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維霞
(山東職業(yè)學院,山東 濟南250104)
高職學生是我國社會經濟中專業(y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來源,他們的專業(yè)技術能力以及思想政治素質水平如何,將會影響未來人才的質量。當前高職院校已經進入到了新的發(fā)展階段,學生們同本科院校相比更具有職業(yè)院校的特殊性。因此,在開展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綜合分析職業(yè)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找準發(fā)力點,采取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高職院校學生們,都是出生于90后一代的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集體性約束較少,加之生活優(yōu)越,使得總體表現出現的特點就是個性鮮明,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雖然有時害羞,不善于表現自己,但是內心有一顆渴望得到關注的心。
高職院校學生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可能他們的理論課程成績相對較差,但是大都思維比較活躍。在生活中,紀律性較差,尤其是學習主動性不強,比較貪玩好動。
高職院校學生們自幼受到的思想政治意識教育層次較低,加上他們對思想政治不感興趣,而是對體育、娛樂等新聞比較熱衷,這就使得學生們不太關注政治,自身的政治意識覺悟也不敏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現在的年輕教師,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接近學生。很多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教師一味地講述宏大的思想政治理論,而對學生們日常生活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興趣等不關心。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關愛,導致很多學生不愿意聽思想政治教育課。因此,高職院校要避免出現這種問題,教師要同學生走的更近一些,關心學生們成長,在課堂上,引入學生們關心的身邊消失,以案例的形式開展趣味性強的思想政治教育,發(fā)自內心的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鼓勵學生們相互交流討論,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情感,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同時,要貼近學生們的內心世界,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更加愿意追隨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而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對重大理論問題研究不深,對教材內容理解不夠,在課堂上就無法將內容講活、講深、講透,也就不能吸引學生。不可否認,在一段時期內,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未能做到“入耳入腦入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我們全面改革思政課教學方法,主要是既要研究學生,又要吃透教材,真正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將教學體系轉化為學生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綜合采用理論互動式、情境體驗式、內容講授式和典型案例式等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教師的“教法”,努力豐富學生的“學法”。有一支對馬克思主義真信、真懂、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是確保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要求,建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組織保證。
思想政治教育要沿著教材理論知識主線進行,但是,當前一些高職院校使用教材體系,內容太過繁雜,對學生們的實際指導意義不大。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結合學生們的特點,適當補充增加一些更加實用的教材內容資料,建立適合學生們教材結構體系。要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成長需要,構建主輔相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高職院校要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主干課程,開設一系列內容相關的全校性任選課程。這些課程,作為主干課程的延伸和拓展,深化學生對相關問題的認知和理解。豐富生動的思想政治教材內容,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思考意識,高職學生年齡較小,對新鮮的思想政治教育故事特別感興趣,因此,可以嘗試將一些社會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故事編入教材,充實教材內容,讓學生們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能夠聯(lián)想到自己,達到見賢思齊的目的。
高職院??蒲欣脗鹘y(tǒng)節(jié)日開展“品讀經典”讀書節(jié),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經典名著的習慣;依托“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引導大學生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戲曲等地方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通過一系列有力行動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弘揚,更教育引導高校師生提升了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豐富信仰色彩,載體是關鍵。例如,通過舉行釋菜禮活動,倡揚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禮儀;結合岳麓書院特色探索開展祭孔典禮、拜師禮、成人禮等活動,發(fā)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獨特的文化育人和精神陶冶作用。凸顯榜樣的力量不斷,高職院??蒲忻磕赀x聘德才兼?zhèn)洹⒔虒W科研能力強的高層次人才擔任“新生之友”。開展“自強之星”“大學生道德模范”“我最喜愛的老師”等評選活動,挖掘身邊好人好事,講述校園好故事。
學校可以通過官方新媒體平臺的推送內容以學校中心工作、先進典型和原創(chuàng)策劃等為主,并將網絡熱詞、熱點內容“本地化”,加入校本元素,如《主要看氣質——感動工大好老師》、《土木工程學院“微時代”榜樣人物評選》、《工大宿舍文化大“窺探”》等許多點擊量和轉載量較大的專題,傳播了正能量,且貼近師生、更具人情味和時代性。平臺中《記憶工大》、《紅柳人物》、《工大學子行天下》、《紅柳驕子,朋輩典范》、《紅柳青年說》以及《青梅夜話》、《杏林微語》等品牌欄目注重推送近百年校史、師生校友中的優(yōu)秀人物、及人文類經典著作討論,傳承“紅柳精神”,倡導社會正義,激發(fā)師生校友的愛國愛校情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們的人文精神。學校要利用新媒體平臺與學校智慧校園網絡系統(tǒng)進行無縫對接,提供成績查詢、教師查詢、教務通知、校園卡查詢,教職工的工資查詢、水電費繳納、課程查詢等功能。此外,要積極關注廣大學生的聲音,將學校各類新媒體平臺中有訴求、疑問及意見建議的留言積極予以答復,定期匯總報學校領導及相關部門,平臺向心力、粉絲粘度進一步提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積極開展一些評選活動。如“師德標兵”評選、“紅柳驕子”年度人物評選、“學位證設計征集”、“最美校運會引導員”等大型評選活動,以及文明排隊、“一人一本”、“光盤行動”等線上線下結合的活動,提高了師生參與度,提升了官方新媒體平臺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向上向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扎牢植正。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分類施教是思想政治教育從“無力”變?yōu)椤敖o力”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梢酝ㄟ^問卷調查、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大學生的政治態(tài)度、思想狀況,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組織規(guī)劃思想政治課教學。例如,對于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具有高度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理性認識世界發(fā)展大勢和我國基本國情,深刻認識我國發(fā)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以此激發(fā)他們報效祖國的信心和決心。對于那些不關心政治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強他們的政治意識。對于那些思想認識模糊、政治立場不夠堅定、對一些政治問題似懂非懂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他們澄清模糊認識,課程設置應以中國革命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馬克思主義哲學等為主,以增強他們的政治鑒別力。
面對當前師生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樣化傾向,高職院校要不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研究,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用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政工作。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內容和形式上體現時代特色,增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讓師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1]黃文杰.高職院校職業(yè)道德教育評價“三主體”模式構建研究[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6.
[2]于永剛.以職業(yè)素養(yǎng)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模式研究[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6.
[3]邢丹丹.“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yè)大學,2016.
[4]程楠.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家校協(xié)同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