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霞
當小學老師累,當小學班主任更累,這是大家都有的一種特別的感受。的確,這里既有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又有失敗的苦惱與自責。我沒什么經驗可談,這只是自己對班主任實踐工作的幾點感悟。
一、關心和尊重,理解加寬容
為師之道,既要嚴,更要有愛,有關心,有尊重,這是教書育人的前提和保證,更是一位班主任應該做到的。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應該貫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全過程。對于學生思想、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要處處留心,對于學生的意見、建議,甚至批評要虛心聽取,對正確的要給與肯定和尊重。當學生的家庭或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較大變化時,班主任要以母親般的愛去關懷、體貼學生,使他們克服困難,振作精神。我們班有一個小女孩,爸爸因為意外死亡,媽媽改嫁去了外地,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比較拮據,只靠親屬給點生活費。我平時給她買些學習用品,梳梳頭,經常和她聊天,了解她的心理,幫助她健康成長。雖然不能在物質上滿足他們,但可以彌補心靈上的缺憾。關心學生也是一種愛,一種深沉的愛,所以班主任對學生要嚴要求,一絲不茍,不遷就,不放松。 因此,當學生犯錯誤但可以原諒時,要給他們改正的機會 ,同樣的錯誤不能重犯。也就是說班主任的工作要嚴在理中,嚴在愛中,以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二、不包辦,放手讓學生去做
在班級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體要求,不宜太多,太細,不包辦,不當司令,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在學中干,干中學,把班集體當作他們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之外的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實驗場所。但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細心地觀察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特點、思想和需要,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某一方面活動的興趣。這正如英國斯賓賽在《教育論》中指出的:"記住你的教育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的人。"
三、優(yōu)生帶動差生,共同進步
蘇霍姆林斯基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的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優(yōu)等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睆乃麄兩砩蠈ふ议W光點,優(yōu)生給予表揚,差生給予鼓勵。在班上成立“一幫一”活動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好的學生同桌搭配一個差生,讓他們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各科成績“并肩而行”。
四、集體之愛,奉獻溫暖
作為班主任更應像慈母處處關心學生。特別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更應伸出援助之手,幫學生渡過難關。比如:班級農村戶口的一個學生,父親因車禍成了植物人,在午托班的生活費無著落時,我組織班上學生開展“手拉手 獻愛心”活動。我?guī)ь^先拿出200元錢和同學們各自捐出平時節(jié)省下來的零花錢。這一舉動得到家長們的認可,老師愛學生,學生們熱愛班集體、助人為樂的精神,和兄弟姐妹般的感情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學生。
五、實事求是,平等待人
學生是受教育的對象,總有不足的方面,需要進行批評教育。他們有較強的自尊心,對不公平、不合理的事尤為敏感。作為班主任、教育者一定要克服自身的好惡,不偏愛,不偏信,要實事求是,公正合理。尤其是當班干部犯了錯誤,班主任要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要對每一位同學給予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尊重。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博得全班同學的尊敬和依賴。反之,如果班主任工作方式粗暴、武斷,壓制不同意見,處事不公,就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平衡,甚至產生對抗情緒,學生盡管"怕"你,但并不服你,這對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極為不利。因此,學生之間的關系能否協調得好,直接影響到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總之,要管理好一個班級,班主任就要講究一定的工作方法,除了以上談到的以外,還應當要想方設法去幫助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身心健康,關注學生的未來,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