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亞明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宮廷里一位負責教官廷舞的老師,總想給宮廷舞增加新內(nèi)容。他翻看了宮廷里收藏的所有資料,沒有找到靈感,于是請假去佛羅倫薩散心。到了佛羅倫薩,他的朋友見他愁眉不展,便說:“我?guī)闳ゾ起^坐坐?!眱扇藖淼骄起^,邊喝邊聊,他的目光時不時會被穿梭在顧客間的侍者吸引。侍者為了不將酒菜弄灑,高舉托盤,踮腳行走。每當顧客快要撞到時,他們都會優(yōu)雅地轉(zhuǎn)身避過,博得人們的喝彩。宮廷舞老師不禁感嘆道:“多有意思呀!”朋友笑道:“這是這家酒館的標志。”
他回到宮廷,立刻把這來自酒館侍者的靈感編進新舞,讓舞者學會用腳尖跳舞。舞蹈一經(jīng)演出,即刻引起轟動。這種腳尖上的舞步此后傳到了法國,并在17世紀由世界上第一所舞蹈學?!▏始椅璧笇W院——將芭蕾舞規(guī)范化。
牛小青摘自《環(huán)球人物》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