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2016年8月23日報道,新學年到來,江蘇常州工學院即將啟用新校區(qū),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然而,一條全新的管理規(guī)定卻讓學生們炸開了鍋。原來,該校區(qū)竟然禁止師生使用自行車和電動車。
校方解釋稱,此舉是為了綠色環(huán)保,鼓勵大家一起鍛煉身體,而且新校區(qū)校園道路不夠寬敞,師生在校園中騎車會影響交通安全。但學生們卻并不買賬?!拔蚁胝f同在一個學校,只禁止學生騎車卻允許老師開車,敢問公平何在?開車是很綠色環(huán)保的嗎?騎自行車是一個綠色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學校卻在反對。還提及安全問題,難道是為了讓老師們開車更安全嗎?”一名學生直接在網(wǎng)上發(fā)帖質疑道。
校內“禁騎”學生為何不買賬
自從高校擴招以來,絕大多數(shù)高校都擴建了校區(qū)或建了新校區(qū),動輒占地超過1000畝,使得自行車成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代步工具,甚至還帶動了高校周邊的二手自行車交易市場。但是,有些高校卻禁止學生在校園中騎車,這無疑會給學生的出行帶來麻煩,起碼上課要提前十幾分鐘出門,甚至還得一路小跑,更不要說小情侶沒法玩騎自行車的浪漫了。
學校表示此舉主要因為校園道路不夠寬敞,師生在校園中騎車會影響交通安全。這個理由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學生們卻很難買賬。首先,校園禁止老師和學生騎車,看上去師生平等,但實際上幾乎沒有老師騎車。所謂的師生都不能騎車,其實只是針對學生而已。另一方面,學生不能騎車,但老師可以在校園里開車,這就徹底暴露出校園禁止騎車,實質上就是現(xiàn)代版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政策,當然讓人無法接受。再者,高校禁止校內騎車,表面上看是校園道路不夠寬,但根源在于校園道路設計出了問題,沒有設計和建造足夠寬、能夠方便學生騎自行車的道路。而若因此就采取禁止學生騎車的辦法,這實質上是讓沒有參與校園規(guī)劃設計決策的學生,為高校的校園規(guī)劃設計決策不科學買單,自行車亦成了高校決策失誤的“替罪羊”。
校內“禁騎”是謬規(guī)
每所學校都需要校規(guī),然而規(guī)定首先自身要有一個尺度,那就是合法合情合理。而常州工學院發(fā)布的只許開汽車不能騎自行車的校規(guī),于法于情于理,又有哪條相符?出臺這種謬規(guī),只能反證出學校的懶政。在校區(qū)騎自行車,確有可能產生停放無序、偷盜遺失等問題,騎行過快還會造成交通事故,但解決這些問題要靠管理,而不是一禁了之。謬規(guī)折射出了思維方式、教育方式中的問題。
大學是科學文化的高地,也應是法治的高地。常州工學院的謬規(guī),不僅與法相悖,而且再次暴露出一個老問題——法治精神缺失。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而全然不去思考這種做法是否合法。大學不但要教書,還要育人。而所謂育人,絕不只是指高談闊論講大道理,學校的一招一式,都是育人載體。要是學??偸怯脩姓惺?,用謬規(guī)約束學生,那么學生在“無法無天”的學校里于無形之中接受負面教育,潛移默化之下,習慣成了自然,將來走上社會后又必定會把這種負面基因在各自的職業(yè)生涯中傳遞甚至放大——從這個層面考量,常州工學院的謬規(guī),其謬又何止只在禁騎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