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2012年,悉尼大學的Ollie Jay就首次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喝熱飲料是否真的比冷飲更能降低體內(nèi)儲存的熱量的論文。在這第一項研究中,志愿者被要求在溫度大約為24℃,相對濕度為23%的環(huán)境下進行75分鐘的相對低強度的騎車運動,在這一過程中,攝入溫度為1.5℃、10℃、37℃或50℃的水。
與攝入1.5℃和10℃的水相比,當攝入50℃的水時身體內(nèi)部溫度相對變化較大。而且,攝入熱飲料整體身體的熱量存儲(這是身體總溫度的更好指標)實際上低于冷飲的。這或許是因為飲用50℃的飲料導致全身出汗更多,汗水蒸發(fā)得多,汗水蒸發(fā)吸熱,使得皮膚的溫度降低,增加熱量消耗和減少身體熱度儲存。當然,這項研究是在允許完全蒸發(fā)的條件下進行的,如果是在炎熱和潮濕的條件下,喝冰冷的飲料或許更涼快,但是會傷了腸胃,而且只是涼快一時,非明智之選。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者證明了不同的飲料溫度下,相比于熱飲料(50℃),冷飲料(1.5℃)會導致出汗率減少,甚至可能使人體溫度升高。
因此,想要降低體溫,熱飲才是更好的選擇,而且要50℃左右才好,用手試有點燙,而喝起來卻不燙又有暖暖的感覺,剛剛好。
(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