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育
(漳州市中心血站,福建漳州 363000)
?
·經(jīng)驗交流·
獻血者初復檢血型不符原因和潛在質量問題的分析
陳美育
(漳州市中心血站,福建漳州 363000)
目的 分析無償獻血者初篩與確認血型不符的原因,發(fā)現(xiàn)潛在的質量問題,采取糾正措施,制定預防措施,減少差錯的發(fā)生,提高血液質量安全。方法 對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福建省漳州市225 270例無償獻血者的初篩與確認血型不符事例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血型不符原因及其影響血液質量的風險。結果 225 270例無償獻血者中初篩與確認血型不符106例,主要原因為獻血者自身抗原較弱、試劑反加、電腦信息錄入有誤、獻血者身份混淆等。結論 根據(jù)血型不符原因包括人員、環(huán)境等,加強人員培訓和改善環(huán)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減少血型不符,另外,當初復檢血型不符發(fā)生后應認真調(diào)查分析原因和存在的問題,采取相關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減少造成血型不符原因引起的血液質量問題。
供血者; 血型抗原; 質量意識; 血液質量
通過分析無償獻血者初篩與確認血型不符的原因,可發(fā)現(xiàn)在采血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顯性和隱存的質量問題,從而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除了血型誤判外的更為嚴重的差錯事件的發(fā)生。
1.1 標本來源 收集選擇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福建省漳州市無償獻血者225 270例標本。初篩標本來自獻血者手指采集的末梢血,復檢標本來自獻血者獻血后用真空采血管留取的標本。
1.2 儀器與試劑 儀器為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澳斯邦公司)、微板振蕩器、離心機等。試劑為抗-A、抗-B抗血清(上海血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A、B、O標準紅細胞(上海血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理鹽水等。
1.3 方法 獻血者初篩:采用末梢血用紙板法做正定型。站內(nèi)確認:采用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加樣,做微板法正定型和反定型,正定型和反定型不符進一步做特殊抗體篩查試驗,初篩與確認血型不合,剪血袋辮子和血液標本管的標本進一步確認[1-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初篩和復檢方法比較采用χ2檢驗[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5 270例無償獻血者中發(fā)現(xiàn)血型初篩與確認血型不符106例,不符合率為0.05%,其中B型誤判為O型居第1位(34.91%),居第2位為AB型誤判為A型(17.92%),居第3位為A型誤判為O型(14.15%)??乖z占69.81%(74/106),抗原漏檢為血型誤判的主要原因。B抗原漏檢占抗原漏檢總數(shù)的78.38%(58/74);A抗原漏檢占21.62%(16/74);B抗原漏檢明顯高于A抗原漏檢。假凝集占20.75%(22/106)。因獻血者血型抗原較弱、疑難血型引起的血型誤判僅占3.77%,96.23%均為人為因素造成的血型有誤,初篩和復檢方法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6.0,P<0.05)。見表1、2。
表1 初篩血型與確認血型不符分布[n(%)]
表2 106例初篩血型不符原因分類及所占比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225 270例無償獻血者中初篩與確診血型不符106例,參照文獻[6-8]分析原因如下:(1)B抗原漏檢明顯高于A抗原漏檢,原因為:①試劑抗B效價低于抗A效價;②獻血者血液大部分是B抗原明顯較A抗原弱,尤其是AB型血液,在檢測時發(fā)現(xiàn)通常是A抗原較強,B抗原較弱。在復檢血型時發(fā)現(xiàn),盡管B抗原明顯較A抗原弱,但充分反應后可以清楚看到凝集現(xiàn)象,只是反應時間較長,出現(xiàn)凝集較慢,在初篩時未被檢測出來,是反應時間不夠、反應不充分所致。(2)分析過程發(fā)現(xiàn),每年招進新員工的季節(jié),血型誤判比例會增高,新員工因操作不熟練,經(jīng)驗較少,沒有充分地搖勻,反應時間不夠,錯加、反加抗-A、抗-B血型試劑,造成抗原漏檢、血型誤判[9]。新員工對電腦操作不熟悉,也容易錄入有誤血型。(3)因假凝集引起的誤判達到20.75%(22/106),這與工作人員不良的操作習慣,造成的污染有一定的關系。(4)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時情緒不穩(wěn)定,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沒有認真核對,造成獻血者身份混淆、錯留標本、電腦信息錄入有誤、錯加血型試劑等也是造成血型不符的原因。(5)流動采血車,環(huán)境沒有固定采血點穩(wěn)定,受天氣的影響較大,血型試劑保存不當,導致抗體效價降低,也是原因之一。(6)體采科鑒定血型的工作人員大部分為護理專業(yè)人員,受專業(yè)的影響和限制,也是造成血型誤判的原因。
從以上分析作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減少初復檢血型的不符:(1)加強員工培訓,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2)加強管理,提高工作人員質量意識,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guī)程操作,認真核對,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差錯。(3)適當延長反應時間,以免較弱的抗原漏檢。(4)將抗血清分裝,每次只拿出小部分抗血清,不用時將其放于冰箱內(nèi),以免抗血清效價降低。(5)本研究發(fā)現(xiàn),獻血者身份混淆占7.55%,這當中包含錯留標本,盡管比例不大,但如果未被發(fā)現(xiàn),可能造成嚴重的差錯事件。所以,要認真調(diào)查初復檢血型不符的原因,通過明確初復檢血型不符的原因,可發(fā)現(xiàn)并糾正一些隱存的嚴重差錯事件如獻血者身份混淆、錯留標本等,應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10-11],必要時請獻血者協(xié)助,明確獻血者身份。標本錯留后如無法確認,應該將相關血液報廢,避免發(fā)生更嚴重的差錯事件。
[1]費安芳,劉建.無償獻血者初定血型不符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9):873-874.
[2]李勇,陳繼庭.ABO血型系統(tǒng)[M]//李勇,楊貴貞.人類紅細胞血型學實用理論與實驗技術[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3-46.
[3]王珺,方建華,劉玉振.鄭州市10年無償獻血采血點初定血型錯誤原因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7):692-693.
[4]劉冬,曾付芳,魏勝男.無償獻血初篩血型錯誤原因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4):431-432.
[5]陳成進.血型初篩錯誤原因調(diào)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1):61-62.
[6]田會瓊.張家界市無償獻血者血型初篩錯誤及原因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8,10(4):348-349.
[7]申林.11539名健康體檢者ABO血型錯誤原因的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獻,2012,10(36):91-92.
[8]邵峰,張偉,任學梅,等.ABO血型鑒定錯誤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1):7-8.
[9]王珺.街頭采血點血型初篩錯誤與季節(jié)的關系調(diào)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33):8313.
[10]武麗娟,李新建.563例血型鑒定不符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當代醫(yī)學,2011,17(32):29-30.
[11]袁小玲,熊春梅,楊衛(wèi)紅,等.ABO血型鑒定不符的影響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4):350-351.
10.3969/j.issn.1673-4130.2016.02.065
B
1673-4130(2016)02-0279-02
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