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潔
鄉(xiāng)野童趣
□眉潔
童年的時光因此而快樂,童年的時光在嬉鬧追逐中流逝。
鄉(xiāng)下孩子生來調(diào)皮、好動、好奇,常干些偷桃盜李、逗貓惹狗、撈蝦摸魚的事,有時甚至做出說不出口的出格的事。這些事,即使再老實再呆腦的人,也會有過一兩回經(jīng)歷。童年的時光因此而快樂,童年的時光在嬉鬧追逐中流逝。這些往事,現(xiàn)在回憶起來倒成了趣事。
冬天捕田鼠是童年里最快樂的一件事。我捕田鼠的技巧是從堂叔那里學(xué)來的。
堂叔稱得上是捕田鼠的高手,他采用誘捕的方法。捕具是用竹子制作的,構(gòu)造看上去很簡單,其實很巧妙很智慧。其形狀像一把京胡,底部是個竹筒,長不及十厘米,筒口直徑約五六厘米。竹筒一頭內(nèi)壁刻有一圈凹溝,用來布設(shè)套鼠的細(xì)繩。竹筒的另一頭上下對鑿一個圓孔,一根竹條穿通上下。下端削尖,插入土中以固定整個捕具。竹條的上部削為竹片,可前后彎弓,竹片上頭刻一小坎,用以系繩。套繩一頭打著活結(jié),另一頭穿過活結(jié),通過筒口的一個圓洞系于竹片上。竹筒內(nèi)安裝了一個靈巧的機(jī)關(guān),控制套繩??拷鼨C(jī)關(guān)放上一撮米,用以引誘田鼠。田鼠把頭伸進(jìn)竹筒偷吃米時一觸動機(jī)關(guān),那竹片往上一挑,竹筒口的套繩迅速拉緊,正好套住田鼠的頸部。田鼠越掙扎,繩子拴得越牢。貪吃的田鼠十有八九難逃厄運(yùn)了,當(dāng)然也有意外的情況出現(xiàn),田鼠把米偷吃了,而捕具仍安然不動。
這精巧捕具的發(fā)明者是誰,我不得而知,堂叔不是發(fā)明者這是肯定的,而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fā)明也是肯定的。
天寒地凍,田鼠饑寒交加,正是捕獲田鼠的最好時機(jī)。放置捕具的時間選在黃昏。小伙伴相邀而行,到了投放地便分頭行動,其行動頗有幾分詭秘,大家恪守著互不講話的規(guī)矩,因為有了聲響等于給機(jī)靈的田鼠通風(fēng)報信了,田鼠便不會輕易上當(dāng)了。我們各自沿著田埂或山邊,尋找田鼠的行蹤和藏身的洞口,小心翼翼地放上捕具。為了迷惑田鼠,還故意往竹筒口埋線處抹上泥巴。放好捕具后,在近處枯草上打個結(jié)作為記號,便躡手躡腳地走開了。每次大約會安放30至40個捕具,一次行動下來要花費不少時間,挨到天黑才回家。晚上睡覺時,夢見的全是老鼠往竹筒里鉆,有時高興得叫出聲來。孩童時,我最樂于做這樣的夢。
次日天剛亮,我們按約定的時間地點集合,一起去回收捕具。踏著白霜,沿著頭天傍晚的路線尋找,寒風(fēng)凜冽,凍紅了鼻子,凍僵了手腳。我們雙手捂著嘴,口里哈著熱氣取暖,時而小跑,時而輕步。收獲時刻,驚喜與失望常常交織在一起。遠(yuǎn)遠(yuǎn)看到竹筒上的竹片挺直的便是田鼠觸動過的,走近一看,田鼠尾巴留在筒口的必定是套住了,拔起捕具高興地掛在腰際的木架上。捕具原封不動的便是放了空筒。一般每次能捕獲幾只,多時十幾只。堂叔的獵物總是最多的,堂叔捕鼠還有更巧的事發(fā)生——兩只田鼠鉆進(jìn)一個竹筒爭吃而被同時逮住。田鼠捕得多的伙伴自然有幾分得意,走起路來也是大搖大擺的,而放了空筒的只能羞著跑回家了。
煙熏的田鼠肉干與蘿卜絲一起油炒,再加上酸辣調(diào)料,那臘香的味道非常誘人,農(nóng)家還用這道菜招待客人呢。
翻過村子背后那道小山脊,再走上一段山路,便到了一個叫黃溪的地方。我小時候常常和伙伴們一起去那里捉石蟹。家鄉(xiāng)山澗溪流多,溪水從山的高處往下流淌,有時匆匆急行,有時悄悄停歇,有時直走,有時繞彎,溫順而又粗野,灑脫而又浪漫。山澗巖石疊嶂,野藤纏樹,地勢頗有幾分險要,攀行也就多了些艱難??崾畹南娜?,山澗里依然涼風(fēng)習(xí)習(xí),清爽如秋,正是捉石蟹的好季節(jié)。
捉石蟹的裝備很簡單。我們腰際別著一個口小肚大的蟹簍,背后的刀鞘上插著砍柴刀,砍柴刀是山里人進(jìn)山的隨身物。每人手里還拿著一根小竹竿,小竹竿既是防備遭蛇襲擊的武器,又是捉蟹捅巖洞的工具。
循著溪澗由下而上,逆水而行。一路行走,一路尋覓。石蟹大多藏身在溪中的散石塊下,只要翻開石塊便能發(fā)現(xiàn)它們。石蟹不單棲息在水里,還會爬行到山邊覓食,所以又叫山蟹。大石塊底下躲著大石蟹,伙伴們總是費力地搬翻大石塊,一旦見到大石蟹,那心情是很興奮的。把石塊翻過來時,只見石蟹伏在沙土上一動不動。這時就要乘其沒有反應(yīng)過來時下手,捉蟹時下手要快,不得遲疑,更不得畏畏縮縮。石蟹逃走時的速度出奇地快,一下子就鉆到深水潭里去了,讓你逮不著它。石蟹逃生的快速和敏捷真是出乎意料,正是這種逃生避險的本能保證著自然界的許多物種延續(xù)不絕。
剛學(xué)捉石蟹時我心里有些發(fā)毛,總有些不踏實,懼怕被它的螯足鉗著。我曾被它鉗過,那種疼痛的感覺不好受。我對于石蟹的懼怕是緣于我對它的不甚了解,而有經(jīng)驗的伙伴一點也不懼怕,看到石蟹他們高興得蹦起來,下手的部位正好是石蟹的螯足,看準(zhǔn)了,緊緊捏住,讓它想逃逃不了,想鉗又鉗不著,石蟹只能掙扎幾下以示抗拒了。對付躲進(jìn)巖洞里的蟹,我們有一個引蟹出洞的妙法——從家里帶去酒糟,泡了水,往巖洞里潑,石蟹不知是受了酒香的誘惑還是受了酒精的刺激,一只只晃晃悠悠地“飄”出來了,這時候去捉它們自然不大費勁了。
捉石蟹也遭遇過驚險,在溪澗行走時,冷不防地會看到一條蛇纏著樹枝倒掛在你的頭頂上,還不停地向你吐著紅紅的舌頭,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喘了,貓著身子躡手躡腳地避了過去。還有往巖洞里搗鼓時突然竄出一條蛇來,也夠驚心動魄的。
村邊宅旁大多長著幾株李樹、桃樹、梨樹什么的,似有主又似無主。那時我們難得吃上水果,看到樹上的果子熟了,嘴就饞得不行了。
村莊旁邊有一株柿子樹,長得很高,樹干滑溜溜的,怕是連猴子也爬不上去。到了秋天,眼看著樹葉由綠變黃變紅,柿子也變成金黃色了,小孩子們知道柿子可以采摘了,就三天兩頭地往那兒跑,找機(jī)會去打那掛在枝頭上的小燈籠一樣的柿子。
小伙伴中有膽子大又能爬樹的,光著腳丫抱著樹干,身子一伸雙腿一縮就上去了。到了樹上就雙腿叉開騎在樹枝上拿著竹竿夾柿子,那竹竿上端插著“Y”型的樹枝,對著柿子的枝頭叉著扭動幾下,柿子就一個個地掉在地上。這種辦法最管用,但也有風(fēng)險,如果不小心從樹上栽下來可不是好玩的。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打柿子,找來幾根長長的竹竿,一根夠不著再接上一根,一人舉不起,就兩人一起舉,使勁地往樹上的枝丫打去,把柿子打落在地。有人專門負(fù)責(zé)撿柿子,還有人負(fù)責(zé)放哨。萬一被“樹主”撞上了,一聲口哨,大伙立即丟下竹竿逃散,柿子能帶走多少是多少,反正逃之大吉最重要。這種情況其實很少發(fā)生,因為那樹也說不上到底是誰家種的。
打下的柿子都是硬綁綁的,還進(jìn)不了口。于是找個隱蔽的地方挖個土坑,一層樹葉一層柿子,最上面再埋上土,把柿子埋在那里催熟。過個三五天,大家便去取了吃。有時因為還沒有透熟,那柿子吃起來有些澀味,舌頭麻麻的。不過我們總算嘗了柿子的味道,心里卻也樂滋滋的。
(責(zé)編李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