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國
校園欺凌,是學校管理的頑癥,具有復雜的特點。一是群體性。欺凌事件一旦發(fā)生,往往不是一兩個人的單打獨斗,而是群毆,特別是在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二是連鎖性。事件一旦發(fā)生,常引起連鎖反應。吃虧的一方會糾集力量實施報復,或者沉默一段再實施報復,這就如同埋下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三是突發(fā)性。有些欺凌事件,并非蓄謀已久,而是即時偶發(fā),往往因為一件瑣事,或是言語不和即大打出手。這種突發(fā)性的校園欺凌事件,在校園欺凌事件中所占比重最大,讓管理者防不勝防,也最令人頭疼。
面對日益蔓延的校園欺凌現(xiàn)象,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可從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入手。
教師心態(tài)務求陽光
這樣說絕沒有指責教師的意思。但是毋庸諱言,我們相當一部分教師心態(tài)不夠健康陽光,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發(fā)生。校園欺凌的主角基本都是“雙差生”,面對這樣的學生,中老年教師往往有意無意地會拔高對他們的要求,卻總也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青年教師通常會以極大的熱情和“潮”“酷”的方式來教育這些學生,而學生則多報以冷漠和反叛,導致教師心理產生極大的落差。久而久之,教師們無法以積極、寬容的心態(tài)去教育這些學生,用有些教師的話說,看見這些學生,心理上就要經歷一場“折磨”。教師缺乏陽光心態(tài),師生敵對情緒嚴重,教育就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
為此,教師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有足夠的愛心與寬闊的胸襟,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對待那些“問題學生”。山西康杰中學的一條標語很值得我們反思:“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優(yōu)點,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缺點。”陶行知先生教育學生的“三塊糖的故事”,至今仍值得我們借鑒。要充分發(fā)掘我們的愛心和智慧,探索育人藝術和技巧,盡量使我們的孩子在校園生活中多一些陽光、少一些烏云。只有我們教師的心態(tài)陽光了,學生的心態(tài)才不至于冷漠。陽光的教師肯定能教出陽光的學生,陽光的學生自然不會去欺凌他人。
學校發(fā)展務求多樣
近年,河南省提出了學校發(fā)展多樣化的戰(zhàn)略思想,并推出了十大示范校,這是一個很好的舉措。對于普通中學來講,由于學校定位的原因,整體發(fā)展不可能從根本上走向多樣化,但豐富學生在校生活,使學生日常生活多樣化,應是遏制校園欺凌的良策之一。在抓好學生學習、確保其成績穩(wěn)定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可以使學生有充實感、幸福感。例如,“陽光大課間”“五分鐘展示”“周末社會實踐”,以及社團活動、學校開放日、校園藝術節(jié)等大型活動,都可以使學生對學校產生“家”的感覺,對團隊產生認同感和依賴感。學生如果能在充實愉快的環(huán)境中成長、進步,精神充實、豐富了,自然就不會有那么多無名之火,也就不會無事生非、隨意欺凌他人了。
學校管理務求精細
有些學校強調精細化管理,把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安排精細到時、分,每個時段都有充實的內容,都有落實主體和監(jiān)督主體,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節(jié)奏、有秩序。雖然這種精細化管理頗受詬病,但確有實效也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學生每個時段都有具體的任務和嚴格的要求,也就無暇去實施欺凌行為了。例如,林州一中《學生日常管理制度43條》極為精細,把學生的日常行為納入一個完整的管理機制之內,學生時時都有必做的事和必守的規(guī)矩。這看似“嚴酷”,卻杜絕了可能發(fā)生的欺凌現(xiàn)象,也最終造就了這所豫北名校。
自主管理務求創(chuàng)新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總想擺脫大人的管束。針對這種特點,我們要因勢利導,重視學生的自主管理,使之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大膽參與學校日常管理。學校的大型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實踐活動可以完全交由學生來組織實施,對于校園欺凌事件的預防、處理也可讓學生參與??梢杂幸庾R地培養(yǎng)一支品質好、有能力、有熱情的志愿者隊伍。一方面,志愿者可以及時察覺、反饋校園欺凌的訊息,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有效預防、化解校園欺凌事件;另一方面,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定班規(guī)、自定違紀懲戒方式、相互間交心互助、定期組織家訪、推出和培養(yǎng)不同類型的典型等,可以使班級充滿凝聚力,把班級打造成令人留戀的大家庭。如此,校園欺凌現(xiàn)象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心理教育務求實效
參與校園欺凌的學生心態(tài)多有問題,性格也不健全,急需心理指導及矯治。當前,不少學校都設有心理咨詢室,配有心理指導教師,也經常請專家做專題報告。而事實上,有些心理咨詢室形同虛設,有些講座往往過于“高大上”,解決不了真正的難題。因此,我們的心理教育必須開闊視野,創(chuàng)新思路。其一,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梢匝堄兴刭|、有思想、有豐富教育子女經驗的家長參與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在家長會上交流家庭教育經驗,對問題學生進行開導、勸說。這些“身邊人、身邊事”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二,培養(yǎng)“學生專家”??梢栽趯W生中選拔一批有愛心、善思考、會溝通、有威信的學生,對他們進行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識培訓,更好地發(fā)揮他們與學生天然親近、易于溝通的優(yōu)勢,及時處理學生中的一些心理問題。這些工作如能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且長久堅持,定能收到那些“高大上”的心理教育所收不到的效果。
家校溝通務求常態(tài)
學校除和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外,還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家長進行教育。這項工作應納入學校日常管理的內容,并由專門機構負責籌劃、落實。要讓家長了解教育理念、溝通技巧、規(guī)章制度、家庭氣氛創(chuàng)建、家長個人修養(yǎng)提升、學生性格分析、理想前途規(guī)劃等。這些工作絕不是通過幾次家長會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而是必須持久、精細、落到實處。除了專家做報告、成功經驗典型案例介紹、親情體驗等方式,還要考慮到山區(qū)學校留守學生眾多等特殊情況,充分利用校信通、家長微信群等現(xiàn)代化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要利用每周的班會進行總結,通報家校溝通情況,讓留守學生明白:家長雖在千里之外,仍時刻在關注關愛著自己。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心靈是充實的,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問題學生”的產生,同時相應減少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