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富
現(xiàn)在的高考錄取通知書都是由學校印制,填上考中者的姓名,由郵政快遞送達。而在古代,“高考”錄取通知書無論是做工,還是送達,都比現(xiàn)在要復雜、隆重。
科舉制始創(chuàng)于隋,形成于唐,完備于宋,強化于明,至清趨向衰落,光緒卅一年(1905年)科舉考試正式廢止,歷經(jīng)1300余年。唐代把金屑涂飾在箋簡上,作為進士及第到家報喜所用,稱為“榜帖”,這就是當時的錄取通知書。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四:“時第一名畢漸,當時榜帖,偶然脫去漸字旁點水,天下遂傳名云畢斬?!?/p>
最早的榜帖是泥金帖子,“泥金”手法是中國傳統(tǒng)的高檔裝涂工藝,可見人們對其重視程度。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泥金帖子》:“新進士才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至文宗朝,遂寖削此儀也。”宋楊萬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詩:“淡墨榜頭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須封?!眱烧叨继岬侥嘟鹛?。那么楊萬里詩中的淡墨榜又為何物呢?古代科舉考試錄取的進士,用淡墨書榜,故稱為“淡墨榜”。
后來出現(xiàn)了金花帖子,被視為“正式版”科舉錄取通知書。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二:“國初,循唐制,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箋,長五寸許,闊半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以大帖,又書姓名于帖面,而謂之榜帖,當時稱為金花帖子?!薄包S花箋”是一種灑金粉的頂級用箋,用此來書寫通知書,可見珍貴。宋陳繼儒《太平清話》卷四:“宋朝吳郡士登科者,始于龔識,其家居昆山黃姑,猶藏登第時金花榜帖,乃用涂金紙,闊三寸,長四寸許?!钡搅饲宕?,就出現(xiàn)了刻板印制的科舉錄取通知書了。
在古代,送通知書也比較隆重,是一種官府行為。各級官府會安排專人將通知書直接送達學子家中。報喜人騎上高頭大馬,高舉旌旗,帶上嗩吶班子,一路上鳴炮奏樂,吹吹打打,熱鬧非凡,猶如現(xiàn)在男子結婚迎親一般。如《儒林外史》描寫報榜的情景:“只聽得一片聲的鑼響,三匹馬闖了來;那三個人下了馬,把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聲叫道:‘快請范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
中秀才舉人或者進士及第希望比較大的人家,都會在煎熬中苦苦等待著喜報的到來。有專人在門口等候,真是望眼欲穿,一旦報喜的人到了,即大呼小叫向主人報喜。報喜是個好差事,衙門里的公差爭破頭想干這差事,碰到大戶人家能賞一些紅包,也就是“喜錢”,稍微窮點的人家也能擺上一桌,賞些酒喝。古人收到榜帖后,一般要把它張貼在廳堂里最顯眼的位置,如同現(xiàn)在上級頒發(fā)的獎狀或與領導人合影一般,讓來訪的客人進門便能看到,以此炫耀一番,光宗耀祖。
(摘自2016年7月31日新藍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