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斌
摘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工作的重點。它要求教育形式多樣化,內容豐富化。本文提出,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方法,拓寬教育思路,即在開展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做到“五結合”。
關鍵詞:思想政治中等職業(yè)學生五結合
作為學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fā)(2004)8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文件,成為全面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握“五結合”。
一、思想政治工作與課堂教育相結合
當前,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要想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入理解,課堂教育應起主導作用。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深入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中國夢”、形勢政策、國防知識等教育,并將此融入到學生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發(fā)揮教育的主體作用,把理論教學與互動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二、思想政治工作與實踐教育相結合
為了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學生德育相結合的機制。充分挖掘第二課堂、社會服務、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實踐項目的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學生理想信念,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以及“中國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工作與黨建工作相結合
黨建工作是中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是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證。應尋找學生黨建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拓寬學生黨建路徑,構建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開創(chuàng)黨建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1.以學生黨建為核心推進學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
中職院校不僅僅是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更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場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是中職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中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標。
2.以學生黨建為核心推進法制教育和制度建設
加大力度強化學生法制教育,使學生真正做到遵紀守法,遵守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堅持把日常行為養(yǎng)成教育作為主要的標準,推進普法制度建設。
3.以學生黨建為核心推進校風、學風建設
良好的校風、學風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智、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前提,對中職學生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學生黨建工作與學校校風、學風緊密結合起來,推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開展。
4.以學生黨建為核心推進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培養(yǎng)
在學生入黨啟蒙教育、黨課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國家重大事件和學校重大活動,切實辦好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同時,幫助積極分子解決思想認識上的實際問題,引導入黨積極分子為學校發(fā)展和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加強預備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強化學習效果,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磨煉意志,強調奉獻精神。
四、思想政治工作與德育教育相結合
中等職業(yè)學校技能學習是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德育教育是培養(yǎng)人格、品質、心理的重要途徑。當前,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長階段。因此,積極拓展德育教育路徑,以素養(yǎng)提升為根本,強化養(yǎng)成教育,積極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義務美化校園、心理輔導講座、反腐倡廉活動月征文等活動,以德育教育成果促思想政治工作開展。
五、思想政治工作與先進模范典型相結合
發(fā)揮先進典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引領和帶頭作用。開展系列活動,將涌現(xiàn)出的典型學生、典型事件以校園網(wǎng)、校園廣播、微信平臺、電子屏等開辟專欄的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捕捉亮點,充分發(fā)揮和挖掘身邊人和身邊事,在全體學生中樹立良好榜樣,號召他們學習先進,爭當先進,進而發(fā)揮先進模范典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