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廣東海洋大學,廣東 湛江 524088)
淺析藝術歌曲《玫瑰三愿》
徐 慧
(廣東海洋大學,廣東 湛江 524088)
黃自是我國近代一位重要的音樂家,他的藝術歌曲代表了我國三十年代歌曲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睹倒迦浮肥瞧渥钪乃囆g歌曲之一,本文從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展開,對《玫瑰三愿》的曲式結構、咬字和情感處理進行分析。
藝術歌曲;《玫瑰三愿》;演唱處理
藝術歌曲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盛行的一種抒情歌曲的通稱。歌詞多采用著名的詩歌,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運用較為復雜的作曲技法,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黃自的藝術歌曲《玫瑰三愿》就很具代表性。
黃自早年留學美國,歸國后在國立音專任教,不僅為國家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專業(yè)音樂人才,而且創(chuàng)作出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創(chuàng)作體裁廣泛,有交響樂、器樂曲、清唱劇等,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是藝術歌曲。筆者認為黃自的藝術歌曲《玫瑰三愿》,無論從內容來看,還是從創(chuàng)作技法和風格來分析,都是上乘之作。
《玫瑰三愿》作于1932年,是作者在國立音專任教時,看到校園里的玫瑰凋零,景況凄涼,心中感傷而作。歌曲通過玫瑰花三個看似小小的愿望,生動刻畫了一位柔弱無力、不甘命運安排的女子憧憬美好未來,渴望把握命運的心境。旋律優(yōu)美、歌詞與曲調緊密結合,在藝術處理上都有非常獨到之處。
《玫瑰三愿》是單二部曲式結構,歌曲分為引子(1至4小節(jié))、A段(5至13小節(jié))、B段(14至28小節(jié))三部分。
引子從E大調開始,音樂創(chuàng)作一般都會從調式主和弦開始,以明確調式調性。然而,作者卻沒有遵循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規(guī)則,而是充分發(fā)掘民族音樂的個性特點,注重對音樂色彩的描寫。第一小節(jié)采用調式的Ⅳ級音構成的七和弦,個性化的和聲處理以及大七和弦朦朧的色彩,使音樂一開始就暗示了一種糾結、渴望的情緒。譜例如下:
A段是敘事性段落。音樂在“玫瑰”的動機中展開,旋律優(yōu)美柔情卻略帶傷感。A段由兩小句構成,詩詞描繪了玫瑰嬌艷盛開的情景,“爛開在碧欄桿下”把玫瑰花顯得更加嬌艷奪目、絢麗多姿。
第一句“玫瑰花”標記p,第二句“玫瑰花”演唱時標記mp,是第一句情緒的深化,A最后一句采用9拍收尾,延長旋律的時值,讓人回味悠長。
B段描寫的是玫瑰的“三愿”,三樂句樂段,轉入#c小調。直抒胸臆說出玫瑰的愿望,音樂表現出熱情和期待。第一愿音樂委婉、旋律發(fā)展平靜舒緩,可是到“妒”的出現,作者采用了六度大跳來強調,隨后的節(jié)奏稍顯緊張,好像要迫不及待的說出下面的話;第二愿是前一句的變化移位,音樂優(yōu)美,表現出玫瑰花溫柔可愛的一面;第三愿是全曲的高潮,音樂充滿激情和凄婉。三個“我愿”有明顯的對比,第一個“我愿”poco agitato,稍微激動,第二個“我愿”con tenerezza用溫柔抒情,第三個“我愿”是f強,是三個我愿的高潮,三個樂句力度標記mf-p-f,這樣層層遞進的藝術處理來突出“紅顏”??梢愿惺艿矫倒寤魬偕畹臒崆楹拖M4嫔膹娏以竿?。
當旋律將情緒推向頂點后,最后一句“好教我留住芳華”跌入低音區(qū),以低沉、憶戀的情緒結束在鋼琴弱奏的主和弦上,顯得十分懇切,表達了玫瑰最誠摯的愿望。
B樂段是A樂段的擴張和發(fā)展,兩個段落結尾互相呼應,歌詞內容也互相呼應,B段留住“芳華”,就是要留住A段“爛開在碧欄桿下”的風姿。樂曲最終回到E大調上,在充滿期待、留戀的旋律中結束。
歌唱中咬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國作品中。我們在演唱《玫瑰三愿》時,首先要大聲的朗讀歌詞,做到字正腔圓,這樣有益于演唱中將每一個字都咬到位,歌曲中要特別注意歌詞韻腳為hua(花)、da(打)、xia(下)等字,收音方法是結氣收聲,所以要注意每句句末的收音,切記不要閉嘴收聲,容易讓觀眾聽成“哎”、“噢”、“嗚”韻尾。
其次,全曲第一人稱的“我”字,要仔細推敲,如果聲音位置太靠后,容易形成喉音,聲音很悶、沒有光澤,要平放舌面使聲音反射到硬腭位置上。在演唱全曲最高音“紅”字時,要準確的咬住韻尾“ong”音,軟腭要堅持提上去,否則會出現“eng”音,導致字被憋到鼻腔里發(fā)不出正確的音色。
最后,很多人在演唱時往往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將注意力放在個別字上。忽視了歌唱如同講話一樣,每次說話和唱歌時都應該是一句完整的話,這樣才能準確、清晰的表現歌曲。在演唱歌曲過程中,每一句都連貫的吐字使氣息流動順暢,音色自然。比如全曲最高音“紅”字,要發(fā)揮好這個高音,又不能影響到樂句里面其他音的準確和流暢。如果在演唱高音時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即使是達到了要求的音高位置聲音也會極為不自然,產生不好的藝術效果。
藝術歌曲的演唱一定要從情感入手,以便更好的塑造作品的音樂形象。中國歌壇上先后有幾位著名歌唱家對《玫瑰三愿》進行過詮釋,其中范宇文演唱《玫瑰三愿》情感表現尤為突出。她演唱飽滿,全心表現歌曲的藝術情感。2003年年底,范宇文來到北京舉辦以《海峽情——中國心》為名的獨唱音樂會,北京的冬夜非常寒冷,但是范宇文的演唱會卻溢滿熱情。聽完獨唱音樂會,現場觀眾情不自禁地說:“不僅歌唱得很美,而且她的感情很深,把海峽兩岸人民的心情唱到一塊了?!狈队钗难莩髌?,不管是哪一首歌曲,都會考慮詩意、曲情,一絲不茍的埋在角色深處去表達樂曲的情思。對于歌唱者而言,用情感啟動的技術永遠都是歌唱的前提和基礎。
《玫瑰三愿》中的玫瑰花指代在封建社會下受壓迫的女子。演唱時,要表現出女子被奴役、被壓抑的心情,也要表達出女子追求自由卻又充滿畏懼的情緒。全曲的強弱進行依次為:p-mp-p-mf-pf-p-pp。每一處的強弱變化都需要歌者去控制音量和感情。歌曲有兩處漸慢處理,第一處在A段的第二句中,“爛開在碧欄桿下”的“開”字上,結束音“下”回到原速,讓歌曲流動起來,演唱時也需要特別注意這種感情的收放處理;第二處漸慢在B段“我愿那紅顏常好不凋謝,好教我留芳華”處,這是一個收束式樂句,通過漸慢的處理暗示聽眾女子內心美好愿望的獨白。情感要注意不能過分夸張,要含蓄內斂。
A段第一樂句整體較平穩(wěn),敘事性的段落慢慢舒展,不要過多情感上的起伏和力度裝飾;第二樂句強化了第一句的情緒,樂句中“爛開在碧欄干下”的旋律比第一樂句裝飾得更嬌艷,這種情緒的發(fā)展歌者要注意把握好。
B段由E大調轉入#c小調,歌曲情緒必然發(fā)生改變。三個“我愿”句長拉寬,情緒由靜變動,采用排比的寫作手法推出玫瑰的三個愿望。第一愿“妒我的無情風雨莫吹打”,情緒稍微激動,要注意音樂律動。特別注意“吹打”這里的漸強漸弱標記,情緒處理要把握得當表現玫瑰內心對于風雨的恐懼,仿佛被摧在即;第二愿溫柔吐露,“愛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這里要柔和,表現玫瑰花的嬌弱和渴望被保護的心情;第三愿“紅顏常好不凋謝”,情達頂點。這一句應適當夸張力度和節(jié)奏,把對“不凋謝”的渴望充分表達出來。最后一句“好教我留住芳華”減弱漸慢,直跌低音區(qū),托出哀婉不盡的懇求?!叭浮钡囊魠^(qū)和力度層層遞進達到高潮,隨后音區(qū)向兩端伸展,表現出女子無法把握自己命運黯然神傷的情緒。如此細膩的情感處理歌者應領會到、把握好,才能演唱好這首歌曲。
本文經過粗淺的分析,列出了演唱《玫瑰三愿》的一些要點和注意之處,也希望能夠通過一首作品來提示自己和其他的聲樂學習者如何去演唱聲樂作品。希望大家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多琢磨多體會,越來越好的演繹作品,準確地表達音樂內容。
[1] 陳曉敏.淺議中國早期藝術歌曲的特點[J].魅力中國,2009.
[2] 馮伯陽.音樂作品欣賞導讀[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3] 韓助國.聲樂藝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