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華
摘 要:以往的家長會,老師們一直占據(jù)主導地位,家長們的作用始終被約束,效果可想而知。畢竟,家長會是家長與學校溝通的平臺,家長會的主角不應該是老師,解決問題也不是老師包辦。家長會的本意是要創(chuàng)造一次難得的家校聯(lián)系機會,讓家長與學校、老師之間充分溝通,有效交流,信息互通,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關(guān)鍵詞:有效溝通;家長會
中圖分類號:R28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186-01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大教育家孔子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不知不覺做老師已有十來個年頭了,這些年參加所任教班級的家長會N多次,而今年的家長會則由自己主持。對比歷次家長會的情景,總覺得家長們的作用始終被約束,相反,老師們一直占據(jù)主導地位。
情景一:參加家長會,十年如一日。
幾乎每次都是以學科老師身份輪流進行階段學習小結(jié)、學法介紹、強調(diào)重視等等,半天下來,老師們雖然重點指導言簡意賅,家長們認真筆記奉為寶典。但是會后,家長們依然只有諸如“進步很小,怎么辦”“成績不好,怎么辦”“總分下降,怎么辦”之類的問題。
評析:顯然,老師們的說課,一直都是家長會的主角,家長們只是在被動的聽會,甚至聽得云里霧里,再傳達給學生落實,效果可想而知。家長們普遍都看結(jié)果,關(guān)心分數(shù)成績,希望老師有靈丹妙藥,至于學習的態(tài)度過程等所以然的因素似乎成為學校老師的事情。成績波動的原因除了試題難易度等客觀因素外,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態(tài)度、心理變化和努力程度等主觀因素應該是更關(guān)鍵的原因,而這恰恰是家長會應當重點關(guān)注的焦點,學生校內(nèi)課外的行為習慣表現(xiàn)應該在這個平臺得到有效溝通和交流,才能及時找到針對有效的解決辦法。
情景二:主持家長會,十年磨一劍。
家長會開始后,我開門見山,討論如何解決手機綜合征對學生的影響,并詳細羅列手機帶來的影響。例如行為習慣方面有下課玩,走路玩,吃飯玩,睡前玩,廁所玩,自然而然上課也想玩,沒心思聽課老師走到身旁還沒反應。在家里睡覺難躺下,起床催不起,洗刷老半天,吃飯等不來,出門難動身,話題沒多少,寧愿不回家;在學校上課打瞌睡,下課懶得動,作業(yè)打折扣,成績上不去。再如心理思想方面主要是學生自控力差,難抵擋手機的超強誘惑力,忍不住就玩上了,慢慢就有依賴心理,不愿思考,學習簡單應付了事,寫作業(yè)搜答案,考試作弊,慣用QQ、Q群、微信交流,當面溝通言語少易起沖突,甚至性格改變造成孤僻等等。
評析:聽到這些分析,家長們不停點頭示意存在相關(guān)情形,也意識到手機問題的嚴重性,紛紛舉手發(fā)言,提建議找措施,我快速記錄下每位家長的意見,并當場探討其可行性,最后歸納整理多數(shù)家長的意見,以集體通過的方式形成家長會決議,日后付諸實施。本次家長會的氣氛熱烈程度遠遠超出我的預料,會前我還設計了兩位家長的典型發(fā)言,沒成想都變成多余了。會后不到半月,由于學校和家長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口徑、統(tǒng)一措施的共同努力,“手機問題”控制初步顯效,雖然做不到絕對禁止,但是相當部分同學已經(jīng)收斂,并逐漸自覺抵制。“手機問題”非常棘手,很多家長總覺得沒辦法,希望學校有強有力措施制止,而讓學校比較頭痛的是家長都愿意或默許給小孩配置手機,結(jié)果造成“學校緊家里松,校內(nèi)壓課后彈”的不平衡局面,反而助長不良習慣。
學習習慣問題應該是家校溝通的重頭戲。會上,我引導家長朋友們應全面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遇到不少家長有相似的疑惑,孩子讀小學初中開始都很好,到初三或者高中就開始變了!那是因為之前還小,什么都聽你話,老老實實寫作業(yè),成績自然不差啦。現(xiàn)在長大了,想法更多了,很多小孩開始不愿聽你嘮叨了,話講不到一塊了,甚至家里經(jīng)??床坏饺肆?,想管管不到了。一句話,小孩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學習和生活啦。
那么,作為父母們該做點什么?首先,要請家長朋友調(diào)整對小孩的期望值問題,我們班是學習美術(shù)專業(yè)的,既然家里已經(jīng)支持小孩的選擇,就要多給予他們鼓勵,300分考文化本科當然沒戲,400分也難上三本,但對我們藝術(shù)生來說有這樣的分數(shù)去挑選正規(guī)二本大學就有更多余地了,甚至可以邁進專業(yè)美院和名校。畢竟我們的孩子上高中時的基礎很薄弱,學習目標不明確,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引導,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孩子已經(jīng)有了希望,有了奔頭,也就有了信心,這對我們大家都很重要,多給孩子們一些理解和支持。
其次,我們要十分清醒地意識到,人是有惰性的,我們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都有。小孩從小開始都是一步步逼的來學習的,任務越來越重,學習越來越累,誘惑越來越多,因而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休息、放松,而他們休息放松的唯一方式就是手機,手機上游戲,聽歌,刷屏,電子書等等其樂無窮,誘惑力特別強,孩子們渴望擁有手機都是沖著這樣目的去的,控制力不強或者家長疏于監(jiān)管勢必會影響學習,有的連性格都改變了。比如手機作弊,平時寫作業(yè)搜答案,同學之間交流少,孤僻等等。
再次,我們還要很清楚地知道,孩子們的自控力普遍較差,玩手機容易上癮,特別是男孩子,幾乎沒有不玩的,下課玩,走路玩,吃飯玩,睡前玩,廁所玩,自然而然上課也想玩,沒心思聽課,忍不住就玩上了,老師走到身旁還沒反應。自控力差還導致學習生活被動,家長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孩睡覺難躺下,起床催不起,洗刷老半天,吃飯等不來,出門難動身,話題沒多少,寧愿不回家;在學校上課打瞌睡,下課懶得動,作業(yè)打折扣,成績上不去。這些都是手機綜合征對小孩的影響。
在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我們發(fā)揚民主原則,調(diào)動家長們的積極性,讓大家充分提意見和建議,我一邊記錄一邊小結(jié),最后歸納整理多數(shù)家長意見以便向?qū)W校反饋意見。我個人認為這是一次與家長最充分的溝通,至少家校雙方能就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并就解決辦法達成一致意見,達到了家長會的真正目的。
事實證明,家長會的主角不應該是老師,解決問題也不是老師包辦。畢竟,家長會是家長與學校溝通的平臺,如何才能有效溝通,我認為應該把這個平臺交給家長,讓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溝通共識,家校聯(lián)動,共同發(fā)力,或許家長會的真正目的莫過于如此。
家長會的本意是要創(chuàng)造一次難得的家校聯(lián)系機會,讓家長與學校、老師之間充分溝通,有效交流,信息互通,達成共識,解決問題。通過這次家長會,我感覺到家校聯(lián)系溝通方式至關(guān)重要,縱觀前N次參會,角色轉(zhuǎn)變之后終于還原家長會平臺本意,也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也堅信這種方式才是家校溝通的有效藝術(shù)。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