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摘 要]“法治中國”建設的國家戰(zhàn)略對青年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學定位應為“法治素質(zhì)教育”,具有文化教育、信念教育和理性教育的基本屬性,以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法治公民”為導向?!叭搅Ⅲw式”教學法依偱“法條—法理—價值”的邏輯次序,注重法治論壇,經(jīng)典研讀,法治體驗的全景、立體式呈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潛能,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和公民責任。
[關鍵詞] 法治教育;教學定位;方法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2-0170-04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系列重要講話,明確提出“法治中國”的科學命題和政治倡導。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內(nèi)容。在中國的法治進程中,青年學生將是重要的推動力量,引導他們領會法治精神,樹立法治理念,培養(yǎng)法治思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建設者和捍衛(wèi)者,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高校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標。作為對青年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主干課程,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以下簡稱“基礎”課)要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升教學實效,關鍵在于明確教學定位,把握基本屬性;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法治公民”。
一、教學定位:法治素質(zhì)教育
教學定位旨在澄清價值、明確地位、把握方向。明確教學定位,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根據(jù)“05方案”精神,“基礎”課法治教育不同于一般意義上以傳授法律常識為主的普法教育,也有別于以培養(yǎng)法律專門性、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法學教育,教學定位應為法治素質(zhì)教育,即在法律認知和規(guī)范教育的基礎上,強調(diào)法治文化的熏陶、法治信念的培育和法治理性的構筑,以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法治公民”為導向。這一教學定位,也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國家戰(zhàn)略對青年培養(yǎng)的內(nèi)在要求。法治素質(zhì)教育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內(nèi)涵,根據(jù)“基礎”課的課程性質(zhì),法治素質(zhì)教育應當具有以下基本屬性。
(一)法治素質(zhì)教育是文化教育
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特定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條件下積淀而成的特殊的認知、思維、表達和行為方式。文化教育的功能是以文教化,實質(zhì)是以社會意識形態(tài)為核心的價值觀教育。從性質(zhì)上說,“基礎”課法治教育屬于德育范疇,具有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雙重屬性,教學重心不是常識性法律知識傳授,也不是應用性法律技術培訓,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傳播和熏陶。教學中法律知識的傳授只是載體,目的是引導學生對法律現(xiàn)象進行哲學意義的思考和價值層面的考量,從而揭示法律現(xiàn)象和法律制度背后所蘊涵的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理念,進而理解其道德基礎和價值目標,把握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歷史性、民族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對社會主義法治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再到價值的本質(zhì)性認識和深層次把握,以及對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認同、建構與傳承。
(二)法治素質(zhì)教育是信念教育
“真正的法律不是蝕刻在銅板上的文字,而是鐫刻在人民心中的信念?!薄皼]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卻將蛻變成為狂信?!盵1]p64法治素質(zhì)教育應當致力于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法治信念,讓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理念植根頭腦、深達內(nèi)心、觸及人格、生成信念,成為影響其是非判斷、價值評價和行為取向的心理動能。信念教育看似難以駕馭,實則有規(guī)律可循:信念是一個立足于“信”之上,涵蓋“信任、信心、信賴、信仰”梯次演進的心理系統(tǒng),信念教育的關鍵是解決“緣何而信”。因此,要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法治信念,就要在教學中闡明社會主義法治的科學性和人民性,解決信任問題;闡釋社會主義法治目標是良法善治,解決信心問題;闡揚社會主義法治是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證,解決信賴問題;闡發(fā)法治信仰并非迫于法的權威和強力,而是源于社會主義法治本身所蘊涵的價值和意義合乎人們內(nèi)心普遍認同的人性標準和道德觀念。由此形成心理契約、責任意識和法治信仰:“這些神圣的法律,已被銘記在我們的心中,鐫刻在我們的神經(jīng)里,灌注在我們的血液中,并同我們共呼吸;它們是我們的生存,特別是我們的幸福所必需的?!盵2]
(三)法治素質(zhì)教育是理性教育
法治素質(zhì)教育是理性教育:其一,社會是理性共同體。法律規(guī)范、政治制度、道德原則等無一不是公意理性的產(chǎn)物。其二,人是理性存在物?!笆聦嵣希俗杂幸环N與生俱來的能力,它能夠使個人在自我之外構設自己,并意識到合作及聯(lián)合努力的必要。這就是理性的能力?!盵3]“意識到自己的理性乃是一種可以使自己超出一切動物都被定著的那種范圍之外的能力?!盵4]理性意識的覺醒,能推動人的社會化建構,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棲居于社會。作為一種更高級更可靠的認識能力,理性使人獲得“按照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去對待各種事物的那種普遍的思想自由”[5],從而實現(xiàn)由“他律”向“自律”、“自在”向“自為”的主體性轉變。約翰·紐曼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是理智訓練,發(fā)展人的理性?!盵6]“大學講授的知識不應該是對具體事實的獲得或?qū)嶋H操作技能的發(fā)展,而是一種狀態(tài)和理性的訓練?!盵7]發(fā)展學生的法治理性,首先要引導學生理解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zhì)”的科學論斷,只有認識到“人的本質(zhì)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才能從“社會存在”的視角把握法治的科學內(nèi)涵和理性基礎;其次要進行涵蓋法治認知、心理、情感、思維、意志的熏陶與訓練,使“良法善治”不僅是治國方略,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態(tài)度。
二、方法創(chuàng)新:“三步立體式”教學法
“三步立體式”教學法是指教學依偱“法條—法理—價值”三個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的邏輯次序,通過以案說法、法治論壇、經(jīng)典研讀、法治體驗等形式,將文字的、平面的法律條文變成鮮活的、立體的生活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潛能,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和公民責任。
(一)見微知著——從“法條”到“法理”再到“價值”的邏輯演進
法條是法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或教學切口,撇開法條的法治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但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條文表面,而要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法律原則、思想基礎和價值取向,因為,只有當學生能夠透過字里行間領悟到法的原理和精神,才能真正提升他們的法治素養(yǎng)。這種 “小法條、大法理”的“透視法”教學模式,遵循從“法條”到“法理”再到“價值”的教學邏輯,能讓學生由表及里、見微知著,其效“譬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皆迎刃而解”。
以《刑法》第三條為例:
(二)刪繁就簡——戰(zhàn)略布局與戰(zhàn)術設計的教學策略
鑒于課時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客觀因素,“基礎”課法治教育不可能也不需要像法學專業(yè)教育那樣面面俱到,但隨著“法治中國”建設的全面、深度推進,學生學習法律的愿望迫切、興趣濃厚,實用性訴求強烈。這就需要改變教學策略,遵循“更少才是更多”原則,刪繁就簡,以少勝多。
戰(zhàn)略布局上要抓“大”放“小”。抓“大”是抓根本大法(憲法)、部門主法中的重要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吨袊厣鐣髁x法律體系》白皮書(2011)的發(fā)布,表明以憲法為統(tǒng)帥,法律為主干,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為重要組成部分,涵蓋憲法、民商法、刑法等法律部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jīng)形成。面對門類齊全、結構嚴密、內(nèi)容豐富的法律體系,要合理規(guī)劃布局、分清主次序列,可以采用“1-2-3”模式:“1”是指法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憲法》,教學重點是樹立憲法權威,培養(yǎng)憲法意識;“2”是指法律體系中兩個重要法律部門刑法、民商法中的《刑法》、《民法通則》,前者旨在預防、打擊刑事犯罪,后者旨在培養(yǎng)民事權利和責任意識;“3”是指三大領域的主法,即公共生活領域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職業(yè)生活領域的《勞動法》、婚姻家庭生活領域的《婚姻法》。這幾部法律在法治教育中處于基礎性地位且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應精讀細講。放“小”是指其他法律規(guī)范,稱其“小”只是相對意義的,所謂“放”并非放棄,而是根據(jù)學生興趣和現(xiàn)實需要,借助網(wǎng)絡論壇、QQ群、微信等現(xiàn)代交流手段,通過“開放式”“自助式”教學如自學、導讀、論辯、答疑等形式的自由組合,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拓展法治教育的邊界。
戰(zhàn)術設計上以“少”勝“多”。法條是學習法律的起點和依托,教學實踐中,教師最大的顧慮是法條過于繁雜,難以窮盡。由于大學生已經(jīng)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教學重點不是教授多少法條,而是教會學生研讀法條的方法:1.通過“目錄”了解一部法律的整體結構;2.通過三條“非實質(zhì)性條款”(立法目的、基本原則、施行時間)抓住立法宗旨;3.實質(zhì)性條款則以“章”為單位,以“重點法條”為線索,通過分析其邏輯結構(行為模式+法律后果),掌握法條的核心內(nèi)容和原理精神。這種“授之以漁”的教學方法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的教學效果。
(三)另辟蹊徑——培養(yǎng)法治思維的立體式教學技巧
由于沒有法學專業(yè)背景,面對浩瀚深邃的法學理論、規(guī)模龐大的法律體系、錯綜復雜的司法案例,“基礎”課教師往往束手無策。應對方案是采用以案說法、經(jīng)典研讀、法治論壇、法治體驗等全景、立體式教學模式,另辟蹊徑、避“實”擊“虛”——不以傳授更多實在的技術性法律知識或規(guī)范為目標,而以培養(yǎng)法治思維為宗旨,因為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fā)展思維方式。法治思維看似虛空,卻是學生隨著時間推移遺忘具體所學后剩下的最寶貴的東西,這套獨特的思維工具將改變他們的分析視角、心理意識和行為模式。
1.運用法律概念,培養(yǎng)法治思維
法律概念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概念,只有借助概念才能認識法律進而發(fā)展法治思維。教學要領:(1)區(qū)分法律概念與日常概念,如死亡;(2)明確法律概念的專業(yè)性,如法人、被告人;(3)比較分析相似度高的法律概念,如權力-權利、法治-法制、違法-犯罪;(4)涉及具體概念采用“關鍵詞分解法”教學。以“犯罪”為例,“犯罪是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概念首先界定為“行為”(體現(xiàn)“無行為即無犯罪亦無刑罰”的價值原則),這種行為具有“嚴重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性”等基本特征(與一般性違法區(qū)分開來)。法律概念精準、簡練、嚴謹?shù)脑捳Z表達,能讓學生在“法言法語”的耳濡目染中培養(yǎng)法治思維。
2.運用邏輯推理,培養(yǎng)法治思維
法治思維有其獨特的邏輯推理模式,如果套用邊沁的話,可以概括為:(1)“嚴格的服從”。奉行“法律至上”,接受“法的統(tǒng)治”,尊重并遵循現(xiàn)行法治框架,嚴格遵守法律規(guī)定,確保行為符合“合法性”評價標準。(2)“自由的批判”。對于一個正在走向法治的國家來說,公民“守法”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公民對待法治問題的理性態(tài)度、自由思想和批判精神。守法不是固守盲從,而是信守智從,信守的心理基礎源于自由參與“我們的”法律所形成的公民身份認同及由此衍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智從則取決于法治教育的定位及成效。法治教育說到底是要培養(yǎng)理性、睿智的法治公民——具有對法治這種迄今為止最好的國家治理模式的偏好與熱情,對本身制定良好的法律無條件服從,對存在某種缺陷的法律敢于質(zhì)疑并力圖通過正當程序使之完善,對與法治相悖的社會現(xiàn)象直言抨擊并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推動現(xiàn)行法治體系向“良法善治”臻于完滿的法治狀態(tài)邁進。培養(yǎng)法治思維,應當引導學生形成“嚴格服從”、“自由批判”的辯證思維和邏輯推理。此外,還要把握道德與法律兩種評判尺度的差異,避免用道德義憤代替法律裁斷。
3.運用以案說法,培養(yǎng)法治思維
以案說法首先要選準案例。將教學案例按功能和作用進行分類,分類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類型案例的教育潛能。教學案例一般可分為說明性案例、應用性案例、教育性案例。說明性案例的功能是解析法律知識、解讀法律條文,作用是“學”法,來源是法律關系簡潔、短小精悍的“小案例”;應用性案例的功能是法律法規(guī)在實踐中的應用,作用是“用”法,來源是各法院法庭的審判案例;教育性案例的功能是法治宣傳和教育熏陶,作用是“護”法、“守”法,來源是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經(jīng)典案例。其次要“精”編案例。如果采用案例教學法,還要對復雜的司法案例進行改編,梳理其中包含的法律知識、法律關系,擬定所涉法律問題的疑、難、重、熱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推演步驟。
4.運用法治論壇,培養(yǎng)法治思維
法治論壇通過創(chuàng)設“決策者般的情境審視”,把抽象枯燥的理論變?yōu)榻鉀Q實際問題的操作實訓,把知識傳授性教學轉變?yōu)榻處熤笇碌膶W生自主教育。“論壇式”教學所營造的自由、平等的交流氛圍,能讓學生視野更開闊,心態(tài)更包容,思路更多元。教學關鍵:(1)論題設計的廣度、深度。廣度是指論題的覆蓋性、延展性,是否有廣闊的探索空間,能否激起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參與欲望和創(chuàng)造潛能;深度是指論題的下探程度,能否觸及問題的本質(zhì),引發(fā)道德哲學層面的思考。如“關于結束人的生命”的論題,讓學生直面自殺這一社會性問題并從根本上反思“一個人是否有權利和自由結束自己的生命”,由此輻射“安樂死是否應當合法化”“死刑是否應當廢除”等現(xiàn)實難題。(2)論辯過程的向度、尺度。向度是論辯的走向和趨勢,既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彈射空間,又要讓論辯朝著預設目標推進。教師需要提供理論框架、分析方法和觀察視角,學生通過主講“微講座”(同伴教學),參與“微辯論”,在開放性討論中,學會表達、傾聽、分享、質(zhì)疑、反思。其間,教師要把握評判尺度,鼓勵探索性提問,尊重持不同觀點者,通過策略性點評進行方向性引導。
5.運用經(jīng)典研讀,培養(yǎng)法治思維
經(jīng)典研讀能讓學生感知法律文化的變遷,觸摸法治思想的歷史脈絡。中西方法學經(jīng)典卷帙浩繁,對于非法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讀什么、怎么讀。首先,教師要推薦閱讀書目,應傾向于具有啟蒙意義的“法哲學”類書籍,側重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其次,教師要提供閱讀線索,指導學生研讀,除了對著者、歷史背景、主要內(nèi)容、核心思想的常規(guī)評介,還要給定閱讀視角和問題索引。譬如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以“法治優(yōu)于一人之治”為視角切入,以“什么是法律”為問題深入:法律是“沒有感情的智慧”,法治具有人治所不能做到的“公正”性質(zhì)。最后,交流讀書心得,用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法的一般理論)引導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認識、改造社會的方法論,不掌握這一分析工具,就難以透過法律現(xiàn)象把握其本質(zhì)。此外,運用法學經(jīng)典的“微景觀”如法律諺語、格言、名言等作為引子,挖掘蘊涵其中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底蘊和文化傳統(tǒng)。如“法無授權不可為,法不禁止即自由”(權力制約與權利保護的雙重視野);“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有效的司法救濟,使權利的存在具有真正的法律意義);“任何人不能充當自己案件的法官”(最低限度的程序正義標準);“法者,治之端也?!髯印薄胺ú话①F,繩不繞曲?!n非子”(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重要途徑)……如此,既是法治文化的熏陶,又能“聞一言以貫萬物”。
6.運用法治體驗,培養(yǎng)法治思維
“體驗式”教學是通過法庭旁聽、社區(qū)法治宣傳志愿服務、參觀法治教育基地、觀看庭審直播、參與法院主題日活動(如12·4國家憲法日、法院開放日)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法律的真實存在,實現(xiàn)與法治面對面的交流與對話。正如伯爾曼所說:“所有的審判都應該具有教育意義,而不只是確定罪行?!盵1]P59法庭旁聽無疑是最直接最生動的法治體驗,莊嚴肅穆的庭審環(huán)境和公正氛圍,共同參與“我們的”法律的歸屬感、責任感,本身就是一種隱性教育,而青年學生的廣泛參與也將賦予法治新的活力。
[ 參 考 文 獻 ]
[1] [美]哈羅德·J·伯爾曼著,梁治平,譯.法律與宗教[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
[2] [法]泰·德薩米著,黃建華,姜亞洲,譯.公有法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230-231.
[3] [美]E·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7.
[4] [德]康德著,何兆武,譯.歷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62.
[5] [德]馬克思.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2.
[6] [英]約翰·亨利·紐曼著,徐輝,顧建新,何曙榮,譯.大學的理想(節(jié)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7] 王學謙,佟健.自由精神與大學教育[J].中國大學教學,2006(2):19.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