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村讀書多,興趣面廣,走到哪里都買書。記得那時候,陳建功對我說,買書比讀書多,就為買所累。我和陳村都屬此類。1982年陳村結(jié)婚后住到清真路,房子很小;后來搬到浦東,住房稍有改善,書都堆成雜亂。買的比讀的多,就無暇歸理。等90年代再去他家,坐城鐵,似乎是萬科花園,房子大了,書仍然堆得滿處都是,據(jù)說別處還有庫存。記得當時吳斐與我感嘆說,最奢侈莫過于買房子讓書住了,人讓書,很多面積其實是買給書的。吳斐是他的第二任妻子。
80年代上半期,陳村常常推薦我買書。往來書信,談得最多的就是誰的書值得讀。茨威格的《象棋》,辛格與海明威的小說,記得都是他先推薦的。他還喜歡抄書,曾不厭其煩手抄了《金瓶梅》“此處刪去”的共一萬多字,發(fā)給過我,似乎是復(fù)印版,那時還不用電腦。
各種手法的小說讀得多了,新潮小說迭起時,他也經(jīng)常突發(fā)妙想。比如,1986年他在安徽的《清明》雜志上發(fā)表了一個短篇《我的前半生》,當時很引人注目。小說結(jié)構(gòu)是從幼兒到成年,將伴他成長的兒歌、五六十年代革命歌曲、“文革”歌曲、改革開放后的流行歌曲歌詞串聯(lián)起來,中間無標點,連接成一個很有含義的時代記錄。從最早童年游戲“阿三,老鷹來嘍”、兒歌“小兔乖乖,把門開開”開頭,到最后的“酒干倘賣無”結(jié)束,別出心裁,很有想象力。當時陳村說,這樣寫法是“好白相”。他喜歡“白相相”,不喜歡一本正經(jīng)。這種“好白相”的態(tài)度,其實很影響他寫出有分量的小說。
1986年陳村抱著女兒天天
我當時對歌詞“接龍”是不怎么感興趣的,作為那時代的過來人,我在這些熟悉的歌詞中讀不到怦然心動。我當時贊嘆的是《一天》的構(gòu)思——一個人庸常的一天:睡眼惺忪中被母親叫起,睜開半只眼睛,吃了泡飯去上班,這是第一天上班當學徒。走在弄堂里硌腳的碎石路,再走到柏油路上,天就亮了。順無軌車道,步行是為省下電車票錢買小菜,時空變了。再然后,在車間里開沖床,寫沖床的“哐當哐當”聲,寫午飯后在高凳上坐一會兒。等到電閘拉下,車床停了,徒弟將他領(lǐng)到面包車里,他就退休了。再走上竹頭樓梯,代替母親的已經(jīng)是兒子媳婦,歲月如瞬間,把巨大的悲涼感都隱去了。優(yōu)秀小說是不用表露的,這篇小說的結(jié)尾是——
張三舉起兩只手看了又看,記起父親活著的時候告訴過自己,一個沖床工到老了還有十只手指頭是非常難得的。想到這個張三就高興起來了。
我還喜歡他的《給兒子》,用第二人稱,告誡他將出生的兒子的方法,寫他對插隊過的鄉(xiāng)下的感情,尤其是對老鄉(xiāng)的感情。這情感暖烘烘的,寫長江,寫雨后田間的路,寫稻田月色里的蛙鳴,甚至寫農(nóng)活,都寫得那么親切。因這親切,一切都那么有詩意。不動情,沒有情感糾纏的人是寫不出這樣暖烘烘的親切的。這親切讀得我鼻子發(fā)酸,下過鄉(xiāng)的人都有這暖烘烘的感情吧,盡管那里曾鐫刻著我們多少苦痛的記憶。我喜歡這個短篇超過《我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與《花狗子嘎利》,它是小說,也是一篇寫得極美的散文。它的篇幅其實很短,內(nèi)涵卻那么飽滿。結(jié)尾,陳村讓兒子記住“父親的村莊”,他說:“在你走向生命盡頭的時候,自然也會有一兩個你的村莊。人可能永遠需要村莊,人在村莊中是坦然的。”村莊是精神寄付處,無論那里是貧困還是丑陋。
陳村后來生的是女兒,取名就叫“天天”。那時他愛用“天天”概括人生。除了寫《一天》,還有一個短篇就叫《天天》,寫一個庸常青工可憐的精神追求——在枯燥的車間里上班,騎自行車左沖右突下班回家,唯一寄托就是到文藝會堂等電影票,看一場香港電影以填補空白。最終票沒等到,也沒關(guān)系,還有明天呢。
他在形式上最出格的作品是《F,F(xiàn),F(xiàn)》,這篇小說大約在現(xiàn)在的刊物上仍然不能發(fā)表。它以第三人稱敘述,F(xiàn)是代稱,一切都是F:F上了F次列車,去F市。住在對面的女人也叫F,也去F市。這是一篇象征到你無法,也沒必要去琢磨的小說,因為F市之后還有F市,一切都是F。情節(jié)是什么呢?先是男F摸了摸胡子,發(fā)覺胡子不見了,想起自己忘了帶剃須刀。他問女F:“你懂得怎么剃胡子嗎?”女F就說:“辦法在刀上。沒有了刀,你和我都沒有了,胡子也沒有了。沒有胡子,有刀也不管事兒。你和我都是沒用的。連刀也沒用?!边@對話令我們讀到因果,也就是存在的荒誕。然后,男F到了F市的F樓,進了廁所,無數(shù)F集體有意識蹲成一片,沒一個愿意把褲子提起來。男F下決心站起來后,與女F到了旅館,女F擺好了姿勢,他卻忘了該怎么干。問女F,女F說:“干得太多,我也忘了?!痹偃缓?,男F又上了火車,從找女列車員F交換臭味,想到自己“輪奸”自己的問題。說實在的,過程有點累贅,但確實將存在與荒謬的理解推到了極致,處處反其道行之。比如不是脫衣服,而是在穿衣服中感覺淫蕩,那時羅蘭·巴特的《脫衣舞的幻滅》還沒翻譯呢。這篇小說寫于1982年初,應(yīng)該是“存在主義”與“超現(xiàn)實主義”好玩的混合體。這一年,袁可嘉他們選編的《外國現(xiàn)代派作品選》剛剛出到第二卷。這套書的第一卷就是陳村送我的,扉頁上寫著:“朱偉:不妨讀讀?!?/p>
《少男少女一共七個》是有點《麥田里的守望者》味道的。那時《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影響面很寬,用“真他媽”也算時髦,稱女孩“姑娘”,大約也是學霍爾頓的。這是一個掙脫父親,離家到寨子,寨中男女最終各奔東西,理想中的獨立無以支撐,“我”“出走”又“回家”的故事。七個名字都是膠卷:“富士”“柯達”“阿克發(fā)”,他自己是“三菱”;姑娘則是“反轉(zhuǎn)片”“負片”與“申光”?!柏撈狈堑冒押谂桨撞趴线€原到黑,“申光”是什么呢?《麥田里的守望者》中霍爾頓有個妹妹菲比,“三菱”也有個妹妹。最后,“三菱”與妹妹有一段對話,在“他們”和“我”的認識中,走出了青春期。小說中“三菱”挖苦的本事,是陳村自己的,他愛冷嘲熱諷,這后來在隨筆中、在網(wǎng)上與敵手的糾纏中,成了他的絕活。
那時他自信滿滿,試過各種表達方法。我還喜歡1985年在《上海文學》發(fā)表的《初殿》,寫景漂亮,用詞精到。“照得人輕捷的云”,“道人一笑,笑得有陰有陽”,“月光如水,照得人濕淋淋如落湯的雞,懨懨的”,這文字不是信手拈來,卻一點不覺刻意。這組三個短篇寫靜寺與俗心,頗有幽昧中的吊詭。三篇中,第二篇、第三篇落筆重了,我最喜歡第一篇。其中寫云與光,雨與男女,蛙聲、娃與螢火,有虛有實,細微處耐人回味,似有又似無,感覺就是“數(shù)枚螢火蟲,一唱一和,點出山的深淺”,山便是古寺了。這種意象小說,陳村是應(yīng)答阿城、何立偉的,寫好真不易。(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