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沈安娜
哈爾濱的冰雪文化
■ 文 沈安娜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哈爾濱一到了冬天,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冰城”。這里的溫度,幾乎都在零下二三十度。這么冷的城市,也會有人來旅行嗎?當然!而且越是嚴寒,來哈爾濱旅行的人越多。雖然我是生在江南水鄉(xiāng)的人,但是北國的哈爾濱卻是我最深的期待,祖國的北疆對我而言只是腦海深處幻想的廣袤的森林,是茫茫雪原。但是她也是我內心深入渴望去感受的地方。終于,今年這個夢想成為了現實,我約上了我最好的兩個閨中蜜友踏上了去往冰城之路。
北國,富饒而廣袤的土地,我們依約前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飛行,我們順利抵達了冰城哈爾濱。走出哈爾濱太平機場,-25℃的氣溫讓我們頓時感受到北國與江南截然不同的嚴寒。南方人到北方玩,最具挑戰(zhàn)的季節(jié)就是冬季,尤其是對于從未感受過零下二十幾攝氏度甚至更低溫度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既然來了,目的就是去感受那個冷的程度,去看看南方難得一見的冰雪天地,體驗一下哈爾濱的冰雪文化。
如果將時間撥回到上世紀20年代,要評選最缺少中國味道的城市,哈爾濱一定能打入前三甲。當時俄國人和張作霖正在東北明爭暗斗,哈爾濱幾乎由“洋居民”把持,外國人占全城一半還多,即使是一條名為中國大街的主干道,也因為“洋居民”的強烈反對改為了中央大街。時過境遷,金發(fā)碧眼的異族因為經濟、文化等原因紛紛撤離,那些建筑精華和文化氣韻則保留至今,令哈爾濱流露出別樣的氣質,吸引著天南海北的觀光客。
中央大街作為哈爾濱的中心城區(qū),其發(fā)展史也是城市的一部濃縮史,它也是哈爾濱精華建筑的集中地。從1898年開始,中央大街逐漸成型,居住者大多數是中國人,當局(當時哈爾濱由沙俄政府管理)索性將其命名中國大街。會做生意的中國人讓這條街一天天繁榮起來,外國人對這塊黃金寶地不可能坐視不理,于是開始圈搶地盤,大興土木。 二十多年下來,中國大街成了哈爾濱最繁榮的“萬國建筑博覽會”,街名卻讓老外們看不順眼,當局為了平衡關系,遂將其改名為中央大街。
當我們三姐妹走在中央大街上時,我發(fā)現最出名、最漂亮的建筑無疑是索菲亞大教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外來戶”。1907年,索菲亞教堂由一個俄羅斯茶商出資6萬盧布建成,位于水道街(現在的兆麟街),用作沙俄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1912年,這位商人再次出資把教堂移到道里菜市場,并把原來木質結構的建筑改成了磚石結構。文革期間,教堂改成了哈市第一百貨公司的倉庫和話劇院的練功房,直到1997年才重新修整,作為建筑博物館對外開放。
想當年,中央大街花團錦簇笙歌艷舞,是一座繁華銷金窟。現如今,中央大街依舊游人如織五光十色,真的希望中央大街要永遠保持著最真實的哈城本色,我也希望這里永遠不要被高樓大廈所取代,老舊的房子應該被好好的保護起來,留下一座城市的昔日痕跡,也許這樣做所需的資金更多,但我覺得很值得。
當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冰燈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當人們在這些嘆為觀止的冰雪景觀面前流連忘返,當哈爾濱插上冰雪的翅膀遨游世界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深思冰雪景觀及冰雪文化為冰城所帶來的巨大社會影響力,同時,我們更應該追根溯源,去探尋冰雪景觀的歷史,這樣才能使我們不至于在獲取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忘記文化的本源。
過去,松嫩平原上喂馬的農夫和松花江沿岸捕魚的漁民,在冬季的夜間為了堅持生產,常制作冰燈作為照明用具。那時的冰燈,制作方法十分簡單:把水倒入桶中進行冷凍,水未凍實之前把桶拿入屋中略微加熱,使桶與冰坨自然分離,拔出冰坨,鑿開頂心,倒出中間未凍的清水,成為中空的冰罩,將燈盞放入其間,便不會被寒風吹滅。這就是冰燈的最早起源。后來,窮苦人在新春佳節(jié)和上元之夜,買不起燈籠又不甘寂寞,也做點冰燈擺在門前,或燙孔穿繩讓孩子提著玩,用以增加節(jié)日氣氛。
冰燈的景觀流變,其實是源于百姓生活,并發(fā)生于民間,而延伸到士大夫一級,然后一點點蔓延開來。從這些史料中,我們不難看出冰雪文化的源起,是隨著我們的冰雪景觀而自然形成的。它是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哈爾濱人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據悉,哈爾濱在1963年便有了冰燈游園會,人們利用盆、桶等簡單模具自然冷凍了千余盞冰燈和數十個冰花,于元宵佳節(jié)在兆麟公園展出,轟動全城,形成了萬人空巷看冰燈的盛大場面。至今許多老哈爾濱人回想起來仍然記憶猶新,感慨萬千。這也是我國第一個有組織、有領導的冰燈游園會。當時就有人即興作詞,來形容這“萬人空巷,盛極一時”的今古奇觀:“燈節(jié),燈節(jié),玉樹冰燈明月。人山人海興濃,園北園南燭紅。紅燭,紅燭,普照萬民同樂。”
那時的冰雪帶給哈爾濱人的是一種簡單而溫情的快樂。而今天,我們很多的百姓只能在票價達到300元以上的世界最大冰雪樂園外面望“冰”興嘆了。當我們在太陽島的冰天雪地的自然環(huán)境中,我發(fā)現哈爾濱人注意從文化角度審視冰雪資源,他們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哈爾濱人喜愛冰雪,喜歡熱鬧,更熱衷于文化。
在太陽島上的冰雪大世界,冰燈,就其定義講,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冰燈是以冰雪為材料制作的藝術造型,是冰雪藝術造型和燈光效果的總稱,具體可分為:冷凍冰燈,是較原始的冰燈;雕刻燈,是用天然冰雕刻而成,因而精巧靈活,不拘一格,如萬壽燈、荷花燈等,古色古香,光彩照人。
有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雄獅、猛虎、蒼鷹、巨龍,冰雪大世界中也有歐式風格的教堂、樓閣大型冰雕作品。這些作品晶瑩剔透,令人賞心悅目。到了夜晚,造型多樣的冰燈中透出五顏六色的燈光,置身期間,如同進入仙境。冰雕,是一種以冰為主要材料來雕刻的藝術形式。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樣,冰雕也分圓雕、浮雕和透雕三種。講究工具使用、表面處理、刀痕刻跡,但由于它材質無色、透明,具有折射光線的作用,故此雕刻出的形象立體感不強,形象不夠鮮明。為了彌補這一缺陷,造型時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強調體面關系,突出形體基本特征,力求輪廓鮮明,在此基礎上,精雕細刻,或者實行兩面雕刻,使線條互相相交,雕痕縱橫交錯,在光線反射作用下,尤顯玲瓏剔透,從而取得遠視、近視俱佳的觀賞效果。
而冰花是將鮮花、翠竹、碩果、游魚凍在一定體積、不同形狀的冰塊中的冰雪藝術品。冰花能使嬌艷的花卉宛然若生,讓僵死的魚兒形同游若,將它們配上冰臺座點綴在冰雕塑四周,或冰建筑附近,會在隆冬的季節(jié),給色彩單調的園林平添許多生氣。冰景致又稱水晶冰藝術,這是以山、樹或河床為憑借,根據需要用木桿搭成架子,架上綁草簾,捆草繩,系樹枝。這些就緒后,在-20℃的嚴寒氣候里用清水噴澆,低的用人端著水龍頭澆,高的還要動用消防隊架云梯。澆時不能操之過急,而應細水常流,邊澆邊凍,邊凍邊澆,才能使乳白色的冰掛如條條鐘乳懸垂,似根根銀錐倒掛。用這種辦法可澆成雄偉壯觀的冰山雪嶺、氣勢磅礴的冰雪瀑布、獨具特色的冰窟雪洞等,為冰燈會增加優(yōu)美的景觀。
雪雕作為哈爾濱國際冰雪節(jié)的重頭戲之一,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由于每年雪博會的展出周期長(60~70天),質量高,內容新,規(guī)模大,趣味強,所以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冰雪狂歡嘉年華”。雪博會以“和平、友誼、發(fā)展”為主題,以打造雪塑精品、發(fā)展冰雪旅游、繁榮冰雪文化為目的,力求多方面體現特色。本著“市場化運作,專業(yè)化運營,品位化展示”的原則,淋漓盡致地挖掘和展示冰雪文化活動的藝術性、奇特性、參與性、人文性、親和性、知識性和娛樂性,全力打造一個“大、奇、美、精”的冰雪園林景觀。我們漫步在各種雪雕作品之間,特別是那座高大而又美麗的雪姑娘雪雕,深深打動了我的心靈,作品是那么的精雕細刻,姑娘是那么的傳神逼真,就像仙女下凡一般,使人留連忘返。我們不禁嘖嘖稱奇,心里佩服創(chuàng)造者的巧奪天工!
亞布力滑雪場位于位哈爾濱市尚志市境內,距哈爾濱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處的張廣才嶺大鍋盔山和二鍋盔山北麓,海拔1374米,占地面積2255公頃。這里的極端最低氣溫是-44℃,平均氣溫-10℃,積雪期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這里的最佳滑雪期。其是中國目前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性滑雪場。
我一直很渴望能夠體驗一次滑雪,最正宗而又略帶著點俄羅斯風情的亞布力滑場雪,是我們這次三姐妹北上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從哈爾濱到亞布力滑雪場大概需要3個小時左右。中途在農家小院吃完簡餐后,換上租來的滑雪服,直奔這個亞洲最大的滑雪場。買好票后,教練幫我們換上雪板雪鞋,拄好雪杖就小心翼翼地進了滑雪場。畢竟是真雪,無論是那沙沙的聲音還是摩擦力都非人工雪場可比。摔跤是在所難免的,換上滑雪裝備的我們三姐妹就像一只笨企鵝蹣跚學步,平日自認膽大的我此時也只好縮手縮腳往前移。我對自己說:這樣下去可不行,好不容易來次東北,得好好體驗從坡頂沖下來的感覺?;沓鋈チ?!花200元請了個貼身教練,在他的指導下我漸漸找到了重心,掌握了平衡技巧,學會了剎車下坡后,我便在教練的帶領下從索道上了雪坡。待朝下俯瞰時,我才清楚剛才滑下去的人為何接連摔跤。在教練的鼓勵下,我嘗試著慢慢下滑,但最終還是未能免除摔跤的命運。
說起滑雪,國內最好的地方就是黑龍江。而黑龍江省幾十家滑雪場,最好的滑雪場就是亞布力滑雪場。在亞布力滑雪場,除了能感受滑雪的驚險與刺激之外,還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找回童年的樂趣;此外,還可觀看專業(yè)人士的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跳臺滑雪、越野滑雪等高難度的表演;可自費乘坐全新安全包廂式高空索道,從下沿山而上登上1374米大鍋盔山。參觀高山滑雪運動員的訓練過程,欣賞一路好風景,雪山圣景、觀石海、偃松、俯瞰山高林密。之后可自費參加各類娛樂活動:乘坐雪地摩托、馬拉爬犁、狗拉雪橇等雪上活動。
目前正是黑龍江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日子,也正是滑雪的好時節(jié)。國內外眾多滑雪愛好者紛紛前來體驗雪上飛舞的快感。我在感受滑雪的快樂之余,用我的鏡頭追蹤著雪上健兒的矯健而迷人的身影。我站在亞布力的三鍋盔山上,即使不滑雪,只是看著那如瀑的雪淞,感受清涼香甜的空氣,還有腳下如地毯般柔韌的雪地,就感覺是一種享受。在亞布力滑雪度假村的那天晚上,亞布力青云小鎮(zhèn)舉行的篝火晚會同樣讓人難忘,熊熊的篝火驅走了黑夜的寒冷,禮花綻放的星空下,人們拉起手來圍著篝火歡快地跳起集體舞蹈……
哈爾濱人喜愛冰雪,更熱衷于文化。在冰天雪地的自然環(huán)境中,哈爾濱人注意從文化角度審視冰雪資源,在不斷探討挖掘其歷史淵源、總結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在每年的國際冰雪節(jié),哈爾濱人在充分展示其精美的冰雪藝術品的同時,也為冰雪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每到冬季,哈爾濱街道、廣場張燈結彩,一個集冰雪藝術、冰雪體育、冰雪飲食、冰雪經貿、冰雪旅游、冰雪會展等各項活動的節(jié)日,便在一片銀白色的世界里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我發(fā)現哈爾濱在冰雪節(jié)活動中,尤其注重群眾的參與性和活動的娛樂性。除主要景點增加了很多互動和冰雪體驗活動外,市區(qū)內主要廣場、街區(qū)和松花江畔都建有冰雪藝術景觀和群眾冰雪活動場所。徜徉在哈爾濱市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感受到冰雪節(jié)濃濃的氛圍。游客可以通過參與冰帆、冰橇、冰滑梯等娛樂活動,盡情享受與冰雪零距離接觸的樂趣。
我在哈爾濱感受到了獨特的冰雪文化,進一步領略了哈爾濱的開放包容、時尚活力的歐陸風、冰雪情,并真心期待著下一個冬天能夠再次回到這里……
(編輯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