal.

Key words: grain price inversion; planned purchase and supply; doubletrack system; objective price; grain safety; price ratio of finished grain to crude grain; absolute inversion; relative inversion; grain market; grain circulation system reform

CLC number:F323.7;F307.11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48131(2016)06003707

(編輯:楊睿;段文娟)

猜你喜歡
糧食價格政策
政策
珍惜糧食
政策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助企政策
政策
我的糧食夢
價格
價格
價格
五常市| 玉环县| 营山县| 景洪市| 简阳市| 巴林右旗| 琼中| 平邑县| 读书| 孟州市| 华亭县| 化隆| 扎兰屯市| 莱西市| 永康市| 龙山县| 怀化市| 壤塘县| 南江县| 仙桃市| 青州市| 南充市| 雷山县| 瑞昌市| 阿瓦提县| 武山县| 青州市| 葫芦岛市| 恭城| 浦东新区| 阳山县| 乌兰浩特市| 连南| 东港市| 沐川县| 马关县| 秀山| 蒲城县| 武宣县| 武陟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