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基廣
附近初中學校的校長打電話給我:“你認不認識小楊同學?”“認識呀!他是我們學校的畢業(yè)生?!薄皠偛盼腋勗挼臅r候,他還說張校長是他的好朋友呢!”呵呵!這倒是真的,小楊同學的確是我接觸最多的孩子,是我最好的小朋友。
初中學校的校長隔了一陣又問:“小楊同學是不是有點特別呀?”“他是一個很純的孩子。”我回答道。
這個孩子有什么特別之處嗎?我想了半天,發(fā)覺他還真有點特別——在我眼里,他就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好像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最初認識小楊同學,是在他讀三年級的時候。那時,每次在校園里遇見,他都會停下奔跑的腳步,馬上立正站好,畢恭畢敬地彎下腰去,向我行鞠躬禮喊校長好,然后又很調(diào)皮地跑開。
相互熟悉之后,小楊同學就經(jīng)常來找我,有時是早上上學的時候,有時是下午放學的時候,他一個人咚咚咚地跑到我的辦公室。敲過門后,他還是先鞠躬行禮,然后才和我說話。談話的內(nèi)容一般是兩方面:最近,他又看到了一則科學信息,這則信息好好玩,為什么會是這樣呢?一連串的問題緊跟著就來了;最近,他在班上又與哪個同學發(fā)生了矛盾,那個同學很壞很壞,老是欺負他,校長能不能幫忙教訓教訓一下……每一次我都耐心地與他探討問題,并答應他去“教訓”那個調(diào)皮孩子,他才滿意地離開。說實話,并不是我多有耐心,而是因為他很認真,很當真,我實在不忍心敷衍他。
一天中午,我正準備午休,他又氣喘吁吁地來敲門。這次,他甚至忘了行禮,就非常憤怒地告訴我,班上有幾個男生聯(lián)合起來欺負他,還把他推倒在地上打他……下午,我特地把那幾個男生找到辦公室了解情況。原來,他們都嫌他幼稚,一天到晚腦子里盡是些小孩兒才有的幼稚問題,這幾個男生都不愿意跟他玩。但他卻從不知情,也滿不在乎,成天就要跟著那幾個男生玩,那幾個男生就老是差遣他,還總是欺負他。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我嚴肅地批評了那幾位男生,并要求他們好好對待他,當做小弟弟一樣愛護他。幾個男生鄭重地答應了。果然,他從此境況大改,再沒有說起過有人欺負他的事。我心里頗為寬慰。
有一次,他抱著一大捆畫圖紙來找我,讓我看看他的畫作。剛開始時我還不太在意,但翻著翻著,我就不禁暗暗驚嘆起來——他的畫充滿著奇異的想象,遠遠超過了一般小學生的想象力。我當即好好地鼓勵了他一番,并斷定他未來肯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畫家。他滿懷欣喜地蹦跳著離開了……隨后,我專門去問了他的美術(shù)老師。美術(shù)老師對他印象很深,說他是一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我又去問了他的班主任,班主任說他上課的時候老是不聽講,一個人埋頭在底下畫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幾個老師都對他無可奈何。
為此,我又專門找來他班上所有的任課老師。大家一致覺得小楊同學的確有些“特別”,他特別幼稚,特別不懂世故,又特別愛畫畫,上課不愛聽講,學習成績實在跟不上。最后大家都認為,上帝關(guān)上了一扇門,就會打開另一扇窗,對小楊同學要網(wǎng)開一面,允許他上課不聽講,只要不干擾別人,就讓他畫自己的畫吧……
后來,我又給小楊的初中校長打了個電話,詳細地介紹了我與小楊同學之間的故事。在電話中,我反復地絮叨著:他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小孩,他是我最好最好的小朋友,一定要好好地待他,好好保護一份童真、一份可貴的想象力、一份寶貴的天賦,說不定他就是一個未來的畢加索……
(作者單位:武漢市武昌區(qū)實驗小學
湖北武漢 430060 )
責任編輯 余志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