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霧霾,很多人都會使用空氣凈化器。那么,凈化效果如何?又該如何挑選合適的空氣凈化器呢?
1.推銷空氣凈化器 現(xiàn)場檢測靠譜嗎?
購買空氣凈化器時,銷售人員都會現(xiàn)場做實驗,將檢測PM2.5濃度的儀器放到空氣凈化器的出風口,儀器數(shù)值馬上就降低了,甚至可以降到零,記者也親眼見證了這個過程。然而,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卻發(fā)布了一個調(diào)查結果稱,目前市場在售的空氣凈化器產(chǎn)品合格率僅為75.4%,即每4臺凈化器中就有1臺不合格。那么,問題出在哪兒了呢?
為此,記者也準備了一個密閉的實驗艙。隨后打開風扇,模擬凈化器的出風口,十幾分鐘后,風扇下面PM2.5的濃度下降。難道風扇也能凈化霧霾嗎?但其實,整個密閉實驗艙PM2.5的總濃度并沒有減少。清華大學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研究所教授張寅平表示,將儀器放在出風口測不出來它的凈化能力,真正衡量空氣凈化器PM2.5凈化能力的是潔凈空氣量(CADR)。
2.空氣凈化器該如何選擇?
記者發(fā)現(xiàn),空氣凈化器的機身上都會標注其潔凈空氣量的數(shù)值。隨后,記者將普通人家中的4臺空氣凈化器拿到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其實際凈化值和標注的數(shù)值相差不多,但價格差不多的空氣凈化器潔凈空氣量也會略有不同。那么,消費者選擇空氣凈化器的標準是什么?又該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空氣凈化器呢?
首先是空氣凈化器可以凈化的平方數(shù)。專家表示,用CADR值乘上0.1就是家庭的使用面積。比如一臺空氣凈化器的潔凈空氣量是300,乘上0.1之后就是30,也就是說它適用于30平方米的房間。其次是大家都關心的過濾網(wǎng),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jù)過濾網(wǎng)所使用的材料進行判斷。如高效的過濾材料HEPA網(wǎng),過濾網(wǎng)越細密,且過濾面積越大,過濾效果就會越好。此外,專家建議,空氣凈化器的耗材應該在3~6個月就更換一次。
3.空氣凈化器會產(chǎn)生臭氧污染?
有新聞稱,空氣凈化器在凈化空氣的同時,還會產(chǎn)生臭氧,對身體不好。這是真的嗎?專家表示,臭氧濃度高時的確會對人的心血管、肺功能有危害,但通過測試,這4臺空氣凈化器都沒有檢測出臭氧的產(chǎn)生,因為它們采用的都是過濾的凈化方式。而另外一類使用電場去除PM2.5的空氣凈化器,如宣稱使用高電壓或等離子體來凈化空氣的,就很容易產(chǎn)生臭氧。
但是,大家也不用擔心,因為空氣凈化器產(chǎn)生的臭氧是極微量的,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仍有擔心,可以更換為過濾原理的空氣凈化器,或者在屋內(nèi)放一些具備吸附功能的活性炭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