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玲
從類型學和文化學角度看萊蕪方言形容詞的重疊構(gòu)形
呂曉玲
文章以實地調(diào)查所得的山東萊蕪方言為基礎(chǔ)語料,詳細地描寫了萊蕪方言中形容詞的各種重疊構(gòu)形形式及其語法意義、語法功能,并與普通話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萊蕪方言中形容詞重疊構(gòu)形的ABB式較多。文章最后從類型學和文化學的角度對形容詞的重疊形式進行了分析。
類型學;文化學;萊蕪方言;形容詞;重疊構(gòu)形
萊蕪地處山東中部,被譽為“魯中明珠”,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萊蕪方言更有其獨特的韻味。本文著重從類型學和文化學角度看萊蕪形容詞的重疊構(gòu)形。
葛本儀曾指出:“構(gòu)形就是詞的形態(tài)變化的問題,一個詞通過不同的形態(tài)變化,可以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詞的形態(tài)變化的方法就是構(gòu)形法。”[1]漢語是一種形態(tài)變化極不豐富的語言,漢語中存在形態(tài)變化的詞只占少數(shù)。重疊是形容詞生動形式的重要方式之一。下面我們討論萊蕪方言形容詞的重疊構(gòu)形問題。萊蕪方言的形容詞重疊構(gòu)形方式與普通話相同,有AA式、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和A里AB式。但與普通話不同的是,每種方式在具體的構(gòu)形數(shù)量,每個詞在具體的構(gòu)形方式上,又存在差別。
(一)AA式
普通話中有很多形容詞可以進行AA式重疊,比如:高——高高;紅——紅紅;圓——圓圓;胖——胖胖。重疊后第二個“A”聲調(diào)不變,整個詞的詞匯意義不變,只是增加了“適中態(tài)”的語法意義。在萊蕪方言中,這一部分詞的第二個“A”一般都讀輕聲,而不像普通話一樣聲調(diào)不變。而且,其后跟的“的”字一般讀“di”。如(左邊是“基式”,右邊是重疊后的“變式”):
在普通話中,單音節(jié)形容詞A進行AA式重疊構(gòu)形后,它除了表示一種強調(diào)外,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適中態(tài)”的語法意義,表示事物性狀的形容詞重疊后,楊振蘭(1995)曾指出:“反映在色彩意義上, 由原詞的中性色彩變?yōu)橛H切、喜愛的褒性色彩, 作定語、謂語都如此?!盵2]比如:他的個子高高的、它的羽毛白白的、月亮圓圓的。
在萊蕪方言中這些詞同樣具有用作定語、謂語的語法功能,但與普通話不同的是,在方言中形容詞重疊后AA式更多是直接與名詞連用,比如:他夜來趕集時買了個花花衣裳;叫他把那個長長板凳給我搬過來。這種AA式形容詞既具有描寫性也具有限制性,只不過在具體語境中,有的描寫性強一些,比如“買了個花花衣裳”重在描寫衣服的顏色是“花花的”而非白色等其它顏色。有的限制性強一些,比如“你把那個長長板凳給我搬過來”重在強調(diào)要對方搬的是“長長”板凳而非“圓圓”或“方方”板凳。在色彩意義上,萊蕪方言不像普通話,AA式形容詞由中性轉(zhuǎn)為褒性色彩,方言中它的色彩義沒有變化。
(二)ABB式和ABAB式
據(jù)楊振蘭的統(tǒng)計分析,普通話中雙音派生形容詞和雙音聯(lián)合式形容詞的重疊形式多ABB式和AABB式,雙音偏正式形容詞的重疊形式多AAB式和ABAB式。[3]比如:緊巴巴、冷清清、秀秀氣氣、利利索索、冰冰涼、通紅通紅。普通話中的這些ABB式和AABB式形容詞萊蕪方言中也有,但除此之外,萊蕪方言還有許多普通話中沒有的形容詞,這些形容詞進行重疊后使詞語的表達效果更加細致入微。
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詞的ABB式重疊,是“AB+B”式而非“A+BB”式,萊蕪方言詞匯中的大部分形容詞“AB”除了進行ABB式重疊外,還可以進行“ABAB”式重疊。我們把調(diào)查到的例子列舉如下(“*”表示萊蕪方言中不存在此形式):
1.焦干——焦干干——焦干焦干
稀軟——稀軟軟——稀軟稀軟
稀爛——稀爛爛——稀爛稀爛
烏黑——烏黑黑——烏黑烏黑
稀甜——稀甜甜——稀甜稀甜
喬苦——喬苦苦——喬苦喬苦
煳辣——煳辣辣——煳辣煳辣
齁咸——齁咸咸——齁咸齁咸
精細——精細細——精細精細
大遠——大遠遠——大遠大遠
精矮——精矮矮——精矮精矮
大深——大深深——大深大深
精淺——精淺淺——精淺精淺
大沉——大沉沉——大沉大沉
2.脆生——脆生生——*脆生脆生
尖溜——尖溜溜——* 尖溜尖溜
胎乎——胎乎乎——*胎乎胎乎
介實——介實實——*介實介實
嫩乎——嫩乎乎——*嫩乎嫩乎
墩實——墩實實——*墩實墩實
勤立——勤立立——*勤立勤立
直勾——直勾勾——*直勾直勾
利索——利索索——*利索利索
連干——連干干——*連干連干
熨帖——熨帖帖——*熨帖熨帖
逯么——*逯么么——逯么逯么
3、拐拉——*拐拉拉——拐拐拉拉
裝么——*裝么么——裝裝么么
拙古——*拙古古——拙拙古古
酸邦——*酸邦邦——酸酸邦邦
第1組中的詞是單音節(jié)形容詞B前加一個程度副詞B構(gòu)成一個新的偏正式的狀態(tài)形容詞AB,新詞AB要比原單音詞A表示的語義程度深一些?;紸B都是狀態(tài)形容詞,它進行ABAB式重疊后所表示的語義程度進一步加深,基式AB進行ABB式重疊后所表示的語義程度介于基式AB和變式ABAB之間。也就是說,同樣是重疊,ABAB式重疊是加強態(tài),而ABB式重疊是減弱態(tài)。在第1組中,基式AB和各變式所表示的語義強度依次為:ABAB>AB>ABB。比如,同樣是表示“干”,其“干”的程度依次為:焦干焦干——焦干——焦干干。語言是不斷發(fā)展的,普通話和方言之間的某些詞是不斷互相滲透的,普通話也會不斷吸收各方言中的精華。在普通話中,上面的某些詞給人的語感是短語,但在萊蕪方言中,這些詞都很常用,而且原單音節(jié)形容詞和它前面的副詞結(jié)合得非常緊密,即其凝固程度強,我們認為它們是詞。當然“閔稠”算是個例外,它只能進行ABAB式重疊卻不能進行ABB式重疊構(gòu)形。這組詞還有一個特點是許多詞語是成對出現(xiàn)的,它們可以構(gòu)成反義詞,比如:锃明——哄黑、大粗——精細。在語法功能上,基式AB、重疊式ABB和ABAB都可以作謂語、定語和補語。比如,喬苦——喬苦苦——喬苦喬苦,這個苦瓜喬苦/喬苦苦的/喬苦喬苦的這個苦瓜很苦;喬苦/喬苦苦/喬苦喬苦的那苦瓜誰還愿意吃啊很苦的苦瓜誰也不愿意吃/這個苦瓜炒得喬苦/喬苦苦/喬苦喬苦的,忒難吃咧這個苦瓜炒得太苦了,太難吃了。
第2組中的詞是單音節(jié)形容詞A后加一個弱化的語素或詞綴B構(gòu)成雙音節(jié)狀態(tài)形容詞AB,基式AB一般只可以進行ABB式重疊,不可進行ABAB式重疊。但“壯實”、“老巴”、“大發(fā)”、“黃爛”、“稀朗”也可以進行ABAB式重疊,重疊后的“壯實壯實”、“老巴老巴”、“大發(fā)大發(fā)”、“黃爛黃爛”、“稀朗稀朗”具有了動詞的性質(zhì)?!盎妗奔瓤梢宰鲃釉~也可以作形容詞,比如,你把這些東西基舒起來;她穿得真基舒啊。而“基舒舒”和“基舒基舒”分別是形容詞和動詞“基舒”的重疊構(gòu)形形式。ABB式的語義程度與基式AB相比是加強態(tài)?;紸B一般前加“怪”、“詳”、“忒”等程度副詞,作謂語,比如,鉛筆削得怪尖溜。重疊式ABB一般作補語,比如,果子炒得脆生生的才好吃,花生炒得脆脆的才好吃。
第3組中的性質(zhì)形容詞AB也是由實語素A加一個弱化的語素或詞綴B構(gòu)成的,這種AB式的詞只能進行AABB式重疊構(gòu)形。AB一般含有貶義,進行AABB式重疊后增加“加強態(tài)”的語法意義,貶義的程度也進一步加強?;紸B和重疊式AABB都可以前加“怪”、“詳”、“忒”等程度副詞,一般作謂語,比如,你這個人啊,忒拙古/拙拙古古地咧你這個人,太笨拙。
(三)AABB式、ABB式和ABAB式
有一部分性質(zhì)形容詞,它在普通話中只能進行AABB式和ABAB式重疊,但在萊蕪方言中,它們除了AABB式和ABAB式重疊式外,還可以進行ABB式重疊。萊蕪方言中還有一些普通話中沒有的形容詞也可以進行這兩種形式的重疊。如:
實在——實實在在——實在在
安靜——安安靜靜——安靜靜
客氣——客客氣氣——客氣氣
老實——老老實實——老實實
隨便——隨隨便便——隨便便
大方——大大方方——大方方
簡單——簡簡單單——簡單單
利索——利利索索——利索索
安穩(wěn)——安安穩(wěn)穩(wěn)——安穩(wěn)穩(wěn)
結(jié)實——結(jié)結(jié)實實——結(jié)實實
漂亮——漂漂亮亮——漂亮亮
大發(fā)——大發(fā)發(fā)——*大大發(fā)發(fā)
急火——急火火——急急火火
樣發(fā)——樣發(fā)發(fā)——*樣樣發(fā)發(fā)
這部分雙音節(jié)形容詞AB大多是性質(zhì)形容詞,其重疊后的形式——AABB式的語義程度比基式AB強一些,而ABB式的語義程度要比基式AB弱一些。ABB式與AABB式相比,其語義程度也弱一些。也就是說,對這部分形容詞的基式AB和重疊后的形式AABB式與ABB式來說,其語義程度由強到弱依次為:AABB式>AB式>ABB式。基式AB可以前加“怪”、“詳”、“忒”等程度副詞表示語義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但重疊后的形式AABB式與ABB式不可以前加程度副詞?;紸B可以前加“不”表示否定,但重疊后的形式AABB式與ABB式不可以前加“不”表示否定?!凹被稹笔抢猓鼈兪菭顟B(tài)形容詞,因此其基式和重疊式都不可以前加“很” 等程度副詞,也都不可以前加“不”表示否定?;紸B一般作謂語,比如,這個人怪老實。重疊式AABB與ABB一般作狀語,比如,你客客氣氣/客氣氣地說幾句就行咧。
當這部分性質(zhì)形容詞進行ABAB式重疊時,比如,安靜——安靜安靜、漂亮——漂亮漂亮、清靜——清靜清靜,這種ABAB式一般具有了不同于基式AB的語法意義。關(guān)于性質(zhì)形容詞ABAB式重疊的語法意義, 李宇明認為這種用法在表義上都具有“致使性”,“即讓某人處于某種狀態(tài)、獲得某種體驗、發(fā)生某種變化等等”,具有“屬于動量范疇的嘗試、輕微和短暫義”,[4]已經(jīng)具有動詞重疊的某些特點。陳光從功能滲透與類化的角度指出這種重疊方式是受到動詞基本重疊方式ABAB式的影響,屬于形容詞的“特別重疊式”,而形容詞“進入特別重疊式,就失去了原式的部分特性而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動詞的特征”,這種“特別重疊式”“不再具有形容詞的描寫性了,而是表示說話者希望或認為可以通過某種方式獲得形容詞所指的那種性狀?!盵5]
(四)萊蕪方言形容詞重疊構(gòu)形的特點
通過以上對萊蕪方言中形容詞的重疊構(gòu)形形式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萊蕪方言形容詞的重疊構(gòu)形形式具有一些與普通話明顯不同的地方,這主要體現(xiàn)為兩點:一是雙音節(jié)性質(zhì)形容詞AB的重疊構(gòu)形,普通話中分為“基本重疊式”AABB式和“特別重疊式”ABAB式;方言中分為AABB式、ABAB式和ABB式,而這三種形式中ABB式更為常用;二是雙音節(jié)狀態(tài)形容詞AB的重疊構(gòu)形,普通話中為ABAB式;方言中除了ABAB式外,還有ABB式??梢钥闯觯R蕪方言中形容詞重疊構(gòu)形的ABB式較多。
重疊是各漢語方言的普遍現(xiàn)象,以上我們所討論的幾種形容詞重疊形式在各漢語方言均能找到例證。除了這幾種重疊形式,南方方言的形容詞重疊方式更豐富,在漢藏語系語言中,形容詞的重疊也分布廣泛,比如,苗語、壯語、白語、景頗語等。漢語重疊式的構(gòu)形模式也同樣存在于遠離中國的閃含語系、美洲印第安語等諸多語言中,并且重疊形式與其所表達的語義是相匹配的,[6]“也就是說,漢語的重疊式無論形式還是意義整體上都未超出從其它語言觀察所得的類型學框架?!盵7]因此,從類型學上來看,萊蕪方言形容詞的重疊構(gòu)形包含于漢語方言、漢藏語系語言乃至其它語系語言的重疊形式之中。
但是,萊蕪方言中形容詞重疊構(gòu)形的ABB式較多,這在方言中并不普遍。但萊蕪方言也有較為特殊的地方:上文(二)的第1組例詞由單音節(jié)形容詞B前加一個程度副詞A構(gòu)成一個新的狀中偏正式形容詞AB,然后AB可以進行ABB式和ABAB式重疊,對于基式AB而言,ABAB重疊式是加強態(tài),ABB重疊式是減弱態(tài);上文(二)的第2組例詞是由單音節(jié)形容詞A后加一個弱化的語素或詞綴B構(gòu)成雙音節(jié)狀態(tài)形容詞AB,基式AB一般只可以進行ABB式重疊,不可進行ABAB式重疊,ABB式的語義程度與基式AB相比是加強態(tài)。我們重點討論這兩類ABB式形容詞。
萊蕪方言中的形容詞基式AB多是對事物性狀、人物情態(tài)等進行描摹,從視覺、味覺、嗅覺、感覺等方面進行描寫,比如,焦黃、稀甜、焦酸、熨帖。而重疊式ABB和ABAB也是對事物性狀、人物情態(tài)的描摹,只不過ABB式的語義程度介于AB式和ABAB式之間?!罢Z言規(guī)則是現(xiàn)實規(guī)則通過人們的認知在語言中的投影”。[8]謝群霞(2006)認為:“構(gòu)詞重疊產(chǎn)生的途徑主要與人的認知心理有密切的聯(lián)系,大部分靠隱喻、轉(zhuǎn)喻和人的注意(attention)等方式使不同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側(cè)面之間發(fā)生聯(lián)系?!盵9]萊蕪方言中ABB式重疊構(gòu)形較多,說明萊蕪人民對一些事物性狀、人物情態(tài)具有細致入微的心理體驗,他們對自身與相關(guān)事物、現(xiàn)象的觀察、體驗與感悟極為細致,能看出、體驗出其間的細微差別,并以詞或詞的不同形態(tài)來進行標記,所以才導(dǎo)致萊蕪方言形容詞的ABB式重疊構(gòu)形較多。語言,往往能反映人們的心理、思維,也往往能反映出一些文化信息。萊蕪方言形容詞的ABB式重疊構(gòu)形較多,使萊蕪方言的摹情擬態(tài)表達系統(tǒng)極為豐富。
[1]葛本儀.現(xiàn)代漢語詞匯學(修訂本)[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131.
[2][3]楊振蘭.形容詞的重疊構(gòu)形試析[J].文史哲,1995(3).
[4]李宇明.雙音節(jié)性質(zhì)形容詞的ABAB式重疊[J].漢語學習,1996 (4).
[5]陳光.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動詞和形容詞的特殊重疊式——兼論基本重疊式的類化作用與功能滲透[J].漢語學習,1997(3).
[6]張敏.從類型學和認知語法的角度看重疊現(xiàn)象[J].國外語言學,1997(2).
[7]張敏.漢語方言重疊式語義模式的研究[J].中國語文研究,2001(1).
[8]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增訂本) [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10.
[9]謝群霞.成都方言名詞重疊的類型、表義及成因[J].成都大學學報,2006(3).
(責任編輯 叢文娟)
呂曉玲,中共濟南市委黨??粕缗c基礎(chǔ)教研部講師,博士 (郵政編碼 250100)
H17
A
1672-6359(2016)05-00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