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研究論叢》2016年總目錄
【熱點問題研究】
聚焦《反家庭暴力法》亮點 進一步推動貫徹落實——《反家庭暴力法》專家座談會筆談 本刊編輯部1
反家庭暴力法是一部具有多重意義和作用的良法李明舜1
家庭暴力的概念和內涵之詮釋 蔣 月1
家庭暴力的預防 馬憶南1
論強制報告制度 林建軍1
家庭暴力告誡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創(chuàng)新 薛寧蘭1
我國反家暴法人身安全保護令評析 夏吟蘭1
處理家庭暴力違法后果的可操作性——以《反家庭暴力法》幾個要害關節(jié)為例 呂孝權1
婦聯(lián)組織的參與和推動 高莎薇1
生育政策調整完善與婦女發(fā)展專家筆談 本刊編輯部2
實現(xiàn)就業(yè)與育兒兼顧需多方援手 鄭真真2
從性別與發(fā)展視角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頂層設計張永英2
健全托幼服務 推動女性工作與家庭平衡 楊菊華2
新形勢下生育保險待遇落實探討 李線玲2
“全面兩孩”政策下促進婦女平等就業(yè)的路徑探討楊慧2
瑞典和法國家庭政策的啟示 馬春華2
大學、知識與課程的性別分析——對中國精英大學各類商業(yè)化“女性課程班”的審視王 俊3
訓誡女人:儒家女教的知識生產與話語機制 柯倩婷3
多學科視野看中國本土婦女研究——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
專家筆談 本刊編輯部4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譚 琳4
積極推動性別哲學的本土化發(fā)展 肖 巍4
性別社會學需要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性別實踐理論佟 新4
社會性別意識與女性人口學發(fā)展 葉文振4
中國女性主義經濟學的本土化:必要性及路徑 宋月萍4
女性文學研究——話語重構及其向度 董麗敏4
構建中國特色性別傳播研究的方向與路徑 劉利群4
中國婦女/社會性別史:呼喚學生、學術、學科一體的綜合發(fā)展體系 侯杰4
不忘本來 面向未來:建構中國特色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李英桃4
“在脫貧攻堅中聚焦婦女發(fā)展”專家筆談 本刊編輯部6
農村婦女脫貧:目標、挑戰(zhàn)與政策選擇 王小林 高 睿6
社會性別視角可為精準扶貧實踐提供三重貢獻 徐秀麗6
婦女貧困的深層機制探討 金一虹6
農村婦女扶貧面臨的新挑戰(zhàn) 吳惠芳6
尊重婦女的主體性是實現(xiàn)精準扶貧的關鍵 趙 群6
進一步發(fā)揮婦聯(lián)組織在婦女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姜秀花6
【實證研究】
服務業(yè)轉型中售貨員多維身份認同的變遷——以L市為例 蘇熠慧1
社會性別視角下農民工的“跨戶籍婚姻”研究——基于深圳P區(qū)的調查發(fā)現(xiàn) 靳小怡 張 露 楊 婷1
丈夫參與對婦女產褥期恢復與家庭關系的影響——以北京市常住人口調查數(shù)據(jù)為例 李 潔 劉 婧2
“男孩危機”“剩女現(xiàn)象”與“女大學生就業(yè)難”——教育領域性別比例逆轉帶來的社會性挑戰(zhàn) 李春玲2
農村儀式性人情活動中的性別分工與性別關系——基于皖北農村葬禮的參與式觀察 高修娟3
中國人性別觀念的變遷趨勢、來源和異質性——以“男主外,女主內”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兩個指標為例許 琪3
夫妻教育匹配對婚姻關系質量的影響研究 牛建林4
“養(yǎng)兒防老”還是“養(yǎng)女防老”?——中國老年人主觀意愿分析 朱安新 高 熔4
農村女性利益訴求表達行動的邏輯理路——基于路易島的案例研究 陳 濤 鄭玉珍5
“他者”身份的社會性建構與主體性重建——基于豫北林村越南籍媳婦日常生活實踐的解讀王 欣 曹錦清5
隱形的宵禁:性侵憂慮和女大學生的校園空間使用 周培勤6
外出務工對農村男女性別觀念的影響 許 琪6
【法律與政策研究】
公益性民間婦女組織政策環(huán)境及行動策略研究 石 鑫3
基層女村官抗逆過程機制研究 同雪莉 成天娥3
對《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推定夫妻共同債務規(guī)則之反思 但淑華6
女性主義法學視野下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規(guī)則檢討李瓊宇6
【婦運觀察與歷史研究】
“觀念解放”還是“情感解放”?——民初湖南新女性“離家”的實踐困境 杭蘇紅1
何殷震的“女界革命”——無政府主義的婦女解放理論 宋少鵬1
資源、技術與政策:婦女的角色轉變——以近現(xiàn)代的膠東漁村為例 王 楠2
在個人與政治之間——鄧穎超的革命經歷與女性主體意識建構暢引婷 楊 霞2
民族國家建設場域中的女子教育變革——以晚清女子學堂為中心 孫秀玲2
近代反纏足話語下的差異視角——以19世紀末天津天足會為中心的考察 秦 方3
人民公社時期大田農作的女性化現(xiàn)象——基于對西部兩個村落的研究 胡玉坤3
楊三姐告狀案:民初女性訴訟案中的道義、法律與輿情王小蕾4
自我認同、媒體炒作與知識分子的輿論建構——1934年龔尹霞女士自殺的意義解析 侯艷興4
《婦女雜志》與民國女性的科學啟蒙 章梅芳 李 倩5
組織動員下新疆支邊婦女的婚戀研究 王 穎 石 彤5
【文學·文化·傳播】
晚清革命書寫中的烈女想象 [韓]李貞玉1
欲望的缺席與在場:電視劇《瑯琊榜》的性別機制 薛英杰1
認同、歸屬與愉悅:代群視野下廣場舞女性的自我調適與主體建構 米莉2
高齡初產婦的問題化——基于醫(yī)學話語與大眾話語的雙重建構 郭 戈4
性別敘事下當代被拐婦女生存困境之分析與反思——以賈平凹新作《極花》為中心 楊 一4
【國外婦女/性別研究】
視線向東:接納東歐女性主義汪琦 著 陳密 譯 閔冬潮 校1
有錢就有好女兒──越南新娘對“貼補娘家”行為的解釋 黃鵬麗 何式凝1
美國職場性騷擾雇主責任的判例法分析 盧杰鋒2
女性與汽車:美國女性旅行敘事中的性別空間與流動性劉 英 孫魯瑤2
查特吉論印度民族主義敘事中的女性議題陳義華 王偉均3
離散論視角下來華女傳教士的天路歷程——基于《異邦客》的文本研究 朱 驊3
就業(yè)中的性別認同歧視:美國經驗及啟示 盧杰鋒4
婦女不提要求?——西方談判學中的社會性別議題 李英桃4
如何認識性工作——國外女權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相關論爭的歷史演進蘇紅軍5
“布魯姆斯伯里”元素與伍爾夫的“雙性同體”楊莉馨 王 葦5
激進對抗到理性反思:美國女性主義童話改寫中的性別政治回春萍6
男性特質視角在西方明清研究中的運用——以方法論的轉向為中心 薛英杰6
愛恨交織的母女關系敘述——加勒比歷史文化語境中的母親話語 張雪峰6
【青年論壇】
身份認同與校園節(jié)日:高校女生節(jié)的討論 宋少鵬等2
家庭關系現(xiàn)代化對農村婦女男孩偏好的影響研究楊 凡3
工作狀態(tài)對城鎮(zhèn)已婚女性精神健康的影響——基于CSS 2013的實證分析 梁 櫻4
男女高校教師職業(yè)成功感的影響機制比較研究肖 薇 羅瑾璉4
【研究動態(tài)與信息】
2015年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研討會綜述史凱亮 郭月青1
社會變遷及文化視野下的女性犯罪研究述評 楊慶武1
近30年來有關中國女性與基督教研究述評 劉文娜2
20世紀以來金代婦女研究綜述 王 姝2
國家治理·家庭建設·性別平等——第二屆湖北高校性別平等論壇綜述 吳蘭麗2
女性創(chuàng)業(yè)者的社會網絡:研究現(xiàn)狀和未來方向張軍曉 李姚礦 姚曉芳3
性別與領導力研究的范式轉變 郭愛妹3
聯(lián)合國婦地會第60屆非政府組織論壇觀察——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婦女賦權 和建花3
國外性別與移民研究的互動 陳 雪4
性別平等與包容性增長——第十三屆中國女經濟學者學術研討會綜述 宋月萍5
婦女/性別社會學新進展——2016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相關論壇綜述 本刊編輯部5
新發(fā)展理念下的社會性別平等觀念與實踐 李 潔5
性別與生活:小康社會建設新視角 姜佳將 高雪玉5
新世紀以來家庭照料對女性勞動參與影響的研究綜述呂利丹6
女性創(chuàng)業(yè)融資研究綜述 吳娟 李姚礦 姚曉芳6
【圖書評介】
從差異中尋求自己的立場——《當代美國女性主義經典理論選讀》述評 張 瑛2
【金陵女大:百年回眸】
沖破科學的性別樊籬——金陵女子大學的教育實踐及其啟示 楊 笛1
英語教育在民國新女性認同建構中的作用——以金陵女子大學為個案的研究 劉媛媛1
【“2016年社會學年會性別研究”專欄】
層級嵌入與社會工作的專業(yè)性——以A市婦聯(lián)專業(yè)社會工作服務試點為例 陳偉杰5
育嬰家政工情感勞動的性別化機制分析——以上海CX家政公司為例 蘇熠慧 倪安妮5
塑造理想母親:變遷社會中育兒知識的建構 陶艷蘭5
【“性別視域中的中國歷史:新理論、新史料、新解讀碩博士暨青年學者學術論壇”專欄】
主持人:侯 杰
性別解放的“中間路徑”:張竹君女性啟蒙思想及實踐高翔宇5
從傳統(tǒng)到近代:民間年畫與中國女性生活——以楊柳青年畫為中心的考察 侯 杰 王 鳳5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婦女運動研究”專欄】
延安經驗:從“婦女主義”到“家庭統(tǒng)一戰(zhàn)線”——兼論“革命中國”婦女解放理論的生成問題 董麗敏6
農村性別觀念的現(xiàn)代性改造——以20世紀50年代陜西地區(qū)的流動放映為例 郭燕平6
【封二】
打造多樣化學術交流和傳播平臺,推動婦女研究事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1
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國際婦女節(jié)致辭 2
中國婦女研究會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
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中國婦女研究會3
“性別視域中的中國歷史:新理論、新史料、新解讀碩博士暨青年學者學術論壇”召開 王曉燕5
《中國婦女研究年鑒(2011-2015)》作者交流會在京召開玉 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