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的孩子總是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請問,孩子為什么有這么多的不合理要求?而我又該如何應(yīng)對?
葛欣
答:孩子有不合理要求,主要有五個原因:
1.好奇心
兒童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年齡越小,好奇心越重,什么都想看看、摸摸、嘗嘗、試試。孩子考慮不到這些嘗試會不會給大人帶來不便,會不會產(chǎn)生危險,會不會造成損害。這些行為在大人眼里可能都是不合理的,但對孩子而言只是出于探索和好奇罷了。
2.好逸惡勞、趨樂避苦
貪圖享樂、安逸,回避痛苦、勞累是人的本性,大人孩子都一樣。孩子累了要人抱,吃東西要人喂、 起床要人催等行為,因為不符合“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原則,在大人看來都屬不合理要求。
3.破壞欲、攻擊欲
有時候孩子喜歡拋擲東西,把搭好的積木推倒,把整齊的房間弄亂,摘大人的眼鏡,欺負小朋友等。一種情況是孩子想看看破壞既定規(guī)則會怎么樣,屬于了解事物的一種方式,是自然和健康,沒有惡意的;另外一種情況是孩子壓抑的情緒要發(fā)泄出來,以尋求內(nèi)心平衡,這種情況就不簡單了,需要相應(yīng)的心理疏導(dǎo)。
4.貪心、占有欲
有的孩子凡事喜歡獨享、獨占,無限制地尋求更多和占有。這顯然屬于不合理要求。
5.控制欲
有些時候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是想通過這個要求來確認他對成人的控制??赡芩仓雷约旱囊蟛缓侠?,但是他想證明“自己是否有求必應(yīng)”以及“大人是否聽我的”,他喜歡能控制大人的感覺。
應(yīng)對孩子不合理要求的方法:
1.言出必行,樹立威信
對孩子承諾的一定要兌現(xiàn),對孩子禁止的一定要堅持。不能因為自己情緒好或事情小,就遷就孩子。這樣才能樹立威信,讓孩子知道父母言出必行。很多孩子之所以耍賴,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可以左右大人,如果讓他確信耍賴無效,以后他就不會再耍賴了。
有的父母會通過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來解決問題,這只是權(quán)宜之計,不能從根本上確立規(guī)則。讓孩子把“哭”“鬧”“賴”“搬救兵”等招數(shù)使完,然后發(fā)現(xiàn)只有“合理的要求”才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其他的方法都無效,是最好的。
2.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父母在拒絕孩子不合理要求時,要兼顧兩個教育點:一、讓孩子明白為什么不能這么做;二、讓孩子感到你對他的愛。比如,不買奢侈品或者多余玩具,是為了保證孩子上學和全家生活的費用。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是父母的愛和責任,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是父母的愛和責任,而不是父母不喜歡寶寶。
3.相機而教
雖然孩子的某些要求不宜滿足,但是爸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孩子增長相關(guān)的知識。如果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有危險,爸媽可以教孩子學習如何保護自己,規(guī)避危險。如孩子喜歡按飲水機玩,爸媽可以演示蘋果被開水燙皺來告訴孩子熱水的危險;如果孩子的嘗試會造成器物的損壞,爸媽可以借機讓孩子分辨不同器物的價值,然后幫孩子找到替代品;如果孩子的要求會妨礙他人,爸媽可以借此機會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以及如何分辨自己和別人的權(quán)益??傊?,孩子有探索的愿望是好的,但要規(guī)避相關(guān)的危險、不便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