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雙葉
【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護理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 回顧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14例的臨床資料,依據(jù)不同的護理措施分成研究組(58例)和對照組(56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給予人性化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后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評分及患者與家屬滿意度評分。結果 研究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應用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減少患者不良情緒的發(fā)生,并獲得患者及家屬的認可,值得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人性化;老年;心肌梗死;心理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4.0.02
心肌梗死的主要發(fā)病原因是體內(nèi)的局部心肌壞死發(fā)生病變,引發(fā)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致,發(fā)病人群年齡大多在五十歲以上[1-2]。此研究就本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14例的臨床資料予以分析,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14例的臨床資料,根據(jù)護理措施不同將其分成研究組(58例)和對照組(56例)。研究組男28例,女30例,年齡65~75歲,平均年齡(70,10±2.55)歲,發(fā)病部位:廣泛前壁心肌梗死23例,下壁心肌梗死19例,高側壁心肌梗死16例;對照組男27例,女29例,年齡64~73歲,平均年齡(68.87±2.45)歲,廣泛前壁心肌梗死21例,下壁心肌梗死20例,高側壁心肌梗死15例。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予以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行人性化護理,具體內(nèi)容包括: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引導患者以及家屬正確的對待疾病的心理意識,消除其對疾病的恐懼以及心理障礙,心理疏導工作可依據(jù)患者文化程度與性格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加強與其溝通,以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同時了解患者內(nèi)心真實感受,給予相應的幫助,協(xié)助其克服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并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健康宣教:對患者宣教鍛煉是疾病恢復的重要性,除了鼓勵其選擇適合自身病情恢復的運動形式外,護理人員應教會患者在運動過程中觀察及判斷自身的不良反應,根據(jù)情況及時告知醫(yī)生,避免耽誤搶救時機。另外,護理人員及時與其家屬反應患者病情狀況,鼓勵治療有效患者樹立榜樣,并同時進行護理常識宣教,以共同配合護理工作。③激勵引導:對待不配合治療或治療消極的患者,護理人員通過列舉治愈成功的例子激勵患者積極進行治療,并邀請其與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進行交流,學習對方控制疾病的經(jīng)驗,從而增強治愈的信心。④家庭隨訪:待患者治愈出院后,護理人員進行1年內(nèi)的定時家庭隨訪,了解患者康復情況以及家屬對其的護理情況。
1.3 效果判定標準及觀察指標
兩組不良心理狀態(tài)評分以SAS(焦慮自評表)與SDS(抑郁自評表)為標準進行,52~63分,則輕度,62~73分,則中度,≥74分,則重度;對兩組進行護理的滿意度問卷調查,分為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率+一般率[3-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2.1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護理后的不良心態(tài)評分對比
研究組護理后的焦慮以及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滿意47例(81.03%),一般9例(15.51%),不滿意2例(3.45%),總滿意度為96.54%;對照組滿意40例(71.43%),一般4例(7.14%),不滿意12例(21.43%0,總滿意度為78.5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后,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對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減少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生。其原因是: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重視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為消除其對待疾病的焦慮不安的心理,及時與其加強溝通,了解其內(nèi)心真實想法,并采取有效措施給予幫助,以安撫其不安的情緒[5]。造成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多數(shù)原因是患者對其病癥沒有正確的認識造成疑慮,因此,護理人員對其與家屬同時進行疾病常識的宣教,使其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了解,并列舉部分成功治愈的例子,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總滿意度96.54%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總滿意度的78.57%,表明人性化護理除了顯著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外,且獲得其與家屬的滿意認可。其原因是:護理人員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疾病常規(guī)的科普教育,消除其對病情的擔心,并重視與患者的交流,對其內(nèi)心需求給予相應的幫助。同時,為了與家屬更好的配合患者的護理工作,使家屬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發(fā)展,鼓勵其與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治療。另外,對其進行護理常識的宣教,指導其在日常護理中所要注意的事項,為出院后護理做準備。
綜上所述,應用人性化護理可明顯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且滿意度較高,且具臨床推廣與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 曉.臨床護理干預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202.
[2] 朱 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護理[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29):224.
[3] 王曉輝.護理干預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19):109-110.
[4] 鄧瑞珍,陳健紅,林梅香.心理治療在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16):100.
[5] 紀蓮蓮.人性化護理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5,24(8):878-879.
本文編輯:吳宏艷