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啟明
佳木斯近郊,猴石山,群峰相連。夏季綠樹蔥蔥,茂密遮日,是天然避暑極好的去處。冬季白雪皚皚,晶瑩的樹掛,著實美麗,好一派北國風光。雖有些蒼涼,但它的青萍秀色,誘使你駐足觀瞧,團山下的松花江水,靜靜地流淌了千年。雖是千里冰峰,靜色安寧中,不失其威偉壯觀。
1970年3月底,山區(qū)里變得喧囂起來,偌大的猴石山,遍布著很多的年輕人。我們團的各個連隊,以野營拉練的架勢,背著行李扛著槍,來到山腳下,放下裝備,就進入了緊張的前期施工準備。作為我們戰(zhàn)備值班團的全團兩千多人,主要任務就是逢山鋪路,遇水疊橋,在當前的任務目標前,自然是首當其沖。放眼望去,從近千米高的山頂,到其他相連的各個山岡,都有眾多的年輕人忙碌于山上山下,耳邊不斷的爆破聲,震耳欲聾。山腰間閃爍著一股股微黃的硝煙,響聲回蕩在山谷之間。
我所在的三營九連,被團里分配到距離佳木斯最近的三合大隊。這個村莊歸熬齊鎮(zhèn)管。此地是營部所在地,不遠處就是美麗的松花江。連隊化整為零,每個班都住在村里的老鄉(xiāng)家中,老鄉(xiāng)每天為我們燒水,冬天屋子里暖融融的,每天鉆進被窩里,是真叫舒服。
夏天蚊蟲肆虐,年輕人又多愛出汗,所以老鄉(xiāng)們?yōu)槲覀兙幒冒锢K,點燃后,為我們驅趕蚊蟲,讓勞累了一天的我們這些年輕人,都能睡個安穩(wěn)覺。
我們住的這個老鄉(xiāng)家是老少三代,家里有兩個挺可愛的孩子。凡是我們在家休息的時候,他們姐弟倆都會來到我們宿舍,和我們聊天嘮嗑,說這問那,還總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我們都是有問必答,但是凡涉及機密的問題,例如山頂坑道的一些事情,我們就只能避而不答了。
為了保密,連里在山洞周邊圍擋了帆布。就當時的國際形勢而言,比較復雜。在黑龍江省虎林縣珍寶島,就發(fā)生了中蘇邊防部隊的多次軍事沖突。從1969年1月起直到3月份,蘇軍三次進犯珍寶島,造成了我方軍民的多人死傷,1969年6月,蘇軍又入侵新疆裕民縣,7月8日,又入侵黑龍江撫遠縣八岔島。邊境十萬火急,為了預防,為了備戰(zhàn),才有了很多像我們這樣的突擊力量。同時也展示了我們國家的預防戰(zhàn)略方針,絕不對外侵略擴張的發(fā)展格局,這樣才有了野外山洞的挖掘工作。
全連四個排,138人,全天二十四小時作業(yè),四班三倒,每天八小時,歇人不歇機械,工程進展飛快。一米一米的進度,分別掘進著山上200多米的步兵坑道和山下500多米的炮兵坑道。山下的炮兵坑道,是并排的三個坑道口,里面的各個洞口相互連通,寬大無邊,作業(yè)面非常大,三個洞口的前方就是美麗的松花江和哈佳公路。
炮兵坑道是由沈陽軍區(qū)的工程部利用空壓機帶動的機械進行鉆孔,打孔成功后裝填炸藥爆破。規(guī)定是每個班必須爆破一次,把炸出的土方石塊清理干凈,交給下一個班,炸出的土方量很大,硝煙還未散盡,戰(zhàn)友們就開始了爭分奪秒地搬運,大的石塊三人抬,小的一人搬,放在鐵斗車里,順著鐵軌推到山洞外,當時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
效率高,離不開全團各連的戰(zhàn)前動員工作。連里指導員宣讀了團里的指導思想,并講述了珍寶島的戰(zhàn)斗英雄孫玉國、冷鵬飛的英雄事跡,以及修筑戰(zhàn)備坑道的意義,這些戰(zhàn)備工事是非常有必要修筑的。
當時的工作是枯燥的,回到宿舍,每周一期的沈陽軍區(qū)《前進報》《兵團戰(zhàn)士報》都只有兩頁,但那是唯一的文章報刊,班里的戰(zhàn)友們都搶著看,分成單頁相互傳閱,那時候的文化生活還是比較匱乏的。
有些喜歡音樂的同志們,到距離村子不遠的公路邊,吹口琴、拉二胡,還有北京來的李卓,拉著帶在身邊幾年的舊手風琴,樂曲悅耳動聽。緊張的工作之余,平添了幾分歡愉。幾個人大聲合唱,喊上幾嗓子,那是發(fā)自內心的聲音。偶爾駛過的大卡車,帶著呼嘯的響聲卷起風塵,飛馳而過,戰(zhàn)友們卻誰都不去理會,依舊沉浸在美好的音樂世界里。
但佳木斯的街容市景,才是我們最大的吸引與誘惑,那里是高樓林立,能聽見熟悉的火車轟鳴聲,江中的汽輪船,冒著蒸汽,還有穿梭其中的快艇,飛過人們的眼前。還有穿行于街上,身穿美麗裙裝的姑娘,看出我們初生懵懂的年輕人,對于美好青春的憧憬與向往。
記得有一年五一勞動節(jié)那天,全團二十幾個連隊的近一半人,從方圓幾十里的各自駐地,來到佳木斯。浩大的人流,很是壯觀,現(xiàn)在想起來也是無比的震撼。但是在晚六點以前,必須按時歸隊,這是鐵一般的紀律。任何再好的美景,再吸引人的事情,也必須以紀律為準繩,每個同志都絕不會越雷池半步。
山下的作業(yè)比山上的坑道作業(yè)快了許多。無論是交通,還是作業(yè)機械,都優(yōu)于山上。為了增加進度,我們班被調到山上,和那里的同志一起搶進度,與時間賽跑。
每天要爬一百多米高的山,到達山頂時,已是大汗淋漓。可是在這里的時候,會感覺到風光無限,風吹臉頰的感覺既舒服又愜意。
因人工掄錘,不可能一個班次完成,必須寫好交接日記,否則會釀成大禍,后果是不堪設想的。挖掘工作,白班作業(yè)沒有什么事故發(fā)生,但夜間作業(yè),尤其是后半夜的第三班,就不會那么順利了。從午夜12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是最難熬的。走進坑道,掌釬的同志要格外注意。由于人體不可抗拒的生物鐘,打錘時精力不夠集中,掄出去的錘是不準的,難免會掄到掌釬的人的身上。掌釬時是蹲著的,兩手不停地轉動鋼釬,不可能注意到掄錘的方向,加上頭上壓得很低的安全帽,更沒法及時地看到各種突發(fā)情況。雖然大家都很小心注意,來自北京的小馬和天津的小梁,都被重重地砸過,掄錘的同志又是道歉又是賠不是,顯得很無奈,也不敢掄錘了,掌釬的和掄錘的都提心吊膽,但是只要看到坑道門口上刻寫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口號,還有什么可怕的呢?這更加激勵了戰(zhàn)友們的干勁,有了相互的勉勵,更有了相互的理解,都是為了工作進度,為的是早日投入國防戰(zhàn)備使用,才有了更快的工程進度。
同樣的危險也發(fā)生在了我的身上。來自上海的劉躍進,平時在班里是個特別熱心的人,工作時,細致積極,下班回到宿舍,依然不顧疲憊,為戰(zhàn)友們打飯、燒水,幫助老鄉(xiāng)打掃院落。我和他在一次工作過程中,他不小心掄錘砸在了我的頭上,雖然戴了安全帽,但是他砸得很重,被砸得頭昏昏沉沉的,在宿舍里躺了三天,又抓緊時間回到了坑道內。戰(zhàn)友們都在努力地工作著,你還能躺得住嗎?這同時,也是為了不讓劉躍進繼續(xù)自責,為了不讓其他戰(zhàn)友擔心,戰(zhàn)友們之間的感情是不需要用太多言語來表達的,行動就是一切。
那時年輕的我和我們的每個同志、戰(zhàn)友,都是按著珍寶島英雄和劉英俊的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勉勵自身,努力地工作著。因全連戰(zhàn)友按著團里的要求,參觀了佳木斯郊區(qū)的劉英俊烈士紀念館,才有了洞口向英雄學習的口號,那口號絕不是空喊出來的。
這里我特別要提及劉英俊烈士的事跡。1966年3月15日,他駕馭的炮車,在公共汽車站邊。拉車的馬被路過的汽車喇叭驚嚇,拖著炮車沖向人群,有6名兒童被嚇呆。就在這緊急時刻,他奮不顧身,力挽狂奔的驚馬,迫使馬倒車翻。兒童得救了,而他自己被壓在車下,后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因此,當時的《解放軍報》發(fā)表過《向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劉英俊學習》的社論。
為了搶進度,難免也產生了一些蠻干,不講科學施工的野蠻方式,出現(xiàn)過不少不大不小的生產事故。
戰(zhàn)友小劉是炸藥裝填手,在一次點燃導火索時,十炮響了九炮。有一炮的導火索長了些,他回去檢查時,炮硝響了,他急忙轉身往回跑時,還是被炸飛的石塊砸中后背,有顆小石塊劃傷了左眼,流血不止。被及時送到佳木斯醫(yī)治,后來轉到哈爾濱兵團總醫(yī)院,足足三個月,還是視力嚴重受損,后來回北京探親,到醫(yī)院治療,才有了很大的恢復。
在將近三載的施工中,全連有六名同志因公致殘,全連同志小傷每位都有,但是沒有任何戰(zhàn)友說過消極的話,甚至更有八名戰(zhàn)友,在下山之前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坑道施工中,臨近尾聲,牡丹江的小魏,被立在山洞邊的掩體防護門壓死,當時的場景是相當殘酷的。那是8月份的一天,山洞外邊下著中雨,加之秋風刮得挺大,大家都到山洞的另一端避雨,他卻在另一端,不小心踏在固定安全門的木杠上,近千斤重的防護水泥鋼筋門,倒向了小魏這一側,我們近二十個人,鐵棍撬,木杠抬,把小魏拉出來,但是人早已停止了呼吸,全連戰(zhàn)友在山下坑道外,為他開了追悼會,但他沒有被追認烈士,叫因公犧牲。戰(zhàn)友們感到非常的惋惜,年紀輕輕就這么匆匆地離開了這個多彩的世界。
連里的指導員念的悼詞是:魏小虎同志,在國防施工中,努力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的事跡值得我們每位同志學習,讓我們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更加努力。
小魏的父親,是位50多歲的中年人,那天顯得很好,他講了幾句話:我為有這樣的兒子而感到驕傲,他是為了國家的建設死的,死得值......說到這里,他哽咽著說不下去了,滿臉的淚水,夾雜著毛毛細雨,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那天的午飯,大家都沒有吃好,小魏父親的那句“總是要有犧牲的”,時時回響在耳邊。
工程還是要繼續(xù)的,而且要加快,同志們在快的工作中,增添了安全感。因為原來只有兩位安全員,后來增加到6位,使得后期的工作又快又好。
坑道進行混凝土裝填,用鋼筋編號鋼筋架,搭好模板,再用六十厘米厚的混凝土澆筑,用震動棒攪拌,讓水泥均勻。五百多米長的山洞,前后突擊了半月有余,人員機械不休,若有半小時以上的間歇,茬口就接不瓷實,就會影響工程質量。連續(xù)澆水40天,使模板與洞體的鋼筋混凝土脫離。大小伙子的我們,像繡花似的,絲毫不得馬虎,工作做到極致,質量極佳。
坑道被沈陽軍區(qū)工程兵專家測定百分百通過,完全合格。全連同志參觀了親手勞動的成果,可謂一應俱全,分分心血,拳拳之心,沒有浪費。
1972年的國慶節(jié)前夕,山上山下的坑道影子不見了,戰(zhàn)友們用大量的草木、花束進行了精心的掩蔽,完全蹤影皆無。但在我們腦海中還經常浮現(xiàn)著山洞的身影。連隊的同志們從鄉(xiāng)親們家中背起了行囊,與朝夕相處了三載的老鄉(xiāng)們告別,那兩個頑皮的孩子還有了哭聲,體現(xiàn)了當時流行的一句話,軍民魚水情啊。
很多年過去了,回想起那三載的時光,緊張中又有危險感的工作、生活場景,仿佛就在眼前,如影隨形。那青山,那綠水,那靜靜的群山中,不時有股股黃煙的升騰,那回蕩在山谷間的響聲,那是靚麗的風景啊。爆炸聲是很美妙的音符,時時回響在耳邊。這些,都是為流淌的松花江,為千百萬沿岸休養(yǎng)生息的百姓,為的是和諧與安寧,更是為了華夏神州的繁榮昌盛。
我有時會想,那塵封幾十年的山洞坑道,在現(xiàn)今的和諧安寧時期,何不利用為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實為最佳的選擇。假如有可能,慕名而來的游客定會絡繹不絕。我和很多當年的戰(zhàn)友同志,定不會落后,找回我們當年的感受,找回我們當年的生活工作的情景?;叵氘斈耆w138名兵團戰(zhàn)友的開掘過程,建設的杰作,那必是無比的自豪。
回憶過去,是對自己極好的安慰,可以找回曾經,曾經的我,我們已經變老,可是記憶猶新。那就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曾經,曾經發(fā)生過的事情,永遠,致敬猴石山。
責任編輯/蘭寧遠
插圖/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