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貝恩
雅好積書者是書之主,愛書成癖者乃書之奴。
——德國目錄學家漢斯·伯哈特
17世紀英國著名的醫(yī)生、作家托馬斯·布朗卒于1682年,去世那天恰逢他77歲的生日。他在遺囑里規(guī)定:“棺材入土時,務必在皮匣子或棺材內(nèi)放入埃爾澤菲爾版之《賀拉斯集》。切記切記!”他說,這冊詩卷很珍貴,因為它“與我共老,被我翻舊”。
亨利·克萊·福爾杰與妻子艾米麗專門收藏有關莎士比亞及其同時代的文獻資料,其藏品之豐富,舉世無雙。福爾杰夫婦在華盛頓修建了精美的藏書樓貯藏它們。兩人去世后,骨灰就存于藏書樓的一個小壁龕里,石碑上的銘文是:“榮耀歸于莎士比亞,更大之榮耀歸于上帝。”
小拉爾夫·N.埃利斯出生于1908年,15歲時他開始搜集鳥類學的書籍,之后便一發(fā)不可收。1945年2月,埃利斯帶著全部藏書——滿載著6.5萬冊藏書、卷冊、手稿、圖版、插圖的兩節(jié)貨車車廂,匆匆駛離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前往紐約州。貨車東馳之際,埃利斯收到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的邀請,說是可安置他的藏書。埃利斯馬上在堪薩斯州勞倫斯市停車,搬下貨物。對于捐贈,埃利斯要的唯一報酬是要有妥善的地方安放他珍愛的鳥類藏書。6個月后,埃利斯因患肺炎獨自死于旅館房間,享年37歲。
17世紀,佛羅倫薩人安東尼奧·馬利亞貝基獵書欲之大,無法饜足,時人稱“他本人就是一座大藏書樓”。
馬利亞貝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佛羅倫薩。他于1633年出生于窮苦家庭,干過各種雜活。后來有一個販書的鄰居收他做學徒,很快這個小伙子就因為編寫書目的技藝而遠近聞名。1673年,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三世委任他為宮廷藏書樓的主管。正是在這個職務上,余下的41年里,馬利亞貝基“寢饋于書叢,無日不歡”。
他天生好記性,據(jù)說大公曾問起能否獲得某罕見珍本,馬利亞貝基答道:“大人,辦不到。此書是存世孤本,現(xiàn)藏于君士坦丁堡的蘇丹藏書樓,在進門右手邊的第二個書架的第七本便是。”他原可在宮中獨享一間房,但他不要,寧愿睡在一個堆滿了書籍的木搖籃里。有人說他“靠書名和索引為生,枕頭就是一部對開本”。
馬利亞貝基死于1714年,去世時他坐在藤椅上,膝上攤著一本書,身上骯臟,衣衫襤褸,但是幸福不亞于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