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院,李橋,李愛霞,張艷青
(1.濟源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河南 濟源 459000;2.河南大學 環(huán)境與規(guī)劃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
濟源市“十二五”期間城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狀況變化分析
馬詩院1,李橋2,李愛霞1,張艷青1
(1.濟源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河南 濟源 459000;2.河南大學 環(huán)境與規(guī)劃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根據濟源市“十二五”期間大氣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數據,利用綜合污染評價法和多時段趨勢分析法對大氣環(huán)境質量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十二五”期間,濟源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有所下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污染濃度總體呈上升趨勢,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這與濟源市“十二五”期間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工業(yè)企業(yè)污染物的排放有很大關系,針對這些特征提出了改善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建議.
“十二五”;濟源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綜合污染指數;Spearman秩相關系數
濟源市位于黃河北岸,北隔太行山與山西晉城相接,西臨王屋山,南臨洛陽,東接焦作,是個新興工業(yè)城市.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為494.41億元,其中第二生產總值為330.93億元,占總量的66.93%,與2010年相比生產總值增加了44.78%[1].“十二五”期間濟源市不斷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濟源市城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與“十一五”相比略有下降,二氧化硫年均值均超二級標準;可吸入顆粒物2012年年均值達到二級標準,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年均值均超二級標準,污染水平有上升趨勢,但上升幅度較小,二氧化氮年均值達到二級標準,但濃度值有上升趨勢.本文通過分析“十二五”期間濟源市城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狀況及特征,以期為“十三五”濟源市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提供指導依據.
1.1 數據來源
濟源市城市大氣環(huán)境在線監(jiān)測站有3個,分別是百貨大樓、新行政區(qū)和污水處理廠,監(jiān)測項目2014年前為SO2、NO2和PM10,2015年開始新增加了PM2.5、CO和O3三項.本文數據來源于《濟源市環(huán)境質量報告書》(2011-2015年度).
1.2 評價標準
由于《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2]在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開始實施,所以本文對濟源市“十二五”期間空氣質量的評價仍使用《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作為評價標準,城鎮(zhèn)居住區(qū)、商業(yè)交通居民混合區(qū)、文化區(qū)、工業(yè)區(qū)和農村地區(qū)為二類區(qū),執(zhí)行二級標準.各項污染因子的具體評價標準的年平均值分別為:二氧化硫為0.06 mg/m3,二氧化氮為0.08 mg/m3,可吸入顆粒物為0.10 mg/m3.因2015年才開始監(jiān)測PM2.5、CO和O3三項污染物,故本文不對這三項污染物進行分析.
1.3 評價方法
1.3.1 綜合污染評價法
在大氣環(huán)境質量現狀評價中,常用的方法有綜合指數法[3-6]、模糊數學法[7-9]、主成分分析法[10]、灰色聚類法[11,12]等,這些方法在大氣環(huán)境質量現狀評價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綜合指數法因其簡單易懂,且直觀便捷而受到管理部門的青睞,本文運用綜合指數對濟源市“十二五”期間的大氣環(huán)境質量狀況進行評價.其計算公式[13]如下:
式中,Pi為第i種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數,Ci為第i種污染物的年均值,Si為第i種污染物的年均評價標準,P為大氣綜合污染指數,n為評價因子個數.大氣綜合污染指數分級標準見表1.
表1 大氣綜合污染指數分級標準
1.3.2 多時段趨勢分析法
多時段趨勢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法,計算公式[3]如下:
式中,Rs為秩相關系數,di為變量xi與yi的差值,xi為周期1到N按濃度值從小到大排列的序號,yi為按時間排列的序號.
如果秩相關系數Rs大于零,表示為上升趨勢;如果Rs小于零,表示下降趨勢;將Rs的絕對值與Spearman相關系數統(tǒng)計表中的臨界值Wp進行比較,大于臨界值Wp時,表示變化趨勢具有顯著意義.
2.1 大氣污染物年均濃度變化
根據濟源市3個大氣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點的監(jiān)測數據,對濟源市“十二五”期間城市大氣污染物年均濃度進行了統(tǒng)計(表2).三種污染物的濃度都呈現上升的趨勢,其中二氧化硫年均濃度有小波動,總體呈上升趨勢,2011年的年均濃度為0.062 mg/m3,2015年的年均濃度為0.069 mg/m3,上升11.3%;二氧化氮的年均濃度逐年上升,從2011年的年均濃度為0.032 mg/m3上升到2015年的年均濃度為0.039 mg/m3,上升21.9%;而可吸入顆粒物相對其他兩種污染物,波動較大,從2011年的年均濃度為0.104 mg/m3上升到2015年的0.125 mg/m3,上升20.2%.
表2 濟源市“十二五”期間城市大氣污染物年均濃度統(tǒng)計表 單位:mg/m3
2.2 大氣環(huán)境質量綜合評價
利用綜合指數法對城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進行評價,大氣污染綜合指數如表3所示.綜合污染指數是各項大氣污染物單項分指數之和,首要污染物是單項大氣污染物的分指數在綜合指數中所占比例(即負荷系數)最大者[13].濟源市“十二五”期間,大氣環(huán)境質量屬于輕污染,其中2012年的大氣環(huán)境質量最好,2015年最差,總體上呈現變差的趨勢;其中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所占的污染負荷份額較大,首要的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其次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占污染負荷份額呈現下降的趨勢,而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占污染負荷份額有所波動.
表3 濟源市“十二五”期間城市大氣污染綜合指數
2.3 城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變化趨勢
根據Spearman秩相關系數法,取顯著水平為0.05的W0.05=0.90為判別標準,各污染物分析結果見表4.從表4中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間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有上升趨勢,但上升幅度較小,為不顯著上升;二氧化氮呈顯著上升趨勢.這說明“十二五”期間,濟源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總體呈現變差趨勢.
表4 Rs與Wp的比較結果
2.4 “十二五”末與“十一五”末大氣環(huán)境質量對比
“十二五”末與“十一五”末大氣環(huán)境質量相比,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有所上升,其中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上升17.9%,上升明顯;二氧化氮年均濃度有所下降,下降2.5%(圖1).
圖1 “十二五”末與“十一五”末大氣污染物濃度對比
從圖1可見,“十二五”期間,二氧化氮呈上升趨勢,但與“十一五”期間相比有所下降,這與濟源市“十二五”期間電力等行業(yè)實施的脫硝治理工程有關,減排效果明顯;二氧化硫無明顯變化,但有稍微上升趨勢;可吸入顆粒物2012年濃度最低,2013年至2015年基本持平,但比2011年有所上升.“十二五”期間,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其次是二氧化硫.究其原因主要是“十二五”期間,濟源市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建設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張,機動車數量急劇增加,導致“十二五”期間環(huán)保投入社會效益不明顯.加之近幾年氣象條件變化,靜風頻率增加,霧霾天氣頻發(fā),導致環(huán)境空氣質量形式依然嚴峻.
綜合以上分析,濟源市“十二五”期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波動上升,二氧化氮則逐年上升;相比于“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的大氣環(huán)境質量有所下降,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都有所上升,但是二氧化氮卻有所下降,這與濟源市“十二五”期間電力等行業(yè)實施的脫硝治理工程有關,減排效果明顯;由于2015年開始新增加了PM2.5、CO和O3三項監(jiān)測項目,新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也于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十三五”期間大氣環(huán)境質量改善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對于改善濟源市城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有以下幾點建議:(1)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濟源市是個新興的工業(yè)城市,第二產業(yè)生產總值在全市生產總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要逐漸向第三產業(yè)轉型,減少工業(yè)能源的消耗,從而減輕環(huán)境的污染;(2)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既能節(jié)約資源,又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3)加強對工業(yè)企業(yè)的監(jiān)管執(zhí)法力度,確保企業(yè)的污染防治設施穩(wěn)定運行,各項污染物穩(wěn)定達標排放;(4)加大對各類揚塵和工業(yè)企業(yè)排放的煙粉塵的治理力度,減少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的濃度;(5)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機動車污染物的排放,全面供應符合國Ⅴ標準汽油和柴油,加大對不符合排放標準汽車的強制淘汰力度;(6)政府要重視城市綠化,加強對城市現有綠地的保護,同時要積極行動,不斷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
[1]河南·濟源統(tǒng)計局. 2015年濟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 http://www.jystjj.gov.cn/readinfo.asp?id=23527,2016-03-14/2016-05-08.
[2]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 [EB /OL ]. http://kjs.mep.gov.cn/hjbhbz/bzwb/dqhjbh/dqhjzlbz/ 201203/t20120302_224165.htm,2013-03-02/2016-05-08.
[3]馬詩院. 濟源市”十一五”期間大氣環(huán)境變化分析[J].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2015,35(2):21-24.
[4]李悅. 大氣環(huán)境質量綜合指數計算方法的研究及其應用探討[J].青島大學學報,1996,11(4): 57-60.
[5]普映娟,王琳邦. 環(huán)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方法探討[J].環(huán)境科學導刊,2010,29(2): 93-94.
[6]武麗敏,錢振華. 大氣質量評價綜合指數法的研究[J]. 環(huán)境科學,1995(3):58-60.
[7]鄭健. 2001—2011年烏魯木齊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模糊數學綜合評價[J].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4,36(1):28-34.
[8]馬媛媛,孫世群. 模糊綜合評價在合肥市大氣環(huán)境評價中的應用[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2,37(5):188-191.
[9]張春娜,李良玉. 唐山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模糊數學綜合評價[J]. 中國農學通報,2012,28(35):192-196.
[10]卜鵬,呂惠進,黃秋香,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南通市區(qū)大氣環(huán)境質量評價[J]. 科技通報,2016,32(2):214-217.
[11]徐衛(wèi)國,張清宇,陳英. 空氣質量評價灰色聚類修正模型的建立與應用[J].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40(6):989-992.
[12]張云海,馬雁軍,孫財濤,等. 灰色聚類評價在經濟區(qū)大氣環(huán)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0,33(6E): 426-428.
[13]向亞芳,任順省,張曉飛,等. 云陽縣城區(qū)大氣環(huán)境質量現狀分析及評價[J]. 環(huán)境科學導刊,2016(2):78-81.
[責任編輯:徐明忠]
Study on urba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period of 12th Five-Year in Jiyuan City
MA Shiyuan1,LI Qiao2,LI Aixia1,ZHANG Yanqing1
(1.Jiyu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Jiyuan 459000,China;2.The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0,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12th Five-Year Plan” in Jiyuan,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was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assessment and the trend of multi period.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Jiyuan City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quality has declined,SO2,NO2and PM10matter three pollution concentration overall assumes the trend of escalation,the primary pollutant is PM10.It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city of Jiyuan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the “12th Five-Year Plan”;Jiyuan;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quality;integrated pollution index;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2016-05-30
馬詩院(1978-),男,河南商丘人,工程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環(huán)境質量評價、環(huán)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X823
A
1672-3600(2016)12-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