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章 天津市薊縣畜牧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 301900
幼畜腹瀉的中獸醫(yī)治療效果
王懷章 天津市薊縣畜牧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 301900
選取2015年3月10月某農場患有腹瀉的羔羊30只和犢牛30頭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辯證分型將病畜分為3組,分析各組腹瀉幼畜的中獸醫(yī)治療效果。結果為60只(頭)腹瀉幼畜共治愈55只(頭),總治愈率為91.67%,療效十分顯著。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中獸醫(yī)治療幼畜腹瀉具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
幼畜;腹瀉;中獸醫(yī);療效
幼畜腹瀉在10月齡內的哺乳期及斷奶后的幼畜中較為常見,多為消化功能和免疫能力不強引起胃腸道消化不良或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導致腹瀉[1]。由于幼畜的抗病能力差和胃腸道脆弱,腹瀉后若不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迅速惡化,甚至出現(xiàn)死亡。本次研究根據中獸醫(yī)的理論,給予60只(頭)腹瀉幼畜以中獸醫(yī)治療,分析研究中獸醫(yī)治療幼畜腹瀉的臨床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對象。選取2015年3~10月某農場患有腹瀉的羔羊30只和犢牛30頭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辯證分型將病畜分為3組,分別為傷乳泄瀉型21例、濕熱泄瀉型20例、脾虛泄瀉型19例。所有腹瀉幼畜臨床表現(xiàn)為腹瀉水樣糞便,同時伴有發(fā)熱、嘔吐、精神萎靡和四肢無力等癥狀。
(2)方法。①傷乳泄瀉屬于單純性消化不良。主要癥型為排瀉物色澤乳白或灰白,其間夾有乳塊或未消化飼料殘渣,腹痛腹脹,糞便粘滯腐臭,口臭納呆,舌苔黃厚,口色微紅,豬常有嘔吐。治療原則是消食導滯助運,調中和胃止瀉。處方是“保和散”隨癥加減。山楂、生麥芽、生六曲(研末后入)和萊菔子各15g,半夏、陳皮、茯苓、連翹、枳殼、木香、白術、甘草各10g,黃蓮5g,水煎服。1劑/天,連服3天。如有形寒肢冷、口色青白者,加干姜、厚樸。②濕熱泄瀉屬于中毒性消化不良。主要癥型為發(fā)病迅急,瀉下暴注頻繁,腸鳴腹痛,糞便如水,色黃腥穢,發(fā)熱口渴,神情淡漠,甚者高熱。燥動不安、呼吸短促、身體衰竭。舌苔黃膩,豬多嘔吐。治療原則為清熱解毒、祛濕止瀉。處方為白頭翁50g,白芍20g,秦皮、黃蓮、黃柏各15g,木香、甘草各10g,水煎服,2次/天。③脾虛泄瀉多見于消化不良和病程拖延的幼畜。主要癥型為久治不愈、時止時瀉、食后即瀉、大便溏稀、水谷不化、體瘦毛焦、精神倦怠、舌苔薄白、脈沉無力。治療原則為補脾養(yǎng)胃、和中止瀉。處方為黨參、煨河子各15g,白術、茯苓、白扁豆、山藥、桔梗、蓮子、薏米、陳皮各10g,甘姜8g,砂仁5g,水煎頻服,同時補以淡鹽水。
(3)觀察指標。觀察60只(頭)腹瀉幼畜給予中獸醫(yī)辯證分型治療的臨床效果。
(4)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采樣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只(頭)腹瀉幼畜共治愈55只(頭),其中傷乳泄瀉、濕熱泄瀉與脾虛泄瀉的治愈率分別為95.24%、90.00%和89.47%,總治愈率為91.67%。
表1 60只(頭)腹瀉幼畜給予中獸醫(yī)辯證分型治療情況比較
幼畜腹瀉病因各異,依辯證分型主要為傷乳泄瀉、濕熱泄瀉和脾虛泄瀉三種類型。傷乳泄瀉為乳食不調,多因母畜產后血瘀未散或勞做后血熱入乳,血熱經母乳傳給幼畜,損傷脾胃,引發(fā)腹瀉。濕熱泄瀉多因濕與食釀生熱,濕熱下注大腸,導致暴瀉[3]。脾虛泄瀉則為病程過長,脾胃失和,胃腸虛弱,運化失常。本次研究通過對 60只(頭)腹瀉幼畜辯證分型,依照不同治療原則辯證施治,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總治愈率達到91.67%。在臨床治療中,上述癥型有時單獨出現(xiàn),更多是兼而有之,同時又互相轉化。因此,在治療實踐中應仔細觀察問診,依據癥型分清虛實,辯證分型施治,同時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通常來講,急性腹瀉應以祛除邪氣為主,不可急于補澀,否則留邪滯中形成固疾。慢性腹瀉以扶正固強為宜,虛寒以溫補,下陷以提升,滑脫以固澀[4]。在治療的同時應注意飲食調節(jié),注意飼料質量及畜舍環(huán)境衛(wèi)生。同時應給予哺乳期母畜以適當調理,盡快去除母畜產后未散瘀血,從而消散乳中血熱,消除幼畜因進食不衛(wèi)生母乳導致腹瀉的風險。
[1]向華軍,龍怡.幼畜腹瀉的中獸醫(yī)治療法則[J].山東畜牧獸醫(yī), 2016,37(4):25-26.
[2]辛仲達,賈德宏.中草藥治療幼畜腹瀉[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 2012,28(6):123.
[3]馬德春,鄭曉麗.三黃加白散在幼畜腹瀉中的應用[J].吉林畜牧獸醫(yī),2014,35(1):54-55.
[4]張軍.犢牛消化不良性腹瀉的診斷與治療[J].甘肅畜牧獸醫(yī), 2012,42(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