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木笑
歷史的最終任務從來不是記錄,而是對過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展望,這也是書中導論提到的“精密計時革命”之后的歷史及歷史觀:歷史不是“富有者和有權勢者的歷史”,歷史也不僅僅指的是“人類歷史”
“Zwei Dinge erfuellen das Gemue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oe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ae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e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伊曼努爾·康德,《實踐理性批判》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它闡釋了對內心價值的追尋和對宇宙的探索將成為人類終極的理性走向,冥冥之中成為人類超越自身最具魅力的驚鴻一瞥,這種超越歷史的滄桑和厚重感,一直讓我感慨。
硬著頭皮細讀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在一個緩沖期遇到這本《大歷史:虛無與萬物之間》,突然覺得這竟是我最近讀過的最棒的一本當代哲思類書籍。個人還是不愿意把這樣一本書劃分為歷史類的書籍,雖然亞馬遜仍將其列為“歷史類通史”的范疇,然而一本書的分類不僅要看它的目錄,我想更應該感受它的視角和它內心的所想。
“大歷史”是一種看待過去的新視角,出現不過是最近半個世紀的事兒,它由眾多不同學科的學者建構起來,涉及歷史學、地質學、生物學以及宇宙學等,與其說是另一種歷史敘事形式,倒不如說是歷史研究的一次革命。本書的第一作者大衛(wèi)·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是牛津大學的博士,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在麥考瑞大學講授大歷史課程,九十年代首次為他的課程取了個霸氣的名字—“大歷史”。2010年,他遇到了比爾·蓋茨,兩個人一起成立了“大歷史項目”,面向中學生和普通公眾開放免費的大歷史網絡課程??傊?,是一個學者兼老師講著講著課,就思考出一門學問,有一點點像康德在做家庭教師期間,發(fā)表了第一本著作《關于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然后做了十五年的助教,在這期間逐漸構建自己的思想王國。
全書13個章節(jié),打破地域、國家、民族、種族、宗教界限的普遍性歷史觀,總結出138億年歷史演進中的八大突破,稱其為八大“門檻”—前3道門檻:宇宙、恒星和新化學元素;第4道門檻:太陽、太陽系與地球的出現;第5道門檻:生命的出現;第6道門檻:人亞科原人、人類與舊石器時代;第7道門檻:農業(yè)起源與農業(yè)時代早期;中間的一道小門檻:城市、國家與農耕文明的出現;邁向現代革命和通向現代性的突破作為第8道門檻。
這是我致敬本書的第一個地方:先不說這個劃分的標準本身如何,但這種劃分背后的價值取向是客觀而謙卑的。我們總是引用那句“人是萬物的靈長”,仿佛人的出現就是因為我們是“上帝的選民”,但在David看來人的出現只是一個偶然,過每一個門檻時發(fā)生的輕微偏差,都可能導致今天的我們成為別的物種的盤中餐。這也是康德哲學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像康德仰望星空產生敬畏,是因為那種景象“仿佛取消了我作為一個動物性被造物的重要性,這種被造物在它(我們不知道怎樣)被賦予了一個短時間的生命力之后,又不得不把它曾由以形成的那種物質還回給這個(只是宇宙中的一個點的)星球”。是的,本書的這種謙卑和客觀,讓我想起了康德。
對書中第12章“人類世:全球化、發(fā)展與可持續(xù)性”印象最深,倒不是全球化、發(fā)展與可持續(xù)性問題本身,而是為其對“人類世”這個概念的全面論證叫絕?!叭祟愂馈痹醋韵ED語中的“人類”一詞,目前仍然是個非官方的地質年代用語。從地質年代上看,目前我們屬于“全新世”,大約已有11000年的歷史。但是,書中引用許多證據,從政治、軍事、人口、消費、生活方式等方面論證了在1950年以后的幾十年中,我們已經進入了擁有集體學習力量的爆發(fā)期,人口總數、風化率、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氣溫和海平面都發(fā)生了異動,與過去10000多年來的變化趨勢截然不同,人類終于自豪而尷尬地成為了第一個可以對生態(tài)圈造成影響的地球物種。
這是我致敬本書的第二個地方:我們可以保留敬畏以示謙卑,但我們也不妄自菲薄,讓自己成為自然的奴仆,同時也對自己內心的“魔性”有清醒的認識。仿佛康德墓志銘中將道德律提升到星空的雙子地位,并對這種壓制人類“魔性”的道德律充滿敬畏,因為它“把我作為一個理智者的價值通過我的人格無限地提升了,在這種人格中道德律向我展示了一種不依賴于動物性、甚至不依賴于整個感性世界的生活,這些至少都是可以從我憑借這個法則而存有的合目的性使命中得到核準的,這種使命不受此生的條件和界限的局限,而是進向無限的”?!叭祟愂馈奔葟娬{了人類由于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特別是“集體學習力量”而賦予的“神性”,同時,也在大數據基礎上認識到自身對生態(tài)圈的巨大破壞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確定性,認可自身的“魔性”,從而給讀者呼喚“道德律”的弦外之音,讓人讀起來不由拍案叫絕。
全書的最后以對未來歷史的預測作結,作者成功抵制了最后好好“爽一把”的誘惑,沒有滿嘴跑火車,而是從一個學者的角度,客觀地列出了三種未來:近期的未來,接下來幾千年的未來,遙遠的未來。雖然按照時間劃分稍顯保守,但并沒有影響到內容的精彩?!敖诘奈磥怼睂嶋H上是一種計劃中的未來,宇宙和人類社會就像我們現有知識預測的那個樣子,仿佛明天太陽照常升起;“接下來幾千年的未來”是一種參考了科技發(fā)展變量的未來,比如人類突然遇到新的技術突破,就像我們因為蒸汽的使用、電的運用、互聯網的發(fā)明等,改變了我們灰暗的發(fā)展前景;最后,“遙遠的未來”充滿著奇思妙想,也許人類會毀滅,也許人類通過“集體學習力量”和其他契機,突破了21世紀的發(fā)展瓶頸,我們會進入到目前無法想象的生存狀態(tài),就像《三體》中的程心每次解凍醒來,都會見到一個完全不可思議的人類社會。
這是我致敬本書的第三個地方:歷史的最終任務從來不是記錄,而是對過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展望,這也是書中導論提到的“精密計時革命”之后的歷史及歷史觀:歷史不是“富有者和有權勢者的歷史”,歷史也不僅僅指的是“人類歷史”。由此,人類從歷史出發(fā),不再仍然同維度平行地遙看未來,而是真正開始仰望“頭上的星空”,實現人類視角真正的維度突破。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筆者才將本文的題目定為“人間朝暉”,因為這本書讓我感到的完全不是悲觀地訴說一種卑微和沒落,而是從“虛無”出發(fā),走過“人間”,通過“虛無與萬物之間”的思索,實現對人類視角的一種超越。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對康德那類超凡思想的真正繼承,是真正的“人間朝暉”。
1804年,康德去世,一生從未踏出過出生的小鎮(zhèn)。
詩人海涅說,“康德是沒有什么生平可說的?!?/p>
也許,這個“沒有什么生平可說的”人早已帶著內心的道德律神游“頭上的星空”。
整個宇宙,還不夠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