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015中國話?。涸瓌?chuàng)的動力與方向
隨著審美視野的不斷拓展,戲劇觀念的日益開放,中國觀眾面對外國戲劇的心態(tài)正在發(fā)生變化:從之前的獵奇、追捧,逐漸變得理性、冷靜,進而開始思索中外戲劇間的差異。這是外國戲劇給中國戲劇生態(tài)帶來的新氣象。但展演中暴露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目前的展演更多停留在劇目演出交流層面,劇目類型、演出風格“大雜燴”,觀眾很難捕捉到這些劇目組合在一起想要達到的美學或者演出訴求,如此使很多國外優(yōu)秀劇目的演出效果事倍功半;此外,由于缺少整體的主題定位和選擇標準,展演方式大而全,同質化、模式化傾向明顯,并出現(xiàn)競相追逐“名作名團名導”的態(tài)勢。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提醒著展演、節(jié)慶主辦方,是否在籌備、組織此類活動時,進行更為細致、有針對性的前期謀劃,比如可否給每次的戲劇展演活動確定一個鮮明的主題或話題,可否以相同的題材、類型為框架進行劇目挑選,可否突出藝術總監(jiān)在選戲過程中的主導性等等。展演、辦節(jié)思維的調整,一方面,有利于這些活動在差異化的競爭中走向特色化;另一方面,有了參照和比較,我們便可在“他山之石”中汲取本土戲劇發(fā)展急需的養(yǎng)料。
——徐健.2015中國話?。涸瓌?chuàng)的動力與方向[N].北京日報.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