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凌娟
幾千年以來,人與野生動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相互影響、和平演化。但是,人類的強勢擴張和虜獲打破了這個平衡,不斷擠兌著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而人類在獲得絕對性的優(yōu)勢后,并沒有停止傷害,仍然繼續(xù)著咄咄逼人的殺戮和攫取。野生動物,我們地球大家庭中的家人,正在不斷減少。
當前,地球正在經歷第6次物種滅絕,相比較前面5次,這一次的主導因素便是人類。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每小時有3個物種在滅絕,如果以這樣的速度減少下去,到2050年,四分之一或一半的物種將會滅絕或瀕臨滅絕。物種滅絕的速度是新物種形成速度的100倍,當人類的兄弟姐妹不斷消失時,我們的家庭也就不再完整了。
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傷害,往往來自于利益的驅動和無知。比如非洲喀麥隆的盜獵者,甘愿冒著被法律懲治的危險,以蠻橫粗暴的方式獲取象牙。象牙體積大,除了伸出來的部分,還有1/3長在頭骨里。偷獵者為了得到完整的象牙,就殘忍地將大象殺害,然后再從大象臉部抽出整根象牙。在我國某些地方有吃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因為人們認為野生動物肉食具有奇特治療效果。實際上,野生動物與家養(yǎng)動物相比并無特別的營養(yǎng)成分,反而它們生活在復雜的自然環(huán)境中,體內可能有無法檢疫檢測的細菌和病毒,一旦這些細菌病毒進入人的身體,將會危害健康。
人類獵殺野生動物所獲取的經濟價值,相比較一種物種滅絕所帶來的代價,是微不足道的,特別是某一地區(qū)旗艦物種的滅絕,將會導致整個生物鏈的斷裂,甚至顛覆生態(tài)平衡。旗艦物種是指一個地區(qū)的指示物種,它能很好地代表這個地區(qū)的環(huán)境狀況。比如,蒙新河貍,這個小家伙很萌,尾巴很扁,善于游泳和潛水,它是新疆烏倫古河流域的旗艦物種,現(xiàn)在只有不到300只,如果它消失了,那么這個區(qū)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會被破壞,其它物種就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包括人類自己。
誰最需要象牙?大象最需要;誰最需要魚翅?鯊魚最需要。一只昂貴光潔的象牙手鐲、一頓饕餮奢華的魚翅宴食,并不會使人生更高貴、身體更健康,但背后都是其他家庭成員血淋淋的故事。
所幸的是,有人在傷害,也有人在保護。在我們湖南省,連續(xù)多年的專項行動,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珍稀瀕危物種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的人工繁育保持了種群穩(wěn)定;《湖南省禁止獵捕野生鳥類的通告》《濕地保護管理條例》的先后頒布保障了野生動物的生存;全省674處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小區(qū)為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境。特別是,2016年3月3日,16頭瀕危物種麋鹿的野外放歸,更加彰顯了野生動物保護的成效。這些只是縮影,但已經讓我們相信野生動物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如果說,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捕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那濫殺就很好地試探了人性的邪惡。我們所說的保護,其本質不過是人類對于之前自然犯罪的補救而已,帶有物種貴賤的優(yōu)越感,這樣是不夠的。如果做不到尊重,保護永遠都只是馬后炮的行為。
我們關愛人與野生動物和諧的大家庭,因為它給予了春來歸燕、夏驚蟬鳴的勃勃生機,給予了枯藤老樹昏鴉的詩意和上天入地的科技突破。我希望能夠將保護的聲音傳出去,為了它們不再膽戰(zhàn)心驚地生活在這個藍色星球,需要所有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