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代女子纏足的特點及其成因探析

2016-12-27 16:25劉妍
學理論·下 2016年11期
關(guān)鍵詞:宋代

劉妍

摘 要:纏足,作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特有的習俗,從興起到廢除,歷經(jīng)一千多年的歷史。宋代是纏足行為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其主要特點為女子纏足由時尚轉(zhuǎn)變成為一種民俗。這不僅與宋代儒學復興、程朱理學形成、宋詞風靡、道德規(guī)范等有關(guān),而且離不開纏足女性的主體意識,自覺追求美麗的審美觀念。

關(guān)鍵詞:宋代;纏足;女性主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K2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1-0142-02

提到纏足,人們就會想到足背隆起、足弓斷裂、肌肉萎縮的畸形的小腳,即后世的“三寸金蓮”。宋代女子纏足與后世的“三寸金蓮”有明顯區(qū)別,尤其是北宋時期,只是稍加束縛,迎合對美的追求,對腳并無太大傷害,也沒有纏的骨肉盡折,跟現(xiàn)代女子穿高跟鞋差不多,都是追求體態(tài)纖細、窈窕多姿。宋代女子纏足的目的在于弓、窄以達到追求美的要求,而不是后來的一味追求“小”,越小越好看,女子纏足不會對纏足女性的自由行動有很大影響,而宋代女子纏足的特點是由一種時尚轉(zhuǎn)為民俗。

一、宋代女子纏足特點

北宋初年有關(guān)婦女纏足的資料少見于史料,依據(jù)邵伯溫《邵氏聞見錄》記載:“一日,侍神宗坐,近侍以弓楊靴進。維曰:‘王安用舞靴?神宗有愧色,亟令毀去。”這條記錄清代袁枚在他的著作中也有所提到,“可見當時婦人,舞才著弓鞋,平時不著也”[1]。由此可見,在北宋時期,纏足只是少數(shù)舞蹈者為提高舞蹈觀賞偶爾為之的行為,還未發(fā)展到社會生活中來。章,活動于宋神宗與宋哲宗兩朝的士大夫,把纏足與雍容華貴的洛陽牡丹、建茶相提并論,道:“近世有古所不及者三事:落花、建茶、婦人腳”[2],說明纏足在這一時期已出現(xiàn),但只是一種時尚追求,并未廣泛出現(xiàn)在生活中。

纏足自神宗時在婦女生活中出現(xiàn),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這一時期,成為一時尚漸為流行起來。如趙令詩云“穩(wěn)小弓鞋三寸羅”[3]、陸游《老學庵筆記》云:“宣和末婦人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錯到底”。鄭奎妻纏足,也曾作詩“金蓮移步嫌苔濕”,所以“素手攀條”,但“恐刺傷”[4]。除此外,《鶴林玉露》記載:建炎四年“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顰蹙曰:‘金人驅(qū)迫,跣行萬里,豈復固態(tài)。上為惻然”[5],這里描述了柔福帝姬歸來的故事,無人認識柔福帝姬,據(jù)說柔福帝姬腳小,所以以小腳來辨認,可以表明柔福帝姬纏足。從中,我們也可得知,南宋初年,宮廷內(nèi)宗室女子已經(jīng)普遍纏足。

到南宋末年婦女纏足已經(jīng)非常普遍,雖沒有元朝以后那么普及,但已由一種時尚演變成一種民俗?!兑膱灾尽酚涊d寧宗時一條蛇變成“顏色潔白,著皂弓鞋”婦女的故事[6],這條蛇幻化成婦人要穿“皂弓鞋”,由此可知當時婦人是穿弓鞋的,即纏足,也就是說在蛇妖心中婦人和纏足聯(lián)系在一起是理所當然的。從這則故事我們不難推出南宋中晚期纏足已經(jīng)非常普遍。再如,杭州西湖上“專載賈客、妓女”等人的小船被稱為“小腳船”[7],能夠把小腳用作喻體,說明小腳已廣為人們熟之,并成為一種女性的象征。度宗時,女子纏足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時任循州軍通判的程淮規(guī)定家族“婦人不纏足,不貫耳”[6],他竟然需要通過家規(guī)來禁止家人纏足之風,從側(cè)面說明了纏足的社會影響。至此,纏足之風已非常普遍,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纏足。

除史料記載南宋婦女普遍纏足之外,更有宋代的繪畫和墓土佐證纏足風盛。如在南宋佚名畫家的《雜劇圖》《搜山圖》中,南宋時期的婦女都穿著弓鞋纏足。在迄今出土的考古方面材料,反映女子纏足的都是南宋中晚期,如江西德安周氏墓、福州黃升墓、江蘇高淳無名氏墓等,從中可知,纏足作為一種女子的普遍行為,正是開始在南宋中晚期。

李后主命娘纏足可以說是其起源之一,娘“善舞”,而纏足能夠使她的舞姿更加妙曼,有“回旋有凌云之態(tài)”,所以李后主命娘纏足。以至后人為追求此效果,“人皆效之”。也就是說北宋最早纏足之風,是效仿娘的宮廷舞女,而纏足之后的舞女舞姿妙曼,體態(tài)婀娜,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宮廷舞女效仿。至此纏足成為一種時尚,率先在宮廷中開始流行。我們知道皇室在傳統(tǒng)社會中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使得宮廷女性行為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影響力,宮廷舞女纏足后雙腳纖細、體態(tài)優(yōu)美,作為“宮樣”的纏足引起宮外的人追捧,纏足的風尚開始從宮廷中向社會中擴散,在民間已經(jīng)流行起來。城市作為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是時尚的來源,尤其是兩宋的都成開封和杭州,更是時尚的發(fā)源地和引領(lǐng)點。古有諺語:“蘇州頭、杭州腳”,可見纏足作為杭州的風尚為人所提,由此我們可推測,纏足作為一種全社會的風俗應該是首先興起于杭州,并不斷向周邊輻射的,即就地域而言,纏足的流行是從都城到其他城市再到農(nóng)村的過程。

南宋纏足已經(jīng)很普遍,但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纏足。如上文提到的程淮家族的少女“不貫纏足”,除此外,著名詞人李清照也未纏足。

二、宋代女子纏足的原因

宋代女子纏足經(jīng)歷了北宋初期宮廷舞女偶爾為之的行為,到神宗時期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了纏足婦女,至南宋初纏足已經(jīng)是一種時尚追求,而南宋末年纏足已經(jīng)非常普遍,它從時尚轉(zhuǎn)成一種民俗的過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條。

(一)審美的變化

女性之美是一種自然之美,在許多詩詞文學中有所提及。宋代以前我們欣賞女性窈窕婀娜身姿的詩詞如《詩經(jīng)》“手如柔夷,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女子纏足,實為追求美的過程。宋代以來,宋太祖實施一系列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文人士大夫占據(jù)政治歷史舞臺,影響整個社會主流審美。其中第一首專詠纏足詩,是蘇軾的《菩薩蠻》,它使纏足之美發(fā)生大的改變,“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wěn),并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雖然還是贊嘆了纏足舞者舞姿優(yōu)美,但是已經(jīng)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小腳”本身,詩中出現(xiàn)的“羅襪”“纖”都可說明,纏足本是追求美的手段,現(xiàn)在變成了美本身,即小腳就是美。男子不遺余力地贊揚小腳美,表明既然小腳是美的,那女子問什么不去追求呢?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小腳美,從而推廣了纏足。不管你是否同意,這就是美,你不能改變整個社會的審美觀,就像現(xiàn)在女子大多隆胸、瘦為美一樣,纏足就是美,也是你的追求,這也使得纏足從時尚轉(zhuǎn)為民俗。纏足的主體是女性,而女性美是男性集體的一種表達和贊同,纏足亦然。

(二)程朱理學的影響

宋代繼唐之后,中國歷史發(fā)展迎來了另一個高峰,在學術(shù)思想上的表現(xiàn)主要是“理學”的形成。纏足在宋代發(fā)展,雖不是程朱理學發(fā)起的,但是程朱理學為其“發(fā)揚光大”起到了推動作用。“去人欲,存天理”的思想對男性的要求是“正心修身”“格物致知”而對女性則是要求他們遵守婦德理法教規(guī),對纏足從對腳無損傷到對腳有小的損害這樣的演變起了很大作用。《女兒經(jīng)》就明確教導女性,之所以纏足,“不是好看如弓曲,恐她輕走出門外”。

宋代程朱理學的出現(xiàn),使儒學進一步發(fā)展,儒家的“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7]的審美觀再度提出,判斷一個女性是否為美人,不僅僅看容貌,還要要求體態(tài)輕盈、溫良恭順、舉止舒緩,這種以弱為美的審美觀,影響女性身體心理健康,就如現(xiàn)在以瘦為美,很多人忙著用各種方法減肥。在宋代沒有現(xiàn)在那么高超的整容手術(shù),臉和手都不能作大的改變,人們把關(guān)注的視角轉(zhuǎn)向足,通過纏足可以使行動緩慢,體態(tài)纖細,符合儒家的要求和社會的審美觀。而貞操觀在這時已經(jīng)有了系統(tǒng)的理論依據(jù),二程(程顥和程頤)有一著名論斷:“又問:人或居孀,貧窮無可拖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是極小,失節(jié)是極大”[8]。他們認為寡婦再嫁是以“餓死”為理由來滿足自身的欲望,與生命相比,失節(jié)更重要,至此中國的貞操觀進一步強化。纏足,把女子禁于閨閣中,減少活動,強調(diào)男女之別,守住貞潔,符合社會倫理。此外女子活動范圍狹小,軟綿綿、慵懶,很吸引男性同時更襯得男性的結(jié)實與強壯,滿足男性的心理要求。

(三)女性的主體意識

高頤彥在他的《纏足》中,從社會性別的角度出發(fā),他認為人們對纏足普遍存在誤解,如纏足是儒家思想倡導的,纏足束縛和限制了女性行動,是男性對女性審美的要求等,這是不全面的,通過反思女性的女體意識,他認為社會大歷史和纏足的歷史是互為因果的,不能把纏足單一而論?!袄p足是女性文化傳承的工具,從女性的主體意識角度看,女性在生育和生活的過程中,有一個陰性空間的存在,這個空間是可以傳承的,不是依靠文字,而是依靠纏足、刺繡等形式傳承的”[9],纏足體現(xiàn)女性文化是女性主體意識的自我傳承。而我們提到的纏足對女性身體的摧殘與迫害,是一種野蠻的行徑,這是我們更多地從醫(yī)學的角度看到的。

纏足的動因,除了迎合男性對女性的審美要求外,還有女性的主體性也就是纏足女性自身的想法,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纏足是女性追求美和幸福生活的一種手段、也是女性自我魅力的展示。從纏足始于五代,李后主令娘纏足,除了李后主的命令外,更有娘自己愿意。她是一個舞者,她的愿望應該是得到觀眾的認同和贊美,而她的觀眾就是李后主,通過纏足,體態(tài)優(yōu)美,獲得李后主的稱贊和寵愛,這也是效仿娘之人愿意纏足的一大原因,纏足述說了女性美、高貴儀表、社會地位的夢想。宋代女子纏足更趨向自主自覺的選擇和追求,如賈蓬萊《謝姊惠鞋》:“蓮瓣娟娟遠寄將,繡羅猶帶指尖香。弓彎著上無行處,獨立花陰看雁行”。纏足是女子內(nèi)心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身體在默默表達自己最真切的感情,纏足是女子“顯得更美的訣竅”[10]。

三、結(jié)語

關(guān)于纏足的研究,學術(shù)界已經(jīng)相當豐富,從纏足的起源、文化內(nèi)涵、社會審美等方面都有所果。宋代的詩詞、私人筆記、繪畫等都出現(xiàn)了與纏足有關(guān)的作品,而且有墓土弓鞋等考古文物佐證,可為研究宋代女子纏足提供材料,可以說兩宋時期是纏足出現(xiàn)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繼而快速發(fā)展成為普遍現(xiàn)象的一種民俗。這一行為在宋代發(fā)展與宋代審美的變化、程朱理學的出現(xiàn)以及女性自我主體意識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袁枚.纏足談:卷4[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

[2]邱瑞中.中國婦女纏足考[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1993.

[3]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99.

[4]鄭奎妻.歷代女子詩選[M].上海:大通圖書社,1939.

[5]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工編:卷5[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白.湛淵靜語:卷1[M].北京:中華書局,1985.

[7]張福清.中國傳統(tǒng)訓誨勸誡輯要:女誡——婦女的規(guī)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8]朱熹.近思錄[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吳猛.從纏足看中國女性身體的社會構(gòu)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10]伊沛霞.內(nèi)闈:宋代婚姻和婦女生活[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宋代
生熟無界:羈縻政策視域下的族群互融
淺談宋代哥窯“金絲鐵線”之美
探究宋代翻異別勘制度的現(xiàn)代司法借鑒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宋代工筆花鳥用線
宋代浦城吳氏家族與王安石新法
鐐銬下的舞蹈
宋代的義利思想的法律影響
宋代官員履歷造假緣何屢禁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