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空 姚瀟徽
(河北工程大學建筑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0)
?
風土鄉(xiāng)居重塑
謝 空 姚瀟徽
(河北工程大學建筑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0)
根據風土鄉(xiāng)居重塑理論,從異地復建修繕、重組古村、村落環(huán)境氛圍營造三方面,闡述了涉縣紅色小鎮(zhèn)的風土鄉(xiāng)居重塑策略,并探討了紅色記憶小鎮(zhèn)的整體規(guī)劃方案,為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提供了新思路。
風土鄉(xiāng)居,紅色文化,古村落,場地規(guī)劃
1.1 “風土鄉(xiāng)居重塑”的背景
傳統(tǒng)村落的風土原貌是歷史發(fā)展積淀形成的獨特的、古樸的文化遺存,既是美麗鄉(xiāng)村的靈魂,同時又是鄉(xiāng)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然而近年來的鄉(xiāng)村建設及旅游發(fā)展,大部分追求的是短線利益,導致當地傳統(tǒng)文化斷裂、村落面貌、景觀被毀,原有傳承被曲解。維護村落原有的風貌,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風土鄉(xiāng)居重塑”這一概念針對于此而提出。
通過實地的考察調研,提取出當地傳統(tǒng)村落的空間格局,梳理出當地特有的文化歷史,進而重建的村落才會符合傳統(tǒng)的文化。
1.2 “風土鄉(xiāng)居重塑”的模式
1)選址考察:村落不是孤立的個體,應與當地氣候、環(huán)境相協調呼應,這是一個村落先天帶有的特征,了解選址,才能了解村落的布局、空間形式的內在成因。
2)空間特色調研:了解區(qū)域內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對村落的各種組成要素進行整理、分類、歸納。對于當地作為傳統(tǒng)文化載體的古建筑和古院落,篩選出一定數目的典型原型對象,考察提取出村落的整體空間肌理脈絡、形式特色。
3)協調發(fā)展:現代經濟的發(fā)展使村民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古村落原有的空間形態(tài)已經不能滿足生活需求,在傳承原有風貌特色的基礎上,對村落空間進行適當調整和更新,使其具有發(fā)展活力。
4)還原重塑:對村落進行風貌整理,首先新選取的用地通過人工的修整融入到傳統(tǒng)的風水格局中。對新建的村落建筑部分進行布局調整,營造出其原有的村落肌理脈絡。建筑盡可能秉承原有材料、原有形式、原有工藝。
1.3 “風土鄉(xiāng)居重塑”的意義
就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的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許多地方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與成效,急于求成的建設,進而導致了原有的古村落遭到從古建筑、景觀、生活傳統(tǒng)、經濟發(fā)展等多方面的破壞。然而“風土鄉(xiāng)居重塑”這一新的理念在于重新的復建,對于原有的環(huán)境不做改變,同時因為是在新的地塊所以既利用了荒廢的土地又不會打擾原有村民的正常生活。“重塑”的新村落融合一個或幾個村落的精華,使得來訪的游客可以更好的了解當地的民俗,而在此之后也方便了后續(xù)的研究。
2.1 項目概況
涉縣位于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是紅色革命老區(qū)。當地保留大量的古民居,這些古民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太行山民居風貌,其中很多院落在建國前作為紅色革命根據地的軍政駐地和辦公機構,極具紅色歷史文化價值。 由于歷史的原因,這些紅色舊址面臨極大的保護困難,村落中拆舊建新、亂搭亂建等現象日趨嚴重,日益增多的現代風格建筑與傳統(tǒng)太行風貌格格不入,紅色文化及傳統(tǒng)太行文化和景觀遺產亟待保護與傳承。
為了更好的保護當地的傳統(tǒng)太行文化和其特殊的紅色歷史,擬在涉縣一二九師紀念館西北方向建立一個革命遺址集中展示教育基地,內容為涉縣境地的紅色革命遺址、遺跡,在宣傳紅色文化的同時,以達到保護、傳承、展示的作用。
2.2 設計策略
抗日戰(zhàn)爭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涉縣作為重要的根據地,保留下來了大量的古建筑、古院落、古村落。這些遺址不僅僅見證了重要的歷史事件,同時也是太行山區(qū)地域性特色風貌的代表,具有歷史價值與政治價值,基于“風土鄉(xiāng)居重塑”的理論為此特提出以下三點設計理念:
1)異地復建修繕。有相當數量的古建筑單體和古院落已被人為的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通過激光掃描儀將現有數據記錄下后,運用電腦軟件進行模擬修復。
2)重組古村。遺址院落不應當去孤立的展示,不能像博物館中的陳列品一樣單一的將其展示出來。應當效仿古村落的空間形態(tài),將保留下來的遺址院落重新組成一個新的村落,這樣展示出的不僅是太行山區(qū)的古建特色,同時也體現了古村落豐富的空間形態(tài)。
3)村落環(huán)境氛圍營造。高墻窄道,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在街的盡頭忽然出現的古樹老井這些特點都是古村落中所特有的情景,結合這些特點還原出具有太行特色的村落。同時在新建古村落中通過一個一個的紅色場景,營造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歷史氛圍。在游覽的過程中融入紅色革命文化以達到傳承和展示的目地。
2.3 紅色記憶小鎮(zhèn)整體規(guī)劃
2.3.1 場地規(guī)劃
對涉縣民居考察之后,將保留下來的古建筑分為了三類,最終將紅色小鎮(zhèn)劃分為三大片區(qū),分別為河谷建筑風貌區(qū)、高山建筑風貌區(qū)、坡地建筑風貌區(qū)。在這三個風貌區(qū)的中心是一個民俗廣場,以更好的將這三個片區(qū)連為一體起到連接與過渡的作用。通過走訪涉縣傳統(tǒng)村落,發(fā)現其中空間節(jié)點數量眾多、功能各異,是傳統(tǒng)村落豐富界面與靈活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2.3.2 道路布置
紅色小鎮(zhèn)中的道路走向為由東向西(見圖1),一條主道貫穿小鎮(zhèn)內部呈閉合狀態(tài),既是主要交通道路的同時,又起到了引領游人游覽的作用。主干道又分支出一些細小的岔道,使游覽的空間更加豐富。
1)主干道路。主干道路的游覽過程清晰,并具有傳統(tǒng)村落街巷的特點,是傳統(tǒng)村落空間生長的主要脈絡,對整個村落的形態(tài)起到了主導作用。進入紅色小鎮(zhèn)之后,由一片水塘而開始的主游覽線路,會一層層的升高,貫穿于三大建筑風貌片區(qū)之中,并最終返回于入口處的那片水塘。
2)輔助道路。在紅色小鎮(zhèn)中主游覽線路之外還有許多細枝末節(jié)的小路,這些小路深入到各個建筑組團之中,即為主干道路之外的輔助道路。輔助道路都是曲折的、界面豐富的狹窄通道,寬度大多小于2 m,兩側有石頭砌成的高墻與磚雕門樓。起到聯系主干道路、節(jié)點空間、各個組團的作用。
2.3.3 景觀設計
1)景觀節(jié)點。位于河谷建筑風貌區(qū)中心的第一景觀節(jié)點只有一棵樹、石桌、石凳,簡單卻富含傳統(tǒng)村落中村怡然自得的生活狀態(tài)。再向西走去來到小鎮(zhèn)的中心地帶,四周看不到建筑物,唯有一個古樸的水房靠在季節(jié)山澗景觀帶旁,這便是第二個景觀節(jié)點。沿著自西向東流的季節(jié)山澗景觀帶走去,到達一處廟宇旁也就是小鎮(zhèn)最高點,這便是第三個景觀節(jié)點。這三個景觀節(jié)點自東向西一字排開,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替在一起,游覽的高潮此起彼伏。
2)水系景觀。紅色小鎮(zhèn)的選址,西高東低,入口又開在東面符合“背山”這一特點,在入口處人工開挖出一片水塘,這便符合了“面水”這一特點。進入紅色小鎮(zhèn),穿過河谷建筑風貌區(qū)就會看到南北貫穿的漳南渠(見圖2)。紅色小鎮(zhèn)中另一條水渠為季節(jié)性山澗水渠。涉縣屬于北方城市,年降雨量較少,所以在雨季這條水渠內會有水,而到了沒有雨的季節(jié)就會變成旱景,因此增加了整個山澗景觀帶的深度和意境,引起人們對水的溯源心理。位于臺地上的景觀環(huán)境沿著水流展開而變化,人們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都能起到引導人行為的作用。
2.4 建筑復建
涉縣地處山脈所以自古以來當地百姓建房全是就地取材,青石砌壘,石頭街、石頭房、石頭院子、石頭門窗。古代初到涉縣定居者多系石頭壘墻和青瓦棚頂。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社會的進步,漸漸地才發(fā)展成如今的結構。這次紅色小鎮(zhèn)的項目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通過復建原來的古建筑,進而將其保留下來。
2.4.1 院落布局
中國大多民居皆以建筑圍合成院落的形態(tài)出現,涉縣地區(qū)受用地以及經濟條件影響主要形成了L形合院、三合院、四合院等。此次紅色小鎮(zhèn)中復原的多數為四合院式民居,由于涉縣的地勢多為山地坡地,因此,很少有正南正北的朝向且院落較小,隨著山勢排列的一個個院落形成了山區(qū)特有的院落布局。
2.4.2 建筑形式
紅色小鎮(zhèn)中擬復建的這一批古建筑中所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概括為磚石、土坯、石料,還有木材。這些材料都是涉縣當地比較容易獲得的,再加之當時的建筑工藝不發(fā)達,所以有相當一部分的民居內部空間以及中間院落都比較狹小(如圖3所示)。
2.4.3 建筑裝飾
在院落保存完整的同時,有些位于建筑外立面的裝飾也保存的較為完整(見圖4)。木雕常見于建筑的門戶、門框、門楣、門板、匾額等處。雕刻立體感強,圖案精美,造型生動,充分能夠反映居民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地居民的文化素養(yǎng)。 石雕在民居中常用在門檻、柱、梁枋、柱礎、欄桿、欄板、臺階、上馬石等地方,石材質堅耐磨,經久耐用,并且防水、防潮,外觀挺拔,是建筑中需要防潮和受力的構件。 磚雕廣泛運用于門樓、屋脊、影壁墻、院墻以及山花等,各個部位的磚雕都有不同形式和內容。圖案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雕工手法嫻熟,有著較高的藝術研究價值。
2.4.4 材料構造
涉縣傳統(tǒng)村落中民居墻體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類似于現代建筑的框架結構,木頭的龍骨泥做的墻。另一種是用土坯、磚或石頭砌成連續(xù)的承重墻體結構。
第一種墻體是磚墻結合木材的構筑,墻的厚度大約在50 cm,墻皮為磚中間泥土夾心包裹住用來承重的木材或者磚柱,柱上架梁最終形成了整個房屋的稱重體系。也因此在當地有一種“墻倒屋不塌”的說法。另一種為整墻為承重體,先在生土中加入稻草、麥秸稈以增加土的柔韌性之后再制作成土坯,由土坯壘成墻。這種做法成本較低,所以只有富戶才會用磚墻,建成之后的效果也要比土坯墻更加光滑整潔。
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讓村落更加整潔有序,提高生活水平,使得原有的傳統(tǒng)文化得以保留。此次通過“風土鄉(xiāng)居重塑”的理念,在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研和豐富的文史資料,從地理區(qū)位、文化沿革、村落形態(tài)、院落布局、建筑形制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剖析涉縣當地的傳統(tǒng)村落。特別是涉縣淵源流長的紅色文化,為其增添了一份不同的歷史使命,將其運用到紅色記憶小鎮(zhèn)這個項目之中,力圖再還原出一個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通過這次實踐項目為現行村莊的規(guī)劃內容試圖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1] 劉 振.邯鄲市村莊傳統(tǒng)特色風貌保護研究——以大社鎮(zhèn)大社村為例[D].邯鄲:河北工程大學,2011.
[2] 謝 空,谷健輝.冀南伯延鎮(zhèn)傳統(tǒng)民居特色及發(fā)展保護研究[J].小城鎮(zhèn)建設,2006(19):85-89.
[3] 劉大可.中國古建筑瓦石營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3.
[4] 賈 珺.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1.
On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houses
Xie Kong Yao Xiaohu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00,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construction theory for the rural residential houses,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construction strategies for the Red Town of She County from the maintenance of sites, regrouping of old villages, and construction of rural atmosphere, and explores the overall planning scheme for the Red towns, so as to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constructing fascinating towns.
rural residential house, red culture, old village, site planning
1009-6825(2016)30-0014-03
2016-08-18
謝 空(1969- ),男,工程碩士,副教授; 姚瀟徽(1991- ),男,在讀碩士
TU982.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