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鵲鴝冬季和春季取食生態(tài)位初步研究

2016-12-09 08:27:50原寶東閆永峰
四川動物 2016年3期
關鍵詞:鳥類寬度食物

原寶東, 閆永峰

(1.商丘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河南商丘476000;2.河池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廣西宜州546300)

?

鵲鴝冬季和春季取食生態(tài)位初步研究

原寶東1, 2, 閆永峰1*

(1.商丘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河南商丘476000;2.河池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廣西宜州546300)

2013年3—5月,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廣西宜州利用直接觀察法對鵲鴝Copsychussaularis的取食生態(tài)位進行分析,記錄鵲鴝的數(shù)量、取食時間、食物種類、取食方式、取食生態(tài)位、取食方向等,共記錄38 d,收集數(shù)據(jù)6 407個。結果表明:鵲鴝為雜食性鳥類,以果實和昆蟲為主,冬季取食的植物有23種,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為11.24;春季取食植物有22種,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為12.19;春季和冬季的取食生態(tài)位重疊度為0.359??ǚ姜毩⑿詸z驗表明:春季和冬季鵲鴝的取食時間和食物種類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取食高度、取食水平和取食方向等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鵲鴝的取食方式為啄食。鵲鴝的食物種類和取食時間受季節(jié)的影響較大,人為干擾是影響鵲鴝取食和活動的主要因素。

鵲鴝;食性;生態(tài)位寬度;生態(tài)位重疊度

鵲鴝Copsychussaularis是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的常見留鳥,共有2個亞種分化(趙正階,2001)。國外見于歐亞大陸、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華萊士區(qū)(Wallace)和太平洋諸島(蔣愛伍等,2009)。鵲鴝主要棲息于海拔2 0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林、竹林、林緣疏林灌叢和小塊叢林等開闊地,尤其喜歡村寨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灌叢、果園以及耕地、路邊和房前屋后的樹林與竹林,甚至出現(xiàn)在城市公園和庭院樹上(蔣仕仁,2003)。目前關于鵲鴝的研究相對較少,有學者在杭州對鵲鴝的聲行為進行了觀察和記錄,并與印度哈里瓦地區(qū)的鵲鴝進行了比較分析,有學者分析了四川省東部峨城山區(qū)鵲鴝數(shù)量不斷減少的原因(王協(xié)義,1999;劉繪,2003)。亂砍濫伐、獵捕和農(nóng)藥的使用以及土地使用性質(zhì)的改變使鵲鴝的棲息地喪失,造成了鵲鴝的數(shù)量銳減(鄭光美, 王岐山,1998)。

生態(tài)位是一個生物單位(個體、種群或物種)生存條件的總集合體,由于食物資源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鳥類的分布模式、種群密度、繁殖成功率和雛鳥存活率等,因而食物生態(tài)位研究至今仍然是生態(tài)位研究中非常活躍的一個領域(Thomas,2008)。動物的取食生態(tài)位研究對評估生境質(zhì)量、預測棲息地負載量、制定合理的保護策略和資源管理方案等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鳥類在不同季節(jié)取食生態(tài)位的重疊度、相似性及寬度的計算,可深入認識鳥類對資源波動性的行為適應機制(楊曉君等,1994;王維禹等,2005;趙欣如等,2010)。因此,通過對廣西宜州地區(qū)鵲鴝的取食行為進行直接觀察,初步分析其春季和冬季取食生態(tài)位的寬度和重疊度,為以后開展鵲鴝的行為研究工作提供基礎性資料,并對今后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議。

1 研究地區(qū)概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

2013年3—5月,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野外調(diào)查采用樣線法和樣方法,發(fā)現(xiàn)鵲鴝后利用8×42倍的雙筒望遠鏡采用隨機取樣法和掃描取樣法定點觀察鵲鴝的數(shù)量和取食行為,每2 d觀察一次,觀察時間段為:06∶00—09∶00、09∶00—12∶00、12∶00—15∶00、15∶00—18∶00。記錄食物種類、取食方式、取食生態(tài)位及取食方向,每次觀察可選取不同的時間段,也可以進行連續(xù)觀察或全天觀察。其中取食方式分為整吞、啄食、拾取及其他;取食生態(tài)位分為地面、灌叢及喬木樹冠,其中喬木樹冠的垂直取食生態(tài)位由上至下依次分為上層、中層及下層,水平取食生態(tài)位由外向內(nèi)依次分為外側(cè)、中側(cè)及內(nèi)側(cè);取食方向以正北方向為0°,正東方向為90°,正南方向為180°,正西方向為270°,共分為4個范圍:315°~45°、45°~135°、135°~225°、225°~315°。將春季、冬季的各生態(tài)位參數(shù)進行卡方獨立性檢驗。

所有數(shù)據(jù)處理均在Excel 2010和SPSS 13.0中進行。

2.2 種群分布模式

鵲鴝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tài)和布局,采用統(tǒng)計樣方結果中的方差/平均數(shù)(S2/m)來判斷。S2/m=0為均勻分布,S2/m=1為隨機分布,S2/m>1為集群分布。其中:

m=∑fx/N

S2=[∑fx2-(∑fx)2/N]/(N-1)

式中x為樣本中含有的鵲鴝數(shù)量,f為出現(xiàn)頻率(含有不同個體數(shù)樣本的出現(xiàn)頻率),N為樣本總數(shù)。方差反映了樣本與平均數(shù)的差異程度,方差越大,樣方間鵲鴝種群密度的差異越大。

2.3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2.3.1 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 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feeding niche breadth)用Simpson多樣性指數(shù)(B)表示(吳詩寶等,2005)。

B=1/∑Pi2

式中,Pi為實際利用的第i種食物在所有被利用的食物中所占的比例。

2.3.2 取食生態(tài)位重疊度 取食生態(tài)位重疊度(feeding niche overlap)用Levins(Ojk或Okj)指數(shù)表示。

Ojk=Okj=∑PijPik/(∑Pij2∑Pik2)1/2

式中,Pij和Pik分別為被j和k組鵲鴝利用的第i種食物在所有被利用的食物中所占比例。

3 結果及分析

3.1 鵲鴝種群的分布型

鵲鴝以單獨覓食為主,偶爾有雌雄2只共同覓食,超過3只共同覓食時,它們之間會發(fā)生食物競爭的沖突,春季2只共同覓食發(fā)現(xiàn)比例明顯超過冬季。將數(shù)據(jù)運用格局指數(shù)進行計算,結果表明,研究地區(qū)冬季的鵲鴝種群分布格局指數(shù)為0.99,為隨機分布;春季的為1.13,為集群分布(表1)。

表1 鵲鴝種群分布的模式統(tǒng)計表

3.2 鵲鴝冬季、春季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和重疊度

根據(jù)觀察記錄的數(shù)據(jù),鵲鴝的取食行為數(shù)據(jù)見表2,并對不同季節(jié)的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和重疊度進行分析。從結果可以看出鵲鴝為雜食性鳥類,以果實和昆蟲為主,冬季取食的植物有23種,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為11.24;春季取食的植物有22種,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為12.19;春季和冬季的取食生態(tài)位重疊度為0.359。取食都是用喙啄食。鵲鴝喜歡在高大喬木、灌叢、草地和地面上獨自取食,取食植物上的果實及地面上的落果,還取食植物枝條上和地面上的昆蟲,有時也會在生活垃圾中尋找食物。鵲鴝春季和冬季的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都較高,這與不同季節(jié)可供取食的果實的種類不同有關。

3.3 鵲鴝春季和冬季取食生態(tài)位比較分析

通過對鵲鴝春季和冬季的取食時間、食物種類、取食方式、取食高度、取食水平和取食方向等進行分析,結果見表3。

卡方獨立性檢驗表明:鵲鴝春季和冬季的取食時間和食物種類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取食高度、取食水平和取食方向等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取食方式為啄食。取食果實種類不同可能與不同季節(jié)果實的成熟期不同有關;春季的主要取食時間在06∶00—09∶00,比例為50.13%,冬季的主要取食時間在09∶00—12∶00,比例為32.12%,取食時間受季節(jié)的影響較大,冬季早上寒冷,鵲鴝為了減少能量的散失會推遲取食時間,這是對環(huán)境的行為適應。鵲鴝春季和冬季在取食高度、取食水平和取食方向等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與研究區(qū)植物種類組成單一和掛果在外側(cè)并朝陽有關。

4 討論

4.1 鵲鴝的取食生態(tài)位

食物是影響鳥類生境利用和選擇的主要因素,鳥類取食行為的適應機制是對食物豐富程度的響應。鳥類取食地選擇的問題,不僅與鳥類本身的食性相關,也與棲息地結構以及食物資源狀況相關。它可以揭示鳥類在其生存環(huán)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鳥類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楊曉君等,1994)。鵲鴝

表2 鵲鴝冬季、春季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和重疊度

表3 鵲鴝春季和冬季取食生態(tài)位比較分析(卡方獨立性檢驗)

不同時段取食頻次的差異可能與以下幾方面原因有關:經(jīng)過一晚的休息,鵲鴝消化道內(nèi)的食物已經(jīng)消化完畢;早晨人類的活動較少,對鳥類的干擾較少,這是造成早上取食頻次相對較多的主要原因。以往的研究指出,大多數(shù)晝行性動物都具有早上進食的行為,以補充夜晚能量的消耗(龐秉璋,1981;韋明思等,2004)。鳥類的取食行為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環(huán)境條件、季節(jié)、個體發(fā)育階段不同以及新情況的出現(xiàn)而發(fā)生變化,是對環(huán)境適應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冬季與春季相比溫度要低一些,鵲鴝會推遲外出活動取食的時間,在其他鳥類的研究中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Yagihashietal.,1998)。

生態(tài)位寬度是物種利用或趨于利用所有可利用資源狀態(tài),一個物種的生態(tài)位寬度越寬,其特化程度越小,也就是說該物種更傾向于一個泛化種;相反,一個物種的生態(tài)位寬度越窄,該種的特化程度越大,即更傾向于一個特化種。生態(tài)位重疊是個體與生態(tài)因子聯(lián)系上的相似性,當物種利用同一資源(食物、營養(yǎng)成分、空間等)時,就會出現(xiàn)生態(tài)位重疊現(xiàn)象,生態(tài)位重疊程度能體現(xiàn)種群對共同資源的利用狀況(van Den Wyngaertetal.,2003)。在研究地區(qū),冬季掛果的植物相對較少,春季植物開始冒出新芽,有些春季結果實的植物為鵲鴝提供了更多的食物選擇,這使得春季的取食生態(tài)位寬度略大于冬季。春季和冬季的取食生態(tài)位重疊度很低可能與植物果實的成熟季節(jié)不同有關(Kwitetal.,2004)。

在進化過程中,動物選擇了適應本身條件發(fā)展的最佳取食策略。鵲鴝屬于小型鳥類,2個季節(jié)能夠取食的植物種類達到30多種,這與早期報道中小型鳥類食物選擇性較小,通過提高覓食活動率、增加食物量、拓寬取食生態(tài)位相符(Barneaetal.,1991)。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研究地區(qū)冬、春季昆蟲資源相對較少(鄧維安,2003),可以提供的肉食性食物有限,鵲鴝會更多地取食果實,這與早期報道杭州地區(qū)鵲鴝以肉食性為主的結果有差異(蔣仕仁,2003),同時從另一方面表明鵲鴝是一種適應能力較強的鳥類,能夠根據(jù)食物資源的可利用性調(diào)整取食策略。一年之中夏季是昆蟲多樣性豐富的季節(jié),秋季是果實成熟的主要季節(jié),下一步開展季節(jié)變化對鵲鴝取食行為的影響研究是理解鵲鴝生活史策略的關鍵。

4.2 鵲鴝對種子的潛在傳播作用

通過對2個季節(jié)鵲鴝的取食可以看出,鵲鴝主要以果實為主,也會取食昆蟲、垃圾中的食物,這對抑制蟲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鵲鴝喜歡在樹冠高處取食,這與植物樹冠層采光充足、果實發(fā)育相對飽滿、食物營養(yǎng)更多有關。許多植物通過鳥類傳播果實,Barnea等(1991)研究表明,鳥類的消化過程能夠明顯提高種子的萌發(fā)率,甚至使種子由不能萌發(fā)變?yōu)槟軌蛎劝l(fā),原因是鳥類消化了果肉,而果肉中可能存在萌發(fā)抑制物質(zhì)(Cipollini & Levey,1997)。鵲鴝在啄食果實的過程中會將種子附帶吞入體內(nèi),未消化的種子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從而成為了種子的傳播者。在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在離母樹很遠的距離發(fā)現(xiàn)了苦楝Meliaazedarach、桂花Osmanthusfragrans等幼苗,這些幼苗很可能是借助食果動物的傳播才得以在適宜的生境萌發(fā)。動物對種子傳播的生態(tài)學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領域(申仕康等,1998)。

研究過程中可見成對的鵲鴝在房頂上、空中打斗或嬉戲,??吭陔娋€桿上鳴叫,或者互相鳴叫。對于鵲鴝如何筑巢、繁殖,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研究。研究期間曾發(fā)現(xiàn)鵲鴝在長穗魚尾葵Caryotaochlandra和桂花上筑巢,深入研究鵲鴝的繁殖生物學才能更好地了解該物種的進化適應機制。

致謝:感謝河池學院本科生雷志棟和張小娟同學在野外數(shù)據(jù)收集過程中給予的幫助。

鄧維安. 2003. 廣西宜州市蝗蟲名錄[J]. 河池師專學報, 23(2): 97-98.

蔣愛伍, 于家捷, 楊浪, 等. 2009. 河池學院校園鳥類初步觀察[J]. 河池學院學報, 29(5): 69-75.

蔣仕仁. 2003. 杭州鵲鴝聲行為[J]. 四川動物, 22(3): 144-145.

劉繪. 2003. 拯救乖鳥鵲鴝[J]. 大自然探索, 22(6): 6.

龐秉璋. 1981.白頭鵯的食性[J]. 動物學雜志, (4): 75-76.

覃勇榮, 覃寶山. 2008. 河池學院校園寄生植物的危害及其防治[J]. 河池學院學報, 28(2): 47-52.

申仕康, 胡曉立, 王躍華. 2008. 鳥類對豬血木種子的散布及在其保護中的意義[J]. 廣西植物, 28(5): 650-654.

王維禹, 郭延蜀, 胡錦矗, 等. 2005. 白頭鵯春季食性及取食空間生態(tài)位的初步研究[J]. 四川動物, 24(4): 466-468.

王協(xié)義. 1999. 鵲鴝緣何在減少[J]. 野生動物, 20(3): 5.

韋明思, 陳章和, 任海, 等. 2004. 鳥類和螞蟻對桃金娘種子傳播的初步研究[J]. 生物多樣性, 12(5): 494-500.

吳詩寶, 劉迺發(fā), 李有余, 等. 2005. 中國穿山甲的食性與覓食行為初步觀察[J].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11(3): 337-341.

楊曉君, 文賢繼, 楊嵐. 1994. 籠養(yǎng)白腹錦雞覓食活動的觀察[J]. 動物學研究, 15(1): 49-54.

趙欣如, 肖雯, 張瑜. 2010. 野外觀鳥手冊[M].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6-10.

趙正階. 2001. 中國鳥類志 下卷 雀形目[M]. 長春: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60-262.

鄭光美, 王岐山. 1998.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鳥類[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Barnea A, Yom-Tov Y, Friedman J. 1991. Does ingestion by birds affects seed germination[J]. Functional Ecology, 5: 394-402.

Cipollini ML, Levey DJ. 1997.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fleshy vertebrate-dispersed fruits: adaptive hypothe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seed dispersal[J].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50: 346-372.

Kwit C, Levey DJ, Greenberg CH,etal. 2004. Fruit abundance and local distribution of wintering hermit thrushes (Catharusguttatus) and yellow-rumped warblers (Dendroicacoronata) in south Carolina[J]. Auk, 121: 46-57.

Thomas K. 2008. Spatial smoothing techniqu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habitat suitability[J].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tatistics, 15: 343-364.

van Den Wyngaert IJJ, Wienk LD, Sollie S,etal. 2003. Long-term effects of yearly grazing by moulting greylag geese (Anseranser) on reed (Phragmitesaustralis) growth and nutrient dynamics[J]. Aquatic Botany, 75: 229-248.

Yagihashi T, Hayashida M, Miyamoto T. 1998. Effects of bird ingestion on seed germination ofSorbuscommixta[J]. Oecologia, 114: 209-212.

傳播科學信息的媒介 開展學術交流的平臺

●主要欄目:研究報告、基礎資料、野生動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qū)、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教學探索、綜述與進展。

●讀者對象:廣大從事動物學、生物學和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科研、教學、管理、醫(yī)衛(wèi)等科技工作者,有關院校師生和業(yè)余愛好者。

●雙月刊,大16開,每期 164頁,精印彩色封面,逢單月末出版,2016年全年6期國內(nèi)定價300元(每期50元),國外為每期20美元,全年120美元。

●訂閱辦法:從郵局匯款至本刊編輯部,寫清訂閱人姓名、地址、郵編,附言訂閱數(shù)量即可。

電話/傳真:028-85410485 電子郵件:scdwzz001@163.com scdwzz@vip.163.com

郵局匯款: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號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內(nèi)《四川動物》編輯部

郵政編碼:610064

銀行匯款: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四川分行營業(yè)部東大支行 戶名:四川省動物學會

帳號:4402298009000012596

Feeding Niche ofCopsychussaularisbetween Spring and Winter

YUAN Baodong1, 2, YAN Yongfeng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Henan Province 476000, China;2.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6300, China)

Feeding niche of magpie robin (Copsychussaularis) was investigated from March to May 2013 and December 2014 to February 2015.In the fieldwork, number ofC.saularis, feeding time, food types, feeding behaviors, feeding niche and feeding direction were record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C.saulariswas omnivorous, but mainly fed on fruits and insects.Analysis of feeding niche breadth and overlap suggested that the value of feeding niche breadth was 11.24 in winter and 12.19 in spring, respectively; the value of feeding niche overlap was 0.359 between spring and winter.The feeding time and food typ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pring and summer (P<0.05),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other parameters (P>0.05).The feeding behaviors ofC.saulariscould be affected by food resources in different seasons.Human disturbance might be the main reason to influence its activity and feeding.

Copsychussaularis; feeding habit; niche breadth; niche overlap

2015-11-09 接受日期:2016-01-15 基金項目:河南省動物營養(yǎng)代謝與遺傳改良創(chuàng)新型科技團隊項目; 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重點項目(KY2015ZD105); 商丘師范學院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500014001)

原寶東(1981—), 男, 博士, 副教授, 主要從事動物學方面的研究, E-mail:yuanbao365@163.com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anyf01@sina.com

10.11984/j.issn.1000-7083.20150352

Q958.1; Q959.7

A

1000-7083(2016)03-0426-05

猜你喜歡
鳥類寬度食物
善于學習的鳥類
學與玩(2022年9期)2022-10-31 02:54:08
我的濕地鳥類朋友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4
鳥類
小太陽畫報(2019年1期)2019-06-11 10:29:48
鳥類的叫聲
馬屁股的寬度
搞笑:將食物穿身上
食物從哪里來?
紅細胞分布寬度與血栓的關系
孩子成長中,對寬度的追求更重要
人生十六七(2015年5期)2015-02-28 13:08:24
食物也瘋狂
延庆县| 醴陵市| 黔南| 车险| 当阳市| 务川| 伊金霍洛旗| 共和县| 嘉定区| 张掖市| 阿巴嘎旗| 祁东县| 中卫市| 鄂尔多斯市| 桐城市| 宝山区| 新干县| 温州市| 伊金霍洛旗| 商水县| 屏南县| 东阿县| 手游| 旺苍县| 静安区| 普洱| 万年县| 永靖县| 丰县| 织金县| 汝城县| 灵武市| 锦州市| 大理市| 二连浩特市| 吴川市| 安宁市| 左贡县| 陆良县| 城口县|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