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筱茹
摘 要: 課前演講是語文教學的亮點之一,也是一個有待進一步開發(fā)的新領域。本文從課前演講的原則、課前演講的方法、課前演講的意義方面闡述“課前演講”對語文教學的作用,并通過實際調查研究,對課前演講提出建議。
關鍵詞: 新課改 語文教學 課前五分鐘演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各種語言的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打破了語言和生活語言之間的界限,而且接觸了不同的學科,課堂內外、校園等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此,開辟了許多新的語文學習的方法,五分鐘演講就是其中之一[1]。課上如何實施五分鐘演講,筆者進行了不斷的探索,以及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課前演講的原則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五分鐘演講課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展示他們,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做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認識到他們是課堂的主人,是很有意義的[2]。更重要的是,這一活動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有利于做出進一步的課堂深度行為。
(二)創(chuàng)新實踐的原則。
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參與”和“選擇性”,這樣學生才可以真正發(fā)揮自主性。五分鐘演講課,一個話題,由負責演講的學生自由獲得信息,并進行嚴格的推理,做很多準備,完成演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心、口、手和大腦都得到全面的展示,有利于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鼓勵每個學生的原則。
課前五分鐘演講中,大多數(shù)學生口語可以充分的鍛煉,對其他學生而言亦是一種精神享受。一個成功的演講,除了讓自己演講的欲望更強烈外,從“觀眾”的角度出發(fā),能夠激勵他們參加表演,每個人都努力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氣氛自然活躍起來,所以能夠豐富教學內容。
二、課前演講的方法
(一)提前安排,安排順序。
演講應該安排在正式上課前進行,所以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主題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指定,也可以采取自由命題的形式或命題及時調整,還可以采取即興演講。老師告訴學生們課前演講的話題,學生可以積極思考,在很短的時間內動員思索,使學生專注于內容大意,并迅速組織講座。
(二)講話的內容,可以以他們最喜歡的格言、名著等作為主要部分。
著名的格言,著名的片段,是一種生命的高度概括和總結。讓學生分析著名的格言,結合生活談論感情認知、啟示,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天窗,激發(fā)學生想要做高尚的人。學生為了做演講,積累知識,豐富語言,加深閱讀理解,并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有很多好處。
(三)尊重個性,注意評價,以鼓勵為主。
對于講座結束后的學生,每個人都要及時評論。先由學生評論,然后由老師評論,結合演講的內容、技巧、創(chuàng)新處、語言,思想等發(fā)表意見與觀點。然而,由于學生的語言技能是不同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尤其是基本技能較為薄弱的學生應該進行更多的鼓勵。
三、課前演講的意義
近年來,公開課上可以看到各級各類的教學活動模式。有效的語言教學活動既有利于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要求,所反映的價值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還能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形成學生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簡而言之,這種語言活動是一種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性格肥沃的土壤。我認為課前的演講有很多優(yōu)點,以下具體描述:
(一)能使學生善于觀察,刺激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語言和生活更近。
演講之前的準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積累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好的內容積累。不同于一般的寫作,在課程主題和主題不限制的情況下,學生有著充分的自由裁量權,有更廣闊的空間發(fā)揮。這不僅鍛煉了學生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
(二)課前演講的開始之前,學生拿起紙筆,將分散搜索的各種話題分別存儲下來。
比如“失敗是成功之母”格言,又如“愛迪生燈泡”、“郭臺銘咬緊牙關”和“陳芝麻爛谷子”等故事典故。在上課前進行演講之后,學生開始關注生活,重點觀察和思考,長此以往,可以產生大量的燦爛光輝的思想甚至可以與《紐約時報》演講稿撰寫人相媲美。課前演講不僅成為鏈接語言和生活的橋梁,而且使學生更方便、準確和及時地積累相關知識,為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注重方法,構建學生教師和學生相互溝通的橋梁。
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總體質量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心理健康是離不開老師和學生互相交流。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總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學生之間的沖突,受到老師或家長批評等。只有內部的負面情緒發(fā)泄出來,才能獲得精神的純潔和寧靜。
四、課前演講的建議
筆者經過思考和一些調研,認為要做好課前演講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教師應充分準備。
1.結合課堂教學模塊的需求,在不同的時間確定不同主題的講座。
2.演講之前老師明確要求。要求每個學生認真對待,培養(yǎng)他們的溝通技巧,對自己、對他人負責。
3.形式設計。最初的每周演講演講,不要太頻繁,為了防止學生準備充分,后期可以增加數(shù)量。
4.加強演講指導。不一定是慷慨激昂的演講,注意不太講話速度快,發(fā)音清晰,是不是標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音量與語態(tài),聲音不應過小。
5.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評論。決定他們的自尊心和強烈愿望的特點是鼓勵心理特征,所以教師必須鼓勵發(fā)表評論。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演講的亮點。
(二)學生必須做好準備。
1.演講第一篇手稿之前,老師要進行指導,提高演講的質量,使學生意識到必須精心準備,不是蒙混過關。
2.即興演講,注意一定的言語行為?!罢Z言課程標準”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xiàn)在口頭溝通、建立自信、尊重他人、講文明、舉止大方上,還能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滿足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有些學生初期缺乏演講經驗,非常緊張,有些學生不夠重視演講,認為演講是在開玩笑,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必須現(xiàn)場提醒,采取預防措施。
3.學生演講后,應該及時評論。演講者應寫一個演講稿,包括主要演講準備、舞臺經驗及同學評論等方面,其他學生可以說我的評論意見,并從老師處得到及時反饋,發(fā)現(xiàn)不足,為未來的改進做好準備[3]。
從這個角度看,進行課前演講,組織和指導教師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手和腳,不限制學生演講的主題和風格。一些演講經過修改后,發(fā)表在各種報紙和雜志上。其次,教師應對學生的演講內容、演講技巧富有洞察力,識別并積極鼓勵主要的優(yōu)點,誠實地指出一些不足,促使他們繼續(xù)長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最后,老師應該讓學生消除心理緊張,緩解他們的壓力。如果由于某種原因沒有準備好演講,應該讓他們重新準備,而不是咬緊牙關“戰(zhàn)斗”,否則只能成為學生的負擔。
參考文獻:
[1]劉健.有聲勝無聲——說說“課前演講”的教學作用?[J].語文學刊,2011(14).
[2]左進祥,王學美.課前何不拋塊“磚”[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2).
[3]王遠征.語文課前演講的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