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黃的稻束》等鄭敏早期詩歌的代表作,兼顧詩作的畫面感和精神意蘊,致力于探索漢語詩歌表現(xiàn)視覺形象的可能性,拓寬了新詩的藝術途徑,其對現(xiàn)代漢語審美功能與詩意價值的開掘,也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鄭敏 《金黃的稻束》 現(xiàn)代漢語詩歌 視覺化審美
20世紀40年代初,詩人鄭敏尚在西南聯(lián)大求學,即以自己獨具一格的作品在詩壇嶄露頭角,“九葉詩派”同人袁可嘉對她早年詩作的評價頗為中肯:“從客觀事物引起深思,通過生動豐富的形象,展開浮想聯(lián)翩的畫幅,把讀者引入深沉的境界。”{1}《九葉集——四十年代九人詩選》在1981年出版后,鄭敏仍筆耕不輟,相繼完成了多部詩集和詩學論著,展現(xiàn)出藝術創(chuàng)造與理論探索的綿長后勁。詩人晚年在訪談中梳理自己各個時期的代表作,說起青年時代的作品時,她特別提到了幾首同類型的詩:“我覺得早期的作品中關于畫的詩,在藝術上比較完整?!眥2}在鄭敏寫作生涯的初始階段,恰恰是對于繪畫的凝神品讀和別有會心,幫助她窺見了詩歌藝術的堂奧、實現(xiàn)了完滿的自我表達。無怪袁可嘉在《〈九葉集〉序》中論及鄭敏20世紀40年代的創(chuàng)作,會格外強調音樂和繪畫的熏陶對其詩風的切實影響。
姑不論《馬》《金黃的稻束》等詩“畫幅”般的靜美與深沉,鄭敏的早期詩作如《濯足(一幅畫)》《荷花(觀張大千氏畫)》《雷諾阿的〈少女畫像〉》,僅從詩題就能看出作品與繪畫的緊密關聯(lián)。這幾首讀畫詩的共同特點,在于詩人的眼光與筆觸雖深入畫作極微妙的細部而引發(fā)聯(lián)翩的浮想,其想象的馳騁卻絕不受限于畫面上凝定的具體圖像,時而悠游天外,時而直抵人類心靈最幽邃的奧秘。詩人在這些讀畫詩中所做的,不同于藝術史家對于視覺藝術作品進行的圖像學解釋,亦絕非將玫瑰認定為愛情的符號,或指出貴婦懷抱的白貂乃是貞潔與情欲的雙重象征那樣簡單。
以《雷諾阿的〈少女畫像〉》一詩為例。雷諾阿繪有許多少女肖像畫,但并無哪一幅是直接以《少女畫像》為標題的,根據(jù)該詩“半垂的眼睛”“你的嘴唇,這樣冷酷地緊閉”“發(fā)光的長發(fā)”等文字關于畫面細節(jié)的描繪來判斷,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合理的推測,鄭敏所寫的這幅畫,很有可能就是雷諾阿最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伊蕾娜·卡昂·當韋爾小姐的畫像》,中國藝術界有時也稱這幅畫為《少女伊蕾娜》。
雷諾阿對少女伊蕾娜柔和、鮮潤膚色的細膩表現(xiàn),對她瀑布般傾瀉而下的紅棕色長發(fā)的精致描摹,展示出一位優(yōu)秀畫家非凡的藝術功力。鄭敏則從少女半垂的眼簾下微含羞澀的眸子、從她閉緊的雙唇里讀出了更加豐富的意味:這少女的形象有如花朵吐放芬芳前的緊閉、果實成熟前的苦澀,她那發(fā)光的長發(fā)暗示著豐稔的青春,但她是那樣蒼白,仍像一個“暗澹的早春”——“瞧,一個靈魂先怎樣緊緊把自己閉鎖,/而后才向世界展開。她苦苦地默思和聚煉自己,/為了就將向一片充滿了取予的愛的天地走去?!边@里對靈魂成長的艱巨過程的表現(xiàn),對青春的生命從作繭自縛到破繭成蝶的奇妙變化的鮮活想象,由于有著豐沛的畫面感作為依托,因此并無空疏之虞,也更易引發(fā)讀者的直觀感受和同情的共鳴。
鄭敏早期的其他幾首讀畫詩,也均采取了和《雷諾阿的〈少女畫像〉》同樣的路徑,亦即透過畫幅中的單一畫面,推衍出這一畫面之前或之后的若干畫面,化凝固的瞬間為連貫的故事,將一個在空間中展開的視覺圖像,演化為不絕流動的時間和語言。視覺藝術通過靜態(tài)的形象來表現(xiàn)對象,畫布上某個被精心描繪的物件、一具雕像中飽含張力的身體姿態(tài)與筋骨肌理,未嘗不能對事物的前因后果有所暗示,但視覺藝術畢竟仍是以靜態(tài)的刻畫為其表現(xiàn)手段,而音樂、詩歌等藝術形式則更多訴諸聽覺和想象,演示動態(tài)的過程正是文學作品所擅,它能從事物的變化去表現(xiàn)事物本身,并從中抽繹出意味深長的精神內涵。雖然東西方的文藝理論都認可視覺與聽覺藝術、空間與時間藝術存在深層的相通,兩者殊途同歸,最終均能導向豐富而悠遠的藝術境界,但兩者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詩畫界限的強調也頻頻出現(xiàn)在中外古今的理論著述中。遠者如18世紀德國人萊辛的《拉奧孔》,該書的副題即是《論畫與詩的界限》,近者則有錢鐘書、聞一多諸人的《中國詩與中國畫》《先拉飛主義》等。
聞一多是鄭敏在西南聯(lián)大求學時的老師,這位成就卓著的現(xiàn)代詩人,有著留美專修油畫的美術背景,主張新詩應具備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然而他深知新詩或可從其他藝術類型吸收養(yǎng)料,詩與畫之間的界限卻是無法跨越的。他反對19世紀英國美術與文學流派前拉斐爾派(聞一多在文章中稱之為“先拉飛主義”)人士混同詩歌與繪畫、試圖消弭詩畫差異的創(chuàng)作傾向,因為“文學的工具根本是富于精神性的”,“神秘性根本是有詩意的,和畫卻隔膜得多”{3}。聞一多指出文學的媒介是語言,根本而言,詩歌語言比之繪畫形象更富于精神性和神秘性,換言之,美術的優(yōu)勢在于直觀、具象,文學長于抒情與玄想,雙方都不必舍長取短。如果要用詩句來表現(xiàn)一幅畫里的意境,與其堆砌辭藻描形繪影,不如別出機杼另辟蹊徑,鄭敏在西南聯(lián)大的另一位老師馮至可謂此中高手,他的名詩《蛇》,其靈感便來源于一幅唯美主義風格的黑白線條畫,畫里的蛇原是口銜花枝默默盤踞的,馮至使用化靜為動的手法,賦予了它活潑的性靈與深邃的情感。鄭敏晚年在訪談中多次稱馮至為自己的詩歌啟蒙老師,而她本人早期的幾首讀畫詩也的確很好地傳承了老師在《蛇》中采用的高妙手段——既充分保留了畫面感,又用詩的語言將畫面的意涵拓展到了畫框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鄭敏早年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金黃的稻束》,同樣是從客觀事物引起深思,同樣兼具畫面感與精神性,詩中的畫面卻是沉靜到了極處。該詩寫的是秋收后豎立在稻田里的金黃稻束,仿佛肩荷著偉大的疲倦,在秋天的田野里低首沉思,“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與這些稻束相比,“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痹杉握f這首詩里的“雕像”二字是理解鄭敏40年代詩作的一把鑰匙,她追求雕塑或油畫般的效果:以新穎的意象表達蘊藉含蓄的意念,通過氣氛的渲染,構成一幅想象的圖景。{4}這固然是鄭敏早期詩作的共同特征,《金黃的稻束》如此,《雷諾阿的〈少女畫像〉》等讀畫詩亦然,但在《金黃的稻束》里,鄭敏著力去呈現(xiàn)的并非在意象和圖景的表象下流動著的意念,而是一種連端凝的雕塑都無法比擬的靜默。鄭敏晚年曾回顧創(chuàng)作該詩時的情景,當時她在昆明的西南聯(lián)大求學,某天在昆明郊外見到一片收割后的稻田,一束束金黃的稻束立在田里,微垂著稻穗,顯得有些疲倦,又有些寂寞,“舉目看遠處,只見微藍色的遠山,似遠又似近地圍繞著,那流水有聲無聲地汩汩流過,它的消逝感和金黃的稻束們的沉思凝靜形成對比,顯得不那么偉大,而稻束們的沉思卻更是我們永久的思想”{5}。金黃的稻束們在那一刻給鄭敏帶來了巨大的視覺沖擊,它們靜穆的姿態(tài)讓她仿佛親眼見到了永恒。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最好是和偉大本身一同保持靜默,因為“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但鄭敏無法忘言——她是一個詩人,詩人需要用語言把她看見的偉大傳遞給讀者,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當時當?shù)氐囊曈X印象直接呈現(xiàn)在詩里。變化與消逝本是文學家更為擅長的主題,這一次詩人卻試圖讓時間、歷史、思想和語言的汩汩水流全都變?yōu)闊o聲的,隨即不為人注意地流去,它們至多作為一種對比而存在,以襯托雕像般的金黃稻束所代表的那個無始無終的永恒瞬間。
這一次,鄭敏在表現(xiàn)畫面時放棄了已然運用自如的化靜為動的手法,她所追求的也不單單是繪畫或雕塑般的惟妙惟肖,她希望通過詩中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傳遞給讀者的,是自己所感受到的精神沖擊與震撼,她要讓讀者跟自己一樣“看見”那不可見的偉大。時隔數(shù)十年,我們仍能從鄭敏晚近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學論著中看到與《金黃的稻束》一詩相似甚至更加清晰的藝術野心。鄭敏晚年廣泛吸納西方哲學、美學思想尤其是德里達的解構主義理論,她從反邏各斯中心主義、反語音中心主義的角度反觀現(xiàn)代漢語詩歌的寫作,力圖在創(chuàng)作中重新審視時與空、動與靜、視與聽的關系,充分利用漢字漢語象形、表意、直觀的特性,進一步發(fā)展?jié)h語詩歌固有的視覺化審美:如漢學家費諾羅薩所主張的,通過語言對可見的自然形象的呈現(xiàn),表達蘊蓄于形象中的、不可見的自然真理。{6}詩人的成長是有蹤跡可尋的,鄭敏早期與晚期詩作一脈相承的藝術訴求,對于中國詩壇不啻為一個提示——詩與畫的界限也許無法亦無須跨越,但作為詩的媒介的語言,依然有豐富而深厚的潛力可供開掘。
{1}④ 袁可嘉:《〈九葉集〉序》,見《九葉集——四十年代九人詩選》,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3頁,第13頁。
{2}⑤ 鄭敏口述,祁雪晶、項健采訪整理:《鄭敏:跨越世紀的詩哲人生》,見《講述:北京師范大學名家口述史》,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年版,第474頁,第473頁。
{3} 聞一多:《先拉飛主義》,見《聞一多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160頁。
{6} 參見鄭敏:《語言觀念必須革新:重新認識漢語的審美功能與詩意價值》,《結構——解構視角:語言·文化·評論》,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77-78頁。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資助計劃”科研項目
作 者:張入云,文學博士,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名作欣賞·下旬刊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