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詩亮 羅嶼 范典
彭怡平是個很難被定義的人。她在臺大讀歷史,巴黎讀電影,學很多門外語,寫作、攝影、旅行、策展、拍紀錄片,關注電影與美食。
她在大陸首開個展名為《女人的房間》。她希望通過展覽讓人們反思“女性”符號在社會中的象征意義,以及如何透過“空間”來建構自我形象,解構社會制約。她做的“女人的房間”紀錄片,更是跨界得“更不像話”。臺灣媒體不知道怎么稱呼彭怡平,干脆叫她“藝術家”。她自己,則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來彌補一些社會的不足。她認為,一個正常的社會,人人都應是文化公民。我們可能已經(jīng)完成了經(jīng)濟公民、政治公民的階段,但還沒有進化到文化公民的階段。
從Her story到Her room
1989年在臺大歷史系的最后一門專業(yè)課上,彭怡平問了自己的老師一個問題:為什么歷史(history)是His story(他的故事)而不是Her story(她的故事),老師沒能回答她的問題。自此探究女性故事的志向在她心中萌芽。18年后她用她游歷40個國家,記錄12個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國度的女性故事后寫出的《她的故事》一書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問題。
2008年出版了《她的故事》之后對于彭怡平來說并不是發(fā)掘女性故事的終點而是一個開始。英國女作家伍爾夫在小說《自己的房間》中表示: “女性若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屬于自己的房間?!边@句話讓彭怡平深有感觸,也啟發(fā)她開始一場世界女性房間的探索之旅。她用了12年時間,拍攝了52個國家的女性,走進了200多個女性的房間。
作為一個歷史系的學生,彭怡平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女性的角色在歷史中是缺失的。女性都是符號化的存在,女性角色漸漸成為一個符號,男性視角歷史中的裝飾。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女性大多以否定性的形象存在,例如紅顏禍水妖女這類形象。女性的歷史是被掩蓋的,大部分女性的歷史是被沖掉篡改被拔除的。西方歷史更是如此,更確切的說全世界都是這樣,那女性究竟在哪里呢?這也讓彭怡平開始以女性視角來記錄女性。而房間是一個很好的記錄介質。在篩選拍攝對象時,這些女性都至少要擁有自己的房間,而且這些空間都能表現(xiàn)個人喜好,能反應她的職業(yè)與家族的關系,能反映文化特質。很多拍攝對象看完彭怡平的照片都說:你看到的我比我看到的我更清楚 。
前段時間楊絳先生去世,彭怡平發(fā)表了一篇“我永遠做不了楊絳”的文章。她認為楊絳被這個社會奉為典型就是在女性面前樹立了一個要為自己丈夫犧牲自己的才華做一個賢妻良母的范例,而這是恐怖的。這種社會樹立的認知會讓很多女性放棄自身發(fā)展而委身成為一個賢內助。在拍攝過程中她也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在詢問自己的女性好友是否接受拍攝時,很多女性的第一反應是回去詢問自己的丈夫可不可以,而有的女性以認為自己不夠好拒絕她。這些事情無一不反映了女性自身的不自信以及女性本身將自己的性別看作第二性的社會事實。這種社會對女性的傳統(tǒng)認知束縛了女性思考的能力,限制了女性各個領域的發(fā)展。
“女性若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屬于自己的房間?!边@句話,經(jīng)過這12年的拍攝,彭怡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認為伍爾夫的那句話是在告訴女性:女人不僅要經(jīng)濟上獨立,同時還要擁有一個空間哪怕這個空間是心靈的空間。但是很多女人并無法做到保持擁有自己心靈空間的自覺性,所以就需要借助實體的空間作為心靈的依托。哪怕是一張桌子、一面墻的空間也應該讓家人認識到女性并不是只以媽媽,妻子,媳婦的身份存在而是以一個獨立存在的人而存在。家人之間還是應該要有空間和尊重。
為全球女性寫一部史記
伊朗伊斯法罕市,一間普通民居內,臺灣攝影師彭怡平用提前惡補的波斯語問79歲的塔荷蕾:“奶奶,你人生的未盡之夢是什么?”
“我奶奶沒什么夢想。”塔荷蕾的孫子搶先回答。
“奶奶,你的夢想是什么?”彭怡平再問。
“奶奶就是希望全家人好。”孫子依舊搶答。
“奶奶,你的夢想到底是什么?”
這一次,不等孫子開口,彭怡平提前送他一句:“Shut up!”?
就在三人相對無言時,窗外響起一陣鈴聲。塔荷蕾走到窗邊,一群穿校服的女生正從街對面的學校嬉笑著走出來。那一刻,彭怡平看到塔荷蕾的眼睛仿佛亮了一下。
“小時候我母親告訴我,女人一旦有了知識就找不到人嫁,因為外出求學被認為不再純潔?!?塔荷蕾終于開口。她告訴彭怡平,因為不被允許,自己從沒上過學,只讀過《可蘭經(jīng)》?!坝猩晡蚁氪┥闲7?,想知道那是怎樣一種感覺?!?/p>
塔荷蕾是彭怡平主題攝影《女人的房間》的拍攝對象之一。
從2007年到2014年,彭怡平扛著攝影器材走出臺灣,單槍匹馬走訪了10個國度,用她大學時就掌握的英、德、法、日、拉丁等5種語言,以及每到一處提前學習的至少百句當?shù)卣Z言,叩開了200多個女人的房門,最終完成《女人的房間》一書及同名攝影展。
“怡平企圖將形成某位女性自我意識的周遭環(huán)境容納進來,小至家族淵源、婚姻、愛情,大至社會發(fā)展、歷史脈絡,由一個女性房間的探尋,放大到國家的整體印象,雖是女人的房間,反映出的是大社會的縮影?!辈趟胤艺f。
日本是《女人的房間》第一處拍攝地,彭怡平卻一度覺得拍不下去。“即便在家庭私人空間,女人對男人也要使用敬語,聽來就有階級之分?!薄昂腿毡疽粯?,伊朗女性在身份、談吐、穿著、行事風格上也都嚴重受限?!迸礅秸f,不僅是塔荷蕾未盡的求學夢,今天的伊朗社會還對女性施加種種“不能”:不能獨自一人旅行,除非有伴侶或女伴陪同;不能在午夜之后出門;不能被別人拍照,除非得到丈夫的允許;不得帶男伴回家,除非這個男人是來求婚的……
在伊朗英文學校學生艾菈好友的婚禮上,男賓未到場時,女人們無論環(huán)肥燕瘦,都會在音樂響起的瞬間,如水蛇般扭腰擺臀,她們的舞姿融合了肚皮舞、探戈、雷鬼甚至街舞。然而,“熱舞正酣,男賓忽然而至,女人們如驚弓之鳥做四散狀,她們回到座位,快速披上頭巾,覆蓋起身體與秀發(fā)”。
“身為女性,不少人的一生從誕生之初就是一場無望的抗爭,她們的言語被封殺,她們的渴求被禁止,這些使得大多數(shù)女性時刻處于‘精神分裂的狀態(tài),并習慣與自己多重的幻影為伍。”
彭怡平也有自己的傷痛。2006年農歷春節(jié),正在巴黎公干的她接到父親電話:“小平,你母親自殺了?!?/p>
“為什么像母親這樣的所謂幸福女人,有疼愛她的丈夫,兒女有成、衣食無缺,會以自殺結束生命?”彭怡平想起7個月前,母親來巴黎與她同住?!拔覀円黄鹇牳鑴 ⒖窗爬?,喜歡文學、藝術的她每天笑得好像年輕了20歲?!比欢氐脚_灣,母親再次退化成沒有快樂能力的人,凡事只說yes或以沉默相對。
“家人與父親的愛無法帶給她全然的滿足與內心的快樂,因為她從沒機會真正實現(xiàn)自我?!迸礅接X得這樣的女人還有很多很多,于是她放下手邊所有工作,專注于走訪拍攝全球女性,以耐力和熱情與計劃廝磨。
相比女權,她更在意人權
“你是女權主義者嗎?”
“女權是什么?”彭怡平反問。“相比女權,我更在意人權。自由的選擇很重要。法國文化教給我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尊重一切?!彼f。
“很少有人敢稱呼自己是思想家。你卻說得特別大聲?!?/p>
“我寫思想寫觀念,寫表象之下更深層的精神。為什么不是思想家?藝術和文化是這個社會的光,我們要以自己為光的種子?!迸礅揭荒樧孕啪髲?。
“我的自信是被逼出來的。我的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挑戰(zhàn)?!倍嗄昵?,彭怡平拿著獲法國年度藝術家獎的《爵士巴黎》底片在臺灣沖洗,有人指著照片說:“你確定沒有人給你打光、給你擺機位?這明明是男人才有的視野。”當她經(jīng)歷一次次答辯,終于讓作品走進臺北著名當代藝術館MOCA后 ,又有人馬上跑來問:“你進MOCA花了多少錢?”即便今天,她也常常面對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讓你的作品獲得男性藝術家的認可?”
彭怡平留法期間觀照到:法國很多藝術家都是從一而終,一直走他自己要走的路。
彭怡平出過十來本書,多與藝術、文化、歷史、旅游相關,出書頻率之快,作品內涵養(yǎng)分之高令人叫絕。很多作家回想起出第一本書時的艱辛,不免心潮澎湃,可彭怡平出第一本書卻是順理成章,得心應手。
當時臺灣媒體找?guī)孜粓蟮绬T一起寫關于每個人想象中的巴黎的文章,彭怡平也在征稿隊伍當中,不過她的文章角度新穎、觀點獨到,很快就被慧眼識中,《商業(yè)周刊》的編輯更是主動約她寫書。彭怡平為此還特意到誠品書店逛了一圈,左思右想,最后決定寫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飲食文化書籍。提出方案后,立即獲得首肯,亞都麗致(臺灣五星級大飯店)的老板給她一周時間準備。于是真正想干一番事業(yè)的彭怡平就率領了兩名攝影助理,文編和美編,還有當時的行政主廚、法國主廚、行政外場人員等將近一百個人,用拍電影的方式寫出了第一本書《隱藏的美味》。
這本書在有些人看來或許還有些“曲高和寡”,但一版再版的銷售紀錄卻用事實告慰了作者本人。她沒有固步自封、重復自己,而是“用同樣的生命長度,活出別人兩三輩子的寬度和厚度”。她的步履行經(jīng)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然而擁有“自由、革命與藝術”之稱的法國讓她最為難忘。她說:“我是一個追求自由的人,渴望自由的活著,自由的感受人生中接觸的人、事、物,并且把這種感受用各種方式記錄、留存下來,與我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朋友分享?!?/p>
后來,她寫出了《巴黎電影院》《她的故事》《安格爾的小提琴》《尋味法國》等作品,在這些圖文并茂的精裝書籍中,彭怡平亦文亦圖,堅守了她攝影師的身份和作家的獨特視角。她像是一個文化使者,將巴黎的浪漫故事和人文特質帶到中國,讓更多人讀到遠在大洋彼岸的城市細節(jié);她亦像一個雕刻家,將世界女性群像塑造出來,為向那些書寫History的男性權威叫板,也為女性至今仍脫離不開社會束縛而叫屈——她質疑這個世界上,歷史為何只是His Story,而不是Her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