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堂(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漯河 462002)
?
當代大學生多元價值觀念之理性選擇與思考
李彥堂
(漯河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 462002)
【摘 要】在社會價值觀念多元的當下,當代大學生這個備受人們關注的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都走在社會前沿的群體,其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應當引起人們的格外關注。本文試圖將視野投向大學生這一思想積極、行為活躍的群體,就大學生多元價值觀念的形成及歸因、表現(xiàn)形式、理性選擇與思考作粗淺的探微,以期對大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面對多元價值觀念時做出理性選擇有所裨益,最終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 多元 價值觀念 理性選擇 思考
1.1 大學生多元價值觀念的形成
大學生作為思想敏銳、行動積極、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這樣一個群體,在改革開放30年后的場景下,伴隨著西方文化的進一步引入,加之現(xiàn)實社會功利主義思想的浸染,不可避免的要面對諸多的良莠不齊的價值觀念本身,在面對這些不同的價值觀念時,如何甄別、評估以及判定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這是大學生們進行價值選擇的邏輯前提。由于大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在針對不同的價值觀念進行選擇時,往往表現(xiàn)出盲目、跟隨潮流、貼近時尚,甚至茫然不知所措。這樣一來,大學生這個群體就成為了接納多元價值觀念的主要戰(zhàn)場和前沿陣地。
1.2 大學生多元價值觀念之歸因
1.2.1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任務
如所周知,中西方文化在文化的起源、文化的生成、文化的路向與文化的目的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性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之中彰明較著。由經驗可知,當兩種迥異的文化相遇時在人們的心中容易產生比較的心理:孰優(yōu)孰劣?哪一種文化來講更為恰切適宜?諸如這樣的疑問不請自來。其實,在對不同的文化進行評判和鑒別時,就意味著對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程度上的接受。也就是說,不同文化的交融就意味著彼此間的共存和相互影響。這樣一來,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共存的局面就成為了常態(tài)。
1978年以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確立和這一時代任務的全面展開,社會經濟結構發(fā)生了深刻的重大變化。不僅如此,與此相適應,社會政治體制與文化體制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毫無疑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任務的提出是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審時度勢、縱覽全局、高屋建瓴的明智抉擇。但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社會中的一些人們開始不擇手段、盲目求利,以致社會誠信缺失,道德淪喪。社會的這些種種現(xiàn)象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在大學校園里,中國傳統(tǒng)的“重義輕利”思想受到了似乎是前所未有的禮遇和挑戰(zhàn),與此同時,中國的傳統(tǒng)價值觀念在面對現(xiàn)代價值觀念時也顯得格外尷尬。
1.2.2 多元價值并存的社會現(xiàn)實
在多元價值并存的當下,作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弘揚主旋律為己任,以統(tǒng)領社會多元價值為擔當,集中體現(xiàn)和表達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它致力于規(guī)范、制約、引領、整合非核心、非主導的社會價值體系。胡錦濤同志一語中的指出:“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币簿褪钦f,作為主導價值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當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在處理與社會多元價值的關系時,要保持頭腦清醒,意志堅定。既要擯棄主導價值體系唯我獨尊的傳統(tǒng)固有思維模式,又要積極建構主導價值體系與多元價值體系和諧相處的新型關系。
1.2.3 大學生自身理想追求的多樣性與生活的豐富性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們的物質需求在獲得極大滿足的同時,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也與日俱增?;ヂ?lián)網的發(fā)達,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更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當代大學生是有思想、敢作敢為、勇于擔當,朝氣蓬勃的青年一代。從心理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成長的黃金階段,其人生觀、價值觀日漸趨于成熟穩(wěn)定。他們有著自己多樣性的理想與追求,敢于幻想,勇于沖破傳統(tǒng)保守思想的藩籬,去規(guī)劃、設計和經營自己的美好的將來。他們易于接受新事物,向往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甚至不惜去標新立異。這些是當代大學生在社會轉型期所普遍呈現(xiàn)出來的精神風貌和精神狀態(tài),也是他們在青春期追求自身理想和向往多彩生活的真切表達。
2.1 個性張揚、崇尚自我
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由于各自出發(fā)點的迥異而分道揚鑣。社會本位以社會整體利益作為自身的考量,它重在強調社會整體利益的極端重要性和不可侵犯性,當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毫無疑問,個人利益要讓位于社會整體利益。而個人本位恰恰與其相反,它意在說明個人利益的滿足是實現(xiàn)社會整體利益的前提與保障,個人利益無法實現(xiàn)時,社會整體利益便無從談起。由于個人本位以自我為中心,以自身利益滿足與否來衡量和評判周遭的一切,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個性張揚、崇尚自我、思想激進的當代大學生。當代大學生的個人本位思想一方面由于其缺乏集體和全局觀念而易于走向極端,另一方面,也由于其自身視野的狹隘而容易走向心理上的扭曲和人格上的不健全?;诖耍瑢τ诖髮W生來說,正確處理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之間的緊張關系是其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
2.2 標新立異、別出心裁
伴隨著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與社會多元利益新格局新的變化,不同的價值觀念和不同的價值取向正在深刻影響著被傳統(tǒng)思想禁錮的人們。多元價值的出現(xiàn)表明,任何試圖用一元價值或一種模式來框定和裁量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都將證明是不合時宜的。此時,傳統(tǒng)的一元價值由于多元價值的嘲笑而顯得手足無措。在大學校園里,求新求異求變成為時尚,保守成為落后,別出心裁的甚至另類的價值觀念及行為模式充斥著校園。盡管如此,正值青春期的大學生在面對多元價值時,應當理性的對待而不是盲目的跟從。這就需要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要堅定自己的理想,還要增強自身辨別是非的能力。
2.3 重視功利、崇尚道義
其實,“道德人”與“經濟人”之間的緊張關系可以還原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義”與“利”之爭。義利之爭是一個歷久而彌新的古老話題。“舍生取義”與“見利忘義”是對“義”與“利”不同的理解而產生的兩種截然相反的價值選擇。其間,在取舍的過程中,人們往往陷入進退的兩難。“舍生取義”固然弘揚了正義,彰顯了氣節(jié),但同時也是以自我的犧牲為代價的。它是沉重的。而“見利忘義”雖然說得到了物質利益,但是卻由于拋棄了正義而為人們所不恥。它是膚淺的。當代大學生同樣面臨著這樣問題,“義”,大學生所欲也;“利”,大學生亦所欲也。當“義”與“利”處于緊張狀態(tài)時,如何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就成為了需要我們迫切思考和解決的一個問題。
3.1 以開放的胸襟包容和審視多元價值觀念
社會的整體發(fā)展與不斷進步帶來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這種交流與融合勢必導致多元價值觀念的并存,而并存意味著彼此摩擦、碰撞、吸收、借鑒、包容等諸象。這就需要大學生以開放的的胸懷容納和重新審視多元價值觀念,厘清多元價值觀念的概念、內涵,總體把握其存在的背景、作用和影響,客觀看待其積極意義。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其胸懷,開拓其視野,客觀理性的認知、理解和把握新情況新事物。為下一步面對多元價值觀念選擇問題奠定基礎。
3.2 建構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新型關系
日益多元的價值觀念使大學生在面對時往往表現(xiàn)得尷尬甚至茫然不知所措。既然價值觀念走向多元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那么如何面對這些多元價值觀念以及在這些價值觀念發(fā)生沖突時怎樣做出恰當適宜的選擇就成為了我們的當務之急。作為一元價值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與多元價值觀念相遇和碰撞時,應當去積極建構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新型關系。作為核心價值體系的一元價值應當給予多元價值尊重、理解、包容,從而使一元價值與多元價值能夠和諧有序并存。多元價值也應當在閾限內發(fā)揮自身的積極的作用。這樣,一元價值與多元價值便可以共同構筑社會不同價值觀念并存的和諧有序圖景。在這樣的圖景中,大學生易于厘清一元價值與多元價值之間的關系,在面對不同價值觀念沖突時,能夠保持清晰的思路,避免盲目和混沌,進而做出恰當適宜的價值觀念選擇。
3.3 在不同價值觀念之間找尋平衡點
前文提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導致社會利益格局的多元,社會利益格局的多元又引發(fā)不同價值觀念的摩擦與碰撞。在不同的價值觀念發(fā)生摩擦時,更多的場景下,并不是非“此”即“彼”式的矛盾與緊張。由此,在發(fā)生摩擦的價值觀念之間找尋平衡點未嘗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這就需要大學生在面對不同的價值觀念出現(xiàn)緊張關系時要積極靈活的找尋解決問題的切入點,發(fā)揮自身應有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解決問題為主動解決問題,既有原則性,又不失靈活性。
3.4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
當前我國社會出現(xiàn)的利益分化、價值多元、觀念多樣是客觀現(xiàn)實,但是面對多重利益訴求和價值選擇,我們只能選擇一個代表社會發(fā)展總方向和未來趨勢的價值目標,那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實現(xiàn)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須加強價值觀認同。價值觀的認同是一個主體對價值客體不斷深入了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發(fā)展變化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內化過程,即由外在約束到內在約束的轉變過程,即由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最終表現(xiàn)為大學生的自覺行為。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一般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認知認同、情感認同、行為認同。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是知、情、行的辯證統(tǒng)一過程,這個過程是頻繁多變但也是反復向前的,只有充分了解這一過程及其特點,才能在此基礎上真正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xié)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6-03-07(5).
[2]劉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內在認同的現(xiàn)狀調查和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07).
[3]曹震宇,劉崢.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認同的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12).
[4]金萍女,孫莉萍,薛燕.高校師生價值觀沖突動因及化解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26).
[5]徐興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長征(黨建版),2013(0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河南省社科聯(lián)調研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tǒng)領“文明河南”建設研究》(編號SKL-2015—1051)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彥堂(1982—),男,漢族,河南漯河人,碩士學位,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