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從珊
9月8日凌晨5點,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尚莊鎮(zhèn)姚伙村二組,71歲的樂紹琪和老伴忙開了:把一壺又一壺的水燒開,備足一天近百人的飲水;把書架、書桌上翻過的書報整理好;一樓閱覽室、棋牌室,二樓電子閱覽室、課外輔導室,400多平方米的書屋要打掃……老伴邢繼翠提著拖把,腰都直不起來了。
“這是每早開門必做的活,現(xiàn)在上了年紀,越來越使不上勁?!毙侠^翠沒有抱怨,自2007年,老樂辦起“紹琪農(nóng)家書屋”,她就習慣了這樣的忙碌。
兩位老人,地道的農(nóng)民,為一個農(nóng)家書屋耗盡心血。
上世紀60年代初中畢業(yè)后,作為家里主勞力,樂紹琪不再上學了,回家當了村農(nóng)技員。他說:“那時感覺知識很重要,如果農(nóng)民能掌握一點知識或技能,大家的日子會好點。”
“老樂腦子活絡(luò),肯學,是村里有名的巧手!”踏進書屋,姚伙村退休老書記沈金榮接過話茬,“番茄還是農(nóng)村稀罕物時,老樂就去外地買來番茄苗,指導大伙種,現(xiàn)在尚莊番茄已成了品牌?!?/p>
接下來,樂紹琪就開始干“傻事”。邢繼翠永遠忘不了,當時一家人7畝地,住三間草屋,五個女兒上學,老樂卻成天想辦什么“農(nóng)家書屋”,這讓她心里“堵得慌”。村民更是議論成風:孩子學費都靠借,樂老爹心可真大!
2007年,一間石棉瓦搭成的40平方米小窩棚便是最初的“紹琪書屋”。“當時家里只有兩萬塊,又向村民借兩萬,建書屋,辦四個書櫥。書也不多,第一批幾十本是從北京郵的,300多塊,其中最貴的一本68塊錢?!?/p>
當時不僅本村村民來,臨鎮(zhèn)也有人跑來看書借書。2011年,小窩棚快被“擠爆”,樂紹琪決定擴建書屋,幾位建筑商測算下來,建一層400平方米就要五六十萬元。最后,同村建筑商胥永新攬下活:48萬元建兩層。消息傳開,村民的議論鋪天蓋地:樂老爹這次真瘋了!
然而,懷揣夢想的樂紹琪心里正燃著一團火,他把所有積蓄都捧出來。“說心里話,老丈人建書屋,量力而行也就罷了,但這步子邁得太大,家里人都想不通。”三女婿牛萬華說歸說,該支持時毫不含糊?!斑@書屋,要不是五個女兒女婿,根本建不起來?!睒方B琪坦言,“五個孩子家,除兩個女婿有正式工作,其他都在務(wù)農(nóng),為了我辦書屋,大家跟著勒緊褲帶,支援了20萬。”但還是湊不齊,他又向村里老干部借下12萬,剩下的是建筑商先墊資。
“村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創(chuàng)業(yè),我們老人就喜歡來這里聚聚。”80多歲的村民姚介義、陳漢林是???,每天8點雷打不動趕來,樂紹琪為他們搬凳倒水?!岸汲闪晳T了!天天100多號人來看書讀報,下棋打牌,我們再忙也高興!”
閱覽室內(nèi)有張偌大的讀書桌,邢繼翠說是“別人送的”。其實,那是老樂“騙”了她,桌子800元,從外地買回光運費就200元。為了辦好農(nóng)家書屋,老樂不僅傾盡所有,還借債。目前,他還欠著20多萬元,年利息就要還1.5萬元。在樂紹琪的抽屜里,記者看到6本賬本,一筆筆債務(wù)十分清楚。每還一筆,老樂都在上面寫個大大的“清”字。但記者發(fā)現(xiàn),還有一筆筆賬,他從來不記:兩只大空調(diào),一只小空調(diào),十只電風扇,今夏,書屋每月電費就800多元;這些年,光燒水的茶壺就壞掉20多只……
“如果不辦農(nóng)家書屋,他們現(xiàn)在和所有老人一樣安享晚年?!比雠Hf華說,因為書屋每天要開門,丈母娘已8年沒去他們家了。老樂指指書柜說,長春汽車制造廠一位退休老人王琳章,給書屋寄書15次,1000多冊。“許多人都在支持我,孩子們一定能理解?!?/p>
再過兩天就是周末,樂紹琪牽掛著村里的留守孩子。每周日,40多個留守兒童會聚到這里,跟著三女兒樂紅粉免費學畫畫、彈電子琴。手拿名單,老樂擔心:“只要哪天誰沒來,我就打電話去問,不行就開電動車去接,畢竟,孩子們的安全是大事!”
今年4月份,老樂被評為中國好人,大家都說,他辦的不僅是農(nóng)家書屋,他是在農(nóng)村播種文明的種子。
——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