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偉 (江蘇省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215163)
球球重組 煥發(fā)新生
——“組合式”球類運動項目的開發(fā)及應用
張小偉 (江蘇省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215163)
(一)項目價值
此項目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速度、力量和靈敏素質。在運動中,學生的快速奔跑、起動、跳躍、轉身、跨步等動作對學生的各關節(jié)、韌帶和肌肉等能起到有效的鍛煉效果。同伴間的協(xié)調配合能讓學生體驗集體活動的成就感,培養(yǎng)他們勇敢頑強的斗志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二)場地與器材
1.場地。場地為標準的籃球場地,籃球場的邊線為“橄籃球”項目的邊線,兩條端線為“橄籃球”項目的端線,將籃球場分成4等份。從端線向前依次得1分、2分、3分、4分、5分(見圖1)。
圖1
2.器材。針對授課對象可采用不同的器材。對于身高稍矮、力量較小的女生,可選擇排球;對于有一定力量的男生,選用重量稍大些的籃球更為適合。
(三)比賽規(guī)則與人數(shù)
可以橄欖球或籃球比賽規(guī)則為依據(jù),基于學生的學情制訂規(guī)則。每局比賽開始后,進攻方目標是將球從端線處運球或傳球由進攻隊員持球到達另一端線處即可得滿分(5分);防守方任務即是阻止進攻方得分。而在進攻過程中,球在某一區(qū)域失誤或被搶斷,進攻方即只能得該區(qū)域相應的分數(shù),同時攻防轉換,防守方變進攻方,在另一端線處開始進攻。比賽人數(shù)控制在10~16人之間為宜,進攻方與防守方人數(shù)相等(見圖2)。
圖2-1
圖2-2
(四)進攻要求
有以下情形的之一的,本次比賽記為成功,進攻方得所在區(qū)域的分數(shù),同時交換球權:1.接球時球未抓穩(wěn)使球落地的;2.原地持球超過5s未將球傳出的;3.原地持球時中樞腳(同籃球項目中中樞腳的概念)移動的;4.球被防守方搶斷的;5.進攻方抱球出界;6.進攻方持球回場的(可傳球回場,但不可持球回場)。
(五)防守要求
1.防守動作同籃球防守規(guī)則,不得有推、拉、拽等動作。
2.防守方若犯規(guī),則進攻方在邊線處下一個分數(shù)段發(fā)邊線球,如,防守方在1分區(qū)犯規(guī),進攻方則在2分區(qū)發(fā)球,犯規(guī)隊員必須下場等待15s后才可上場比賽。
3.進功與防守交換進行比賽,每次進攻完成后交換球權。
(六)教學建議
1.該項目具有一定的對抗性、趣味性,適合在中學各年級中開展。
2.作為一項集體項目,可采取3~5局比賽后按照得分判定比賽勝負的方法組織教學比賽活動。3~5局比賽完成后,比分高的一組獲勝,參與學生也可根據(jù)場地的大小適當增減人數(shù)。
3.在比賽開始前,可借鑒乒乓球比賽的挑邊挑發(fā)球的規(guī)則,決定比賽的發(fā)球方和場地。每局比賽后,進功方與防守方互換角色。
4.為防止意外傷害的發(fā)生,要避免學生間過于激烈的身體接觸。因此,在項目的設置上借鑒了籃球比賽的一些相關規(guī)則。如,攻防時不得有頂、推、拉、拽、絆、撞等危險動作,這樣可有效避免學生因為動作魯莽而可能造成的身體傷害。
5.為了增加比賽的趣味性、競爭性,在比賽的組織過程中采取橄欖球比賽的競賽規(guī)則。如,抱球的學生跑過對方場地的端線則本隊“達陣”得分。
(一)項目價值
本項目既能在投球和傳球時增加學生的上肢力量,也能在揮拍擊球時提高學生的腰背協(xié)調發(fā)力的能力,還能在跑壘時提高學生的速度素質,是一項智慧與勇敢并重、趣味與協(xié)作共存的集體運動項目。學生間既講究個人能力,又注重團隊配合。為了團隊的利益,在活動中學生往往會竭盡全力地跑、投,身心都能得到提高。
(二)場地與器材
1.場地。此運動項目借鑒棒球運動的場地布置。菱形場地,4條邊長各為12m,4個角各設置本壘、一壘、二壘、三壘。本壘為擊球點,各相鄰壘位之間設置障礙物(標志桶),跑壘時必須繞過障礙物(見圖3)。
圖3
2.器材。進攻方手持羽毛球拍,防守方投擲羽毛球(羽毛球球托內側加貼海綿雙面膠以增加球的重量)。防守方手持羽毛球球托,向正前方擲出。進攻方雙手握拍柄,側對來球方向,看準來球揮拍,通過羽毛球拍拍面將球擊出。
(三)比賽規(guī)則與人數(shù)
比賽規(guī)則參考棒球比賽規(guī)則。參與人數(shù)為8人,2隊各4名隊員(見圖4)。
圖4-1
圖4-2
(四)進攻要求
進攻方每名隊員依次擊球,每名隊員有3次擊球機會,如3次都未擊中球者則被視為淘汰出局。換下一名隊員進行擊球。擊球手站在本壘的位置通過擊打投手投來的球后,分別繞過障礙物跑向一壘、二壘、三壘,直至回本壘得4分。
(五)防守要求
防守方可通過傳接球截殺進攻方,被截殺進攻方被淘汰。進攻方結束進攻后,進攻與防守隊員轉換位置繼續(xù)比賽。
(六)教學建議
1.本項目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運動基礎,且在比賽中需要快速反應能力,因此,該項目更適合中學高年級的學生。
2.由于羽毛球相對較輕,可在羽毛球球托位置增加一定的重物增加球的重量,以提高球在空中的飛行速度。
3.在組織教學比賽時,教師可設定3~5局比賽,將每場得分累積,得分高的組獲勝。
4.每局比賽后,進攻方與防守方互換角色。
(一)項目價值
“高羽球”運動可以隨時開展,它對練習的場地和練習者的體能要求不高,具有較高的趣味性,適合在體育課、大課間等時間開展。
(二)場地與器材
1.場地。此項目可自行布置場地(見圖5)。
2.器材。羽毛球拍、羽毛球、障礙物(體操墊、跨欄架、肋木等)和環(huán)形球洞(呼啦圈等)。為減少球拍因使用不當,可能會與地面摩擦而造成的損耗,可在球拍頂部粘貼一塊泡沫雙面膠(見圖6)。受球拍長度的限制,若因學生身高所限而球拍長度不能滿足需要時,可根據(jù)自己的身高,將接力棒纏繞、固定在拍柄處(見圖7)。
圖5
圖6
圖7
(三)比賽規(guī)則與人數(shù)
比賽規(guī)則參考高爾夫球比賽規(guī)則。防守方接球后選手持羽毛球拍,擊打反扣于地面的羽毛球(每次擊打后,如羽毛球不是反扣于地面,需要將羽毛球反扣地面后再進行擊打),繞過各種設置的障礙物,直至將球擊打進球洞(呼啦圈等環(huán)形物品)。比賽可分為比桿賽(每小組組員在設置的場地上通過計量組員的擊球進洞所用的桿數(shù)確定比賽名次)或比洞賽(規(guī)定擊球次數(shù),每1小組組員在規(guī)定次數(shù)內擊球后進洞的個數(shù)確定名次)。建議3名組員為1小組,6名組員為1大組。
(四)教學建議
1.“高羽球”適合中學各階段的學生參與,由于活動具有的休閑性、娛樂性的特點,更容易吸引女生參與。
2.可讓學生仿照高爾夫運動,手握羽毛球拍從基礎的站姿、握桿教起,使學生掌握揮桿、半揮桿、推桿等一套標準的擊球動作。
3.該項目對場地的要求不高,場地的大小、平整度都不影響活動的開展。在場地布置上,體操墊、跳箱、跨欄架、單杠、雙杠、肋木等學校常見的體育器材都可以在場地上作為障礙物。活動時可擊球繞過、穿過設置的各種障礙物,直至將球推送進球洞。
(一)項目價值
技術簡單,上手容易,趣味性強,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容易受青少年學生的歡迎。用板球拍、乒乓球器材代替的壁板球項目能給學生帶來全新運動體驗,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這種帶有娛樂性的運動項目更能激發(fā)他們參與的興趣。
(二)場地與器材
1.場地。運動場地要有一面墻壁。距墻壁2m處畫一條橫線為發(fā)球線,在從地面向上1m的墻壁上畫一條長度為5m的橫線,并在兩端畫垂直于地面的兩條豎線(見圖8)。
圖8
2.器材。板球拍和乒乓球(將球發(fā)出后必須超過2米線)。
(三)比賽規(guī)則與人數(shù)
比賽規(guī)則參考壁球運動的規(guī)則。2名隊員面向墻壁左右站立,左側為發(fā)球區(qū)。發(fā)球時,發(fā)球隊員須站在2m處的位置開始發(fā)球。球在墻面的反彈高度必須高于1米。發(fā)球后,與另1名隊員交換擊球,直至一方失誤,則另一方得分。球在墻面反彈后的落點必須在場地內,球在反彈后第二次落地前必須被擊打至墻面的指定區(qū)域內,否則被判失分。參與人數(shù)以每組2~3人為宜。
(四)教學建議
1.受器材、場地的限制,作為模仿、體驗類的運動項目,壁板球的技術動作可參考壁球項目進行。
2.在規(guī)則制訂方面,也可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場地、器材自主調整。由于使用的是常態(tài)的場地和器材,各級各類學校在體育課、課外活動課時均可組織開展該項目的練習。
(一)項目價值
通過全身的協(xié)調發(fā)力將球拋出,既能提高學生的力量素質,又有一定的對抗性、趣味性,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該項目具有一定對抗性,中學各階段的男生對該項目更感興趣。
(二)場地與器材
1.場地。14m×15m的矩形場地。在兩側端線中點前約2m處各設置一塊等邊三角形作為擊球區(qū)(見圖9)。
圖9
2.器材。硬質實心球、籃(排、足)球。
(三)比賽規(guī)則與人數(shù)
比賽規(guī)則參考保齡球運動規(guī)則。將學生分為2組,2組學生分別站在己方的起拋線前,并各將10個籃(排、足)球放置在己方的擊球區(qū)三角形內(見圖9)。開始時,第1組每名學生手持1個實心球,以擊打“保齡球”的動作將球滾出,力爭將對方擺置在三角形的球擊打出三角形的“擊球區(qū)”。第2組學生撿起滾來的球,以同樣動作擊打對方擊球區(qū)內的球。2組學生交替進行擊球,直至將對方的10個球都碰撞出“擊球區(qū)”即為勝利。每組學生以8~10名為宜(見圖10)。
圖10
(四)教學建議
1.在組織教學時,還需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拋球的學生必須在起拋線后將球拋出。
同時,翻滾的實心球仍具有一定的沖擊力,為安全起見,接球時學生必須用腳底將球停穩(wěn),再將實心球撿起,不得以手擋球,以免受傷。
2.該項目可自由調整難度,如,將起拋線后移,增大與擊球區(qū)的距離,則擊球的難度相對更大。
3.為區(qū)分放在擊球區(qū)三角形內的2組球與學生手持的拋球,建議將每組球涂上顏色或進行標記。
[1]顧淵彥,王達梅.國家體育課程的校本開發(fā)之四——競技運動項目的開發(fā)與改造[J].中國學校體育,201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