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教學,忙創(chuàng)作,忙活動……也淡忘了和龔主編的約定。
一個春光燦爛的午后,暖暖的光,輕輕的風,案頭上學生的作文一行行稚嫩的文字像柳條上一棵棵小芽苞萌動著,心也那么輕盈,似乎會有不尋常的事發(fā)生……
郵件來了,打開一封信,驀然驚呆了,娟秀的文字映入眼簾:
文學的未來定會屬于更年輕的一代!
落款是鐵凝。
題詞后還附有同意任顧問的回復。
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揉揉眼睛,不是幻覺,是真的。
我興奮地舉著信跑進教室向?qū)W生大聲宣布這一喜訊……分明地看到孩子們眼中那份快樂!
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鄉(xiāng)土文學學會會長劉紹棠先生也寄來了題詞:
“繁榮和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學,出作品出人才,九十年代的小草,跨世紀的大樹……”
劉紹棠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大師,他讀高中時創(chuàng)作的小說就被選進高中語文課本,他心系人民,敢為人民鼓與呼的正直品質(zhì)讓人為之動容。
從來信中得知,劉紹棠老師當時半身不遂,參加活動只能坐輪椅。給我們題詞時,行動十分不便,但先生提攜后人,關愛孩子的拳拳之心讓人敬仰。老人家還在信中附上名片,并簽名同意擔任顧問。這大概是先生任職中最小的一個“職位”吧。幾年后先生離開了人世。驚聞噩耗,我悲痛不已,在文學社活動中,我提議全體同學靜默三分鐘,向一位大師表達崇高的敬意!
廣東《少男少女》雜志,版式新穎、內(nèi)容鮮活,我把這本雜志確定為文學社活動時的學習材料。每周活動時間,我都會組織同學們選取上面的文章進行研討,刊物的前衛(wèi)性讓生活在北方農(nóng)村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文學的天窗,成了我和孩子們學習借鑒的良師益友!我們文學社簡介也登上了《少男少女》雜志。
孩子們的作品陸續(xù)變成鉛字和一張張沉甸甸的榮譽證書。我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是盡力地去耕耘,去扶植,去放飛那一個個夢想……
在這些明燈的指引下,我和學生們共同成長。自己也陸續(xù)在各種報刊發(fā)表文章,在文學大賽中獲獎,加人作家協(xié)會和學會,并以作家身份深人學校做文學講座?;仡^檢視,正是這些前輩作家和《少男少女》等雜志編輯們帶我們走進文學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