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出人意料之外,細想又在情理之中”的小說結尾技巧,被文學理論家稱為“歐·亨利筆法”,但這一名稱只能說明他用得多用得熟,并不能作為他的專利。我國古代的小說也有不少作家使用這種筆法,蒲松齡就是代表。
這兩篇小說篇幅雖短,但要素一個不少?!秾O必振》的開篇即驚心動魄,讓人不知所措。而金甲神金字牌的出現(xiàn)讓眾人看到了渡過難關的希望,大家異口同聲,都認為孫必振是罪魁禍首。這種武斷顯示出的自私被收尾的結局嘲弄得體無完膚:孫必振是好人,金甲神是來解救他的,大家本來可以沾光的,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
《藏虱》更加意味深長。簡潔而清淡的敘述,到最后卻炸響了一個驚雷,一只小虱子竟然把人置于死地。這是報應?是說小可以戰(zhàn)勝大?讀者可以盡情想象。結尾的驚雷,就是好文章的標志之一,文斷意不斷,如撞鐘,余音裊裊,不絕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