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嬋
(中原工學院圖書館,河南鄭州450007)
河南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
朱玉嬋
(中原工學院圖書館,河南鄭州450007)
公益性信息服務是信息化發(fā)展的關鍵部分,高校圖書館在信息資源網絡化、信息服務共享化的時代應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河南高校圖書館目前的公益性信息服務存在設施健全但人才稀缺、服務平臺不穩(wěn)且權責不明、激勵乏力加上監(jiān)督缺失等機制缺陷。河南正在實施的重大戰(zhàn)略對高校圖書館的公益性信息服務提出了要求也創(chuàng)造了條件,應建立一種經費分列、人員獨立,平臺穩(wěn)定、職責明確,激勵到位、監(jiān)督直接的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
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創(chuàng)新
信息服務是圍繞信息系統的軟、硬件產品的推廣應用所進行的各項服務過程,包括信息的傳輸服務、技術服務與內容服務,以傳播信息、交流信息、實現信息增值為主要目的[1]??蓪⑿畔⒎辗譃檎?、商業(yè)和公益性等三類[2],其中公益性信息服務是指由公益性機構管理并向公眾提供,帶有公共福利性質、以提高全民素質和人民生活質量等社會效益為主要目的的信息服務[3]。公益性信息服務具有公益性、公開性、共享性等特點,是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要元素,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公益性信息服務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有利于公共資源的公平配置和社會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2014年啟動的信息惠民工程,“圍繞當前群眾廣泛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醫(yī)療、教育、食品藥品安全、社保、就業(yè)、養(yǎng)老服務等民生問題,選擇信息化手段成效高、社會效益好、示范意義大、帶動效應強的內容作為工作重點,著力解決薄弱環(huán)節(jié)、關鍵問題,增強信息服務的有效供給能力,提升信息便民惠民利民水平”[4],公益性信息服務是信息惠民工程的重要載體和主導內容,是未來我國信息化發(fā)展的關鍵部分。
我國各級各類圖書館是實現信息傳輸與信息資源管理的綜合性信息服務機構,絕大多數由政府投入經費設立、依靠政府賦予的職權進行信息資源的采集與開發(fā),是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的主要機構。高校圖書館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支柱,在各級各類圖書館中具有突出的優(yōu)勢,是公益性信息服務機構的領頭羊和標桿,在信息網絡化時代負有特殊的使命。首先,應面對信息資源的電子化、數字化、共享化趨勢,包括文獻信息資源類型的極大豐富,信息資源呈幾何基數的爆炸發(fā)展,網絡技術下信息資源共享渠道和速度的更迭等,都將對長期保持優(yōu)勢信息地位的高校圖書館帶來挑戰(zhàn)。高校圖書館必須改變提供信息服務的理念和方式,突破傳統文獻信息服務模式,促進信息服務向多樣化、知識化、共享化發(fā)展。其次,高校圖書館應拓寬信息服務的范圍,除了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外,還應重視對信息的分析、綜合等“深加工”過程,以靈活的知識服務模式促進信息服務水平的提高,既要立足高校為教學和科研提供高層次的知識服務,又要重視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研究,提供高效便捷的網絡資源導航服務和網絡化文獻信息服務。
2.1河南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的現狀
2013年,河南共有高等學校150所,高等教育總規(guī)模265萬人[5],圖書館是所有高校必須設立的教育教學輔助設施。據河南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的數據,83所高等學校的圖書館被分配了統計代碼,經常參加學會活動[6]?!镀胀ǜ叩葘W校圖書館規(guī)則(修訂)》要求“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qū)讀者開放”。高校圖書館是公共資源的一部分,它在履行教育職能的基礎上有責任履行信息服務的職能,尤其應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自身數量可觀、服務對象龐大的河南高校圖書館,依靠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扎實的信息服務,在為教學、科研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時,也發(fā)揮了信息庫、知識源的作用,積極為社會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益性信息服務,發(fā)揮了育人和信息服務職能,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與社會的互動雙贏局面。
在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的背景下,河南高校圖書館在信息技術設施和信息資源開發(fā)的硬件方面,具備了堅實的基礎,不論是館藏文獻量還是在線數據庫都足以適應社會化信息服務的要求,也初步具備了開發(fā)利用信息資源的專業(yè)人才。具體而言,河南高校圖書館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方面有如下表現。首先,從服務形式來看,河南高校圖書館提供的入館閱覽、外借閱覽、電子閱覽、文獻傳遞、跨館借閱、科技查新、檢索驗證等形式公益性信息服務都可采用。通常情況下,在履行簡單的身份認證和了解信息服務需求之后,普通公民就可以享受高校圖書館提供的文獻信息服務。以中原工學院圖書館為例,其開設的理工、文學、社科、服裝與藝術、經濟管理、專業(yè)期刊、外文文獻、電子文獻等所有閱覽室,館藏的100余萬冊圖書、1 000多種中外文期刊、78萬冊電子圖書,以及22個數據庫都可投入公益性信息服務。社會用戶可通過校園網實現24小時在線查詢檢索服務,并開通有STN國際聯機檢索服務、NSTL文獻傳遞服務等。其次,從服務的領域看,高校圖書館提供的公益性信息涉及人文社科、生活常用信息及專業(yè)技術、科技成果信息等眾多領域。各高校圖書館網站和館舍分別提供詳細的文獻信息服務目錄,有需求的用戶可通過網絡或到館查詢。除了基礎性文獻信息之外,各高校圖書館根據專業(yè)特色和學科重點,提供的專業(yè)文獻信息更是公共圖書館不可比肩的。第三,從服務的特色看,各高校圖書館根據自身優(yōu)勢和社會需求、初步形成了百花競妍的公益性信息服務。比如鄭州大學、河南農業(yè)大學、中原工學院圖書館每年都承接大量的科技信息查詢和檢索業(yè)務;鄭州大學圖書館采取靈活多樣的管理機制拓展信息服務內容,如信息產業(yè)軟件及硬件維護、專業(yè)數據庫開發(fā)與維護、企事業(yè)單位應用系統開發(fā)等[7]。中原工學院圖書館大膽將信息構建的理論與方法應用在圖書館網站改版中,增加網站的檢索功能、導航功能及可用性,構建館員與讀者的互動交流平臺,提高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利用率[8];還主動通過信息資源的深加工提供綜合性信息、專題性信息和輿情分析報告、決策咨詢報告等不同類別的信息產品。
2.2河南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的機制缺陷
受認識水平、服務理念和管理體制、考核方式的制約,加上經費投入和其他現實困難,目前河南高校圖書館在公益性服務方面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在動力、平衡和調整機制上存在顯著的先天不足和營養(yǎng)不良。動力、平衡和調整機制“是人類社會賴以發(fā)展的三種最根本、最普遍的機制[9]”,其中動力機制是推動運行發(fā)展的力量,平衡機制促進資源要素的合理分配,調整機制則通過改革調整實現優(yōu)化和協調[10]。在高校圖書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的過程中,動力機制以社會和圖書館的需要、利益為動力源,以先進設施和高效服務為手段,以提供服務的效率和活力為衡量標準,主要體現在硬件投入和隊伍建設方面。動力機制方面,河南高校圖書館大多數硬件設施充足、先進,隊伍建設中盡管也出現了中原工學院以館員職業(yè)道德與業(yè)務素質提高為核心的“智慧圖書館”建設,但多數圖書館仍淪為高等學校師資力量的“蓄水池”或“收容站”,缺乏隊伍建設的有效規(guī)劃和切實舉措,面向社會的公益性信息服務空有充足的動力手段卻缺乏必要的動力能(館員提供公益性信息的技能)和動力流(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高校圖書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的平衡機制主要是信息服務體系、平臺的建設以及服務崗位的配置,通過要素的合理結構促進信息服務功能的穩(wěn)定、有序實施。中原工學院圖書館自2009年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制定規(guī)范化的工作流程,使圖書館與其他部門、圖書館內部更加和諧,但主要是針對校內信息文獻服務而非面向公益性信息服務。和北京、武漢眾多高校圖書館堅持信息文獻的社會化服務相比[11],河南高等教育的不夠發(fā)達也對圖書館的社會服務意識產生了消極影響,其服務體系中沒有分列的公益性信息服務,其崗位設置中也沒有專門的社會服務崗位。公益性信息服務的平衡還處于低水平、不自覺的狀態(tài),各圖書館只是把社會服務作為錦上添花的樂事,缺乏承擔公益性信息服務的主動性和責任意識,更遑論完善的體系平臺建設和科學的崗位設置。調整機制是為了矯正動力和平衡方面的弊端、使之優(yōu)化、協調并充滿活力,激勵和監(jiān)督機制是高校圖書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過程中的主要調整機制。比平衡機制的情況更等而下之,河南高校圖書館的調整和改革力度較小,且主要以服務師生為目標,很少顧及公益性信息服務的提供。
3.1河南重大戰(zhàn)略的實施對公益性信息服務提出新要求
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糧食生產核心區(qū)、中原經濟區(q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三大國家戰(zhàn)略使河南的發(fā)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基礎進一步夯實,河南省經濟與社會發(fā)展進入快速發(fā)展的軌道[12]。三大戰(zhàn)略盡管在概念和外延上各有側重,但目標指向一致、相互統一在“三化”(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協調這一核心內容上。信息化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三化”協調中的重要推動力量和主要內容,也是黨的十八大報告多次強調的重點。上述重大戰(zhàn)略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設作為調整產業(yè)結構、促進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認為信息產業(yè)和信息服務“是推進中原經濟區(qū)建設、實現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的重大戰(zhàn)略選擇”。河南各級政府不僅把信息化產業(yè)列為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礎產業(y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機構,還相繼出臺了《河南省信息化條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措施,把信息化納入政府目標考核體系。據此,河南省信息產業(yè)的基礎設施趨于完善,信息化和工業(yè)化融合取得階段性成果,信息產業(yè)保持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
但和發(fā)達省市相比,河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協調機制還不健全,尤其面向社會弱勢群體的信息服務非常單薄,“信息孤島”現象比較普遍,與重大戰(zhàn)略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河南重大戰(zhàn)略的實施,面臨著信息化滲透全局、服務全局、影響全局的趨勢,也賦予信息化新的任務、要求和內涵。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改變公益性信息服務滯后的現狀,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如教育、醫(yī)療、社保、社會管理等,加強信息化建設與應用,豐富公益性信息服務的內容和手段,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
3.2河南高校圖書館創(chuàng)新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的可行性
在信息時代迅猛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方興未艾的背景下,河南高校圖書館創(chuàng)新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具有充分的必要性。首先,是高校職能充分發(fā)揮的要求。國際圖聯對現代圖書館的職能界定為“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fā)智力資源”,這和高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四大職能相輔相成。在構建學習型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發(fā)揮信息源泉和信息交流的作用。圖書館建立健全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不僅是高校服務社會職能實現的需要,也是其他三項職能實現的要求。在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絕大多數高校建立了層次眾多、形式多樣的學歷和非學歷教育體系,開門辦學成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指導方針,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是廣義人才培養(yǎng)的應有之義。同時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價值和效用,無不與社會需求緊密相連,而公益性信息服務正是社會需求的直接反映。其次,是河南高校更好發(fā)展的要求。持續(xù)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大眾化,使河南高校更多地關注于規(guī)模和速度,圖書館的內涵建設還未提上日程。隨著受教育者的日漸理性、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日趨穩(wěn)定以及對教育投入效益的重視,河南大多數高校將面臨生源、經費的考驗,加強內涵建設、走特色發(fā)展道路是未來立足的基礎。河南高校圖書館在資金投入、硬件系統配置尤其人才資源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和省外優(yōu)勢院校圖書館差距較大,為減緩生存壓力并占位未來競爭,在內涵建設中必須更加突出地強調服務育人,改變將社會服務視為依附性、臨時性工作的認識,加強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的隊伍和設施建設,拓寬圖書館和社會資源的溝通渠道。再次,是適應信息時代深化的要求。當前河南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還站在信息時代的門檻不得其門而入,雖有硬件設施但開發(fā)利用低效,雖建設了網站但設計簡單且缺乏互動性,信息服務還停留在館藏檢索、讀者留言等較低層次,學科專業(yè)的信息導航內容貧乏,網絡課堂等形式簡陋,專題性信息服務范圍狹窄。信息時代的深化將倒逼高校圖書館重視信息產品的開發(fā)與應用,注重自身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優(yōu)化信息資源的檢索和使用。對信息資源的深加工,必然要求增加利用率和使用收益,向社會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是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日益深化的必然結果。
河南重大戰(zhàn)略的實施對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的構建創(chuàng)造了可能性。首先,重大戰(zhàn)略在制度創(chuàng)新方面的要求和措施吹來觀念和政策上的春風。《中原經濟區(qū)建設綱要(試行)》突出科學發(fā)展的主題,提出“構筑‘三化’協調新格局、實現改革開放新突破、取得轉型發(fā)展新跨越、開創(chuàng)和諧社會新局面”的總體目標,其實現途徑主要依靠深化改革、制度創(chuàng)新。糧食核心生產區(qū)和鄭州航空港區(qū)的建設,同樣并非依靠中央的放權讓利和特殊政策,而是被賦予制度創(chuàng)新、先行先試的權利。由此,河南上下形成了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創(chuàng)新來落實重大戰(zhàn)略的共識,對高校的發(fā)展理念、管理觀念也產生了顯著的沖擊,改革和創(chuàng)新成為高校工作中的重點。許多高校圖書館提出轉變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水平、自覺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舉措。其次,重大戰(zhàn)略實施過程中形成的投入產出,為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的建立帶來了便利和機遇。重大戰(zhàn)略在較高的起點上規(guī)劃河南未來的發(fā)展,使“三化”協調的層次顯著提高,尤其重視信息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這些不僅在物質基礎上有利于高校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也為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的構建提供了優(yōu)裕的環(huán)境。
4創(chuàng)新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助力重大戰(zhàn)略的建議
高校圖書館提供快捷、高效的公益性信息服務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河南正在實施的重大戰(zhàn)略和高校圖書館的公益性信息服務存在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關系。結合現狀及機制缺陷,亟須在理論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完善河南高校圖書館的公益性信息服務的動力機制、平衡機制和調整機制。
機制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順應信息時代的發(fā)展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傳統圖書館服務是圍繞著館藏而展開的陣地式讀者服務,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取決于館藏資源且無法提供增值信息服務。而現代圖書館面向一切有需求的用戶,通過信息的深加工開展信息的開發(fā)、組織、加工和提供,以滿足知識信息需求為主、以知識開發(fā)服務為功能,突破圍墻主動為讀者提供特色服務、個性化服務,建立了輻射型、增值型、開放型服務系統。信息服務成為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內容,信息服務能力是決定圖書館生存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圖書館不僅成為信息產品的生產者、開發(fā)者和提供者,而且提供的信息資源范圍和載體更廣泛,還在信息服務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增加了智力投入,成為“網上信息員”“網上導航員”。據此,對高校圖書館的理論認識需要多方加深。信息資源存在形式的數字化和傳遞方式的網絡化,使其服務對象不再僅僅是師生,而擴展為打破地域時空限制的社會化信息用戶;信息資源建設不再僅僅是“擁有”,而更重視通過對信息資源的“存取”提升服務水平;核心競爭力不再體現為其所擁有的文獻信息資源,而在于其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能力;信息服務的重點不是原始信息的提供而轉向信息內容增值服務;信息服務的提供方式不再是被動等候讀者上門而應該積極主動挖掘社會信息需求。
機制創(chuàng)新的內容是包括動力機制、平衡機制和調整機制在內的全面、系統的創(chuàng)新。針對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的動力機制缺陷,應從資源投入上建立公益性信息服務經費和設施分列的機制,確保經費、設施及相關資源的投入;從隊伍建設上應保證對從事公益性信息服務的人員在事業(yè)發(fā)展、職稱職務晉升、收入待遇等各方面適當傾斜,吸引優(yōu)秀人才去開創(chuàng)信息服務的新天地,為公益性信息服務提供充足的動力。完善河南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的平衡機制,包括建設穩(wěn)定可靠的平臺體系,真正將信息服務尤其公益性信息服務擺在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中心,通過資源的整合構筑起適應甚至領先信息時代的工作平臺;同時,應科學設置工作崗位、嚴格明確崗位職責,通過高效、合理的要素配置確保公益性信息服務在較高的起點上穩(wěn)定發(fā)展。河南高校圖書館公益性信息服務調整機制的完善,應著力于解決當前激勵機制乏力和監(jiān)督機制缺失的問題,關鍵是將信息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納入績效考核的主要指標,并構建教育行政機關、高校職能部門、圖書館和信息服務對象之間互動交流便捷、結果反饋高效的監(jiān)督渠道。
[1]徐思紅.我國信息服務產業(yè)發(fā)展現狀與策略分析[J].信息通訊,2013(8):143-144.
[2]中辦發(fā).[2004]34號文件《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C].中發(fā)辦,2004.
[3]姜錫山.專家談公益性信息服務問題[J].數碼世界,2004(1):10-l3.
[4]黃心怡.政策解讀:國家信息惠民工程通知都說了些什么[EB/OL].企業(yè)網,http://www.d1net.com/scity/policy/257025.html,2014-03-24.
[5]教育廳辦公室.2013年河南省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計公報[EB/ OL]http://www.haedu.gov.cn/2014/04/03/1396505613265.html
[6]河南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河南省高校圖書館代碼[EB/OL].http://202.197.191.208/bigclass.asp?typeid=37&bigclassid=153.
[7]葉方同,龐孝梅.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社會化相關問題的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1):204-206.
[8]中原工學院.圖書館發(fā)展愿景[EB/OL].http://lib.zzti. edu.cn/html/dzxz/2010/0921/625.html.
[9]韓慶祥.改革總目標與三個根本機制[N].人民日報,2014-08-07.
[10]韓慶祥,王海濱.動力、平衡、調整的機制[N].學習時報,2014-05-12.
[11]李佳.武漢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N].長江日報,2012-04-16.
[12]謝伏瞻.河南省年政府2014工作報告[N].河南日報,2014-01-25.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Henan
Zhu Yuchan
(Library,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Henan 450007)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is a key pa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college libraries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ear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haring.College libraries in Henan have some systematic defects in current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including sufficient facilities yet insufficient talent,clumsy service platform and indistinct post,weak Incentive measures and lack of supervision.The major strategy being implemented in Henan will propose requirements and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the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in college libraries.They should establish a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mechanism with financial category,independent personnel,stable platform,clear responsibilities,incentives in place,and direct supervision.
college libraries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mechanism Innovation
G250.72
A
1671-0037(2016)04-83-4
2016-3-6
朱玉嬋(1970-),女,本科,館員,研究方向:圖書典藏與流通,數字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